一、厂公年幼?!很小是多小?
史书上并没有明确记载汪直的年龄,明史上说到汪直年少喜兵,即使是一些历史学家也会按现代人的观念想当然地认为他在执掌西厂期间是二十多岁(这已经很令人惊奇了)。可是在古代,二十多岁早就成家立业了,古人是不会把一个二十多岁的人称作年少的。更何况史书对宦官向来是鄙视的态度,一般不会有兴趣探讨他们的年龄,除非实在是小到不可思议了,才不得不提及。
那我们就来仔细推算一下汪直到底多大?汪直是广西大藤峡叛乱中的瑶民后代,成化三年进宫,史书上轻蔑地写道“直以幼畜禁中”。能被称为幼畜的,也就只有几岁小孩了。到成化十三年汪直建立西厂的时候,明实录里写道“直年幼最得宠”,又过了两年,汪直出外领兵打仗的时候,才是“年少喜功”。用两三年时间,从年幼变成年少,会是什么样的年龄区间呢?更绝的是,在西厂成立已经半年,商辂所上请罢西厂的奏章里居然还有这么一句话“今汪直年幼,未谙世事,只凭韦瑛等主使”,即使按现代人观点,也很难对超过十七岁的人这么描述。
上下综合调整后,再结合汪直在各个时期的行事特点,他的年龄应该是,一手组建西厂,任西厂提督时十五六岁(十五岁的可能性大于十六岁),统领数万精兵征战漠北时十七八岁,最后被贬南京时二十出头。这样的年龄,不仅现代人无法想象,就是当时的人也同样觉得不可思议,关于汪直所做事情的记载大部分都跟着“惑于”、“欺于”、“偏信”某某之类的字眼,因为史官也不相信那些是出于汪直自己的意思,不论好事坏事都为他找的有负责人。而汪直行事,也的确处处充斥着一股孩子气,导致被有些读史的人误解,认为汪直是个不怎么聪明的人。
这么算来,汪直进宫的时候应该只有五六岁了。虽然有万贵妃四岁进宫的例子在前,还是值得探讨一下怎么会那么小。因为明史提到汪直是大藤峡瑶种,大藤峡叛乱平定后入宫,好些地方就直接按战俘来介绍了,好像汪直是参加了叛乱被俘似的。皇家选人何其苛刻,怎么可能让这样的危险分子去伺候皇帝?不仅是这样,连年龄稍微大些,脑袋里可能有仇恨的的都不会要。
可问题是当时的皇宫根本就不缺太监啊,随着明中期以后宦官地位提高,每一次宫里要招宦官,都会有几倍的自宫者去应选,导致自宫者的就业难问题也是朝廷的一大头疼事儿。即使是要小孩,父母因为难以生计主动把自己孩子送进宫的也不在少数。虽然明初的时候四处讨夷俘虏来的少数民族后代也是宫内宦官的一大来源,但到了明中期再像汪直这样非自愿被抓进宫来的实是极个别例子,更何况还要从广西费那么大劲万里迢迢给送到北京,如果只是需要个人的话还不够那运费。所以汪直进宫,不是作为对叛逆之后的惩罚,而是精挑细选出来像献宝一样被献进去的。所以同是广西瑶人的纪氏会被明宪宗朱见深一眼看中,临幸后生下了孝宗朱佑樘,但不能因此判断这一批有很多人。
至于汪直,那得是什么样钟灵毓秀的小孩,才会被万里迢迢强送进宫去,又被送到万贵妃身边,再到宪宗身边,最厉害的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得到宪宗视若己出般的疼爱。这么一层层筛选下来,简直万里挑一都不止。在没有太多别的可以依仗的情况下,汪直长大后的相貌绝对能帅到不亚于当红明星,跟一般的历史人物只是凑巧长得帅又不可同日而语。
《明宪宗调禽图》中,宪宗与两个小太监均着便服在御花园里,其中一个绿衣小太监如善财童子一般,甚至还没有蓄发,从人物身高比例看来不过几岁。那个小孩面目清秀可爱,面色明显与另外两个人物不同,粉嘟嘟的,还很潮地挂着一个大耳饰,从腰饰看来地位却远要高于另一个年龄大的太监,绝对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怎么会有那么小的孩子跟在皇帝身边,这很有可能就是真正的汪直。
史书上并没有明确记载汪直的年龄,明史上说到汪直年少喜兵,即使是一些历史学家也会按现代人的观念想当然地认为他在执掌西厂期间是二十多岁(这已经很令人惊奇了)。可是在古代,二十多岁早就成家立业了,古人是不会把一个二十多岁的人称作年少的。更何况史书对宦官向来是鄙视的态度,一般不会有兴趣探讨他们的年龄,除非实在是小到不可思议了,才不得不提及。
那我们就来仔细推算一下汪直到底多大?汪直是广西大藤峡叛乱中的瑶民后代,成化三年进宫,史书上轻蔑地写道“直以幼畜禁中”。能被称为幼畜的,也就只有几岁小孩了。到成化十三年汪直建立西厂的时候,明实录里写道“直年幼最得宠”,又过了两年,汪直出外领兵打仗的时候,才是“年少喜功”。用两三年时间,从年幼变成年少,会是什么样的年龄区间呢?更绝的是,在西厂成立已经半年,商辂所上请罢西厂的奏章里居然还有这么一句话“今汪直年幼,未谙世事,只凭韦瑛等主使”,即使按现代人观点,也很难对超过十七岁的人这么描述。
上下综合调整后,再结合汪直在各个时期的行事特点,他的年龄应该是,一手组建西厂,任西厂提督时十五六岁(十五岁的可能性大于十六岁),统领数万精兵征战漠北时十七八岁,最后被贬南京时二十出头。这样的年龄,不仅现代人无法想象,就是当时的人也同样觉得不可思议,关于汪直所做事情的记载大部分都跟着“惑于”、“欺于”、“偏信”某某之类的字眼,因为史官也不相信那些是出于汪直自己的意思,不论好事坏事都为他找的有负责人。而汪直行事,也的确处处充斥着一股孩子气,导致被有些读史的人误解,认为汪直是个不怎么聪明的人。
这么算来,汪直进宫的时候应该只有五六岁了。虽然有万贵妃四岁进宫的例子在前,还是值得探讨一下怎么会那么小。因为明史提到汪直是大藤峡瑶种,大藤峡叛乱平定后入宫,好些地方就直接按战俘来介绍了,好像汪直是参加了叛乱被俘似的。皇家选人何其苛刻,怎么可能让这样的危险分子去伺候皇帝?不仅是这样,连年龄稍微大些,脑袋里可能有仇恨的的都不会要。
可问题是当时的皇宫根本就不缺太监啊,随着明中期以后宦官地位提高,每一次宫里要招宦官,都会有几倍的自宫者去应选,导致自宫者的就业难问题也是朝廷的一大头疼事儿。即使是要小孩,父母因为难以生计主动把自己孩子送进宫的也不在少数。虽然明初的时候四处讨夷俘虏来的少数民族后代也是宫内宦官的一大来源,但到了明中期再像汪直这样非自愿被抓进宫来的实是极个别例子,更何况还要从广西费那么大劲万里迢迢给送到北京,如果只是需要个人的话还不够那运费。所以汪直进宫,不是作为对叛逆之后的惩罚,而是精挑细选出来像献宝一样被献进去的。所以同是广西瑶人的纪氏会被明宪宗朱见深一眼看中,临幸后生下了孝宗朱佑樘,但不能因此判断这一批有很多人。
至于汪直,那得是什么样钟灵毓秀的小孩,才会被万里迢迢强送进宫去,又被送到万贵妃身边,再到宪宗身边,最厉害的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得到宪宗视若己出般的疼爱。这么一层层筛选下来,简直万里挑一都不止。在没有太多别的可以依仗的情况下,汪直长大后的相貌绝对能帅到不亚于当红明星,跟一般的历史人物只是凑巧长得帅又不可同日而语。
《明宪宗调禽图》中,宪宗与两个小太监均着便服在御花园里,其中一个绿衣小太监如善财童子一般,甚至还没有蓄发,从人物身高比例看来不过几岁。那个小孩面目清秀可爱,面色明显与另外两个人物不同,粉嘟嘟的,还很潮地挂着一个大耳饰,从腰饰看来地位却远要高于另一个年龄大的太监,绝对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怎么会有那么小的孩子跟在皇帝身边,这很有可能就是真正的汪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