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师的由来
★源自中国的阴阳五行说
话说战国时代,有一支主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的学派称之为「阴阳家」,当时以齐国人邹衍、邹爽为主要代表。「阴阳说」是把「阴」和「阳」看作事物内部的两种互相消长的协调力量,认为它是孕育天地万物的生成法则。这正是老子所说构成世界的概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随着世界的复杂多变,当一切事物二分法的简单思考方式,已经无法解释眼前发生的现象。遂衍生出新的思考模式,像「八卦」是用来表示阴阳的移动与变化,代表着各种自然现象,可以用在推算时间的推移、自然的变化以及人生的各种际遇,充满智慧的古人于是将这些现象的诠释整理成「易」,至周朝流传至今的参考典籍就是「易经」。「五行说」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不断循环并从而变化」的理论发展出五行相生相克的观念。研究阴阳五行说,能从天体的运行的计算来制订历法,掌握世间万象。到后来,发展出专门研究天体的「天文家」、研究历法的「历数家」以及「五行家」。
★阴阳道诞生的时代背景
日本的「阴阳道」起源于中国的周朝(纪元前1030年)的阴阳五行学说这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在春秋时代阴阳五行的理论被确立,而日本的「阴阳术」就是以阴阳五行为基础来占卜吉凶和未来运势。在平安时代的帝王时期为掌权与统治天下,便将阴阳道编入律令制度,其中阴阳术又分为阴阳道、历道、天文道和漏刻四种。
阴阳五行说首度传入日本应该是公元六世纪初,当时位于高丽半岛的百济与日本交通频繁,中国的五经透过高丽传到日本,被视为是「珍贵的国外科学与技术」;而善于运用这门知识的人,乃是推古王朝的圣德太子。根据《日本书纪》记载,推古天皇十年(公元六○二年)「百济僧侣观勒来此」、「历本、天文地理书、遁甲方术书也一并带来」。圣德太子懂得汲取这些外来学说的养分,并且运用在政治层面开启了阴阳道的历史。因为阴阳道不仅可以观天象,知历法,还可以进行占卜,上至国运昌隆、天皇适任与否?下至庶民之事,都可以运用阴阳的知识来解释。
后来,对于阴阳道几近狂热的天武天皇,非常了解阴阳道的利用价值为避免被反go-vern-ment势力所用,于是成立了「阴阳寮」(类似古代的国子监、今日的中央研究院)让阴阳道成为律法制度的一部份,并且严令禁止一般百姓拥有《河图》、《洛书》、《太乙》等阴阳道的专门典籍,目的就是想要让阴阳道成为国家的独占工具。谁控制了「阴阳寮」就等于握有诠释一切的能力。此时,阴阳道成了天皇的御用之学。
★出神入化的阴阳师
在嵯峨天皇驾崩以前,阴阳道历经多次被斥为迷信的黑暗时代,后来由天皇亲政转为藤原一族摄政的时期,政权移转,阴阳道不再视为禁忌,受到打压的阴阳师们于是跃上历史的舞台。当时无论遇到任何奇异的现象,一定要进行占卜,自此开启了阴阳师活跃的时代。
阴阳师是宫廷中负责卜筮、举行祭仪、天文观测的官职。他们能看见一般人所见不到的恶鬼或是怨灵、不论多么强力的诅咒都能化解,还能操纵一种称为「式神」的魂灵,请它们代办各种事物。他们还涉及军事战略乃至于战前情报的搜集(奇门遁甲术)。不仅具有作战所需的知识,还必须熟悉天文学、方位学、易学、土木建筑、化学、药学乃至于通信技术,学问相当渊博,相当于今日的战略顾问兼情报总指挥官。(差遣式神去执行任务,倒有点像是养小鬼或放蛊的做法)
★菅原道真与怨灵之害
菅原道真是平安前期的学者,政治家,官至右大臣,公元九○一年遭谗言左迁太宰府,两年后郁闷身亡。据说死后带着怨恨的道真魂魄徘徊不去,变成怨灵袭击京都,杀了许多皇室家族的成员,致使朝野上下不得安宁、风声鹤唳,仍无法消除他的怨恨。接着又带了洪水、台风等凶灾,更化为急雷烧了清凉殿,当时的醍醐天皇因此而退位,直到人们为他建了北野天满宫,以慰在天之灵,才稍稍平息。如今日本全国各地都有天满宫(类似孔庙)被当成「学问之神」为日本人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