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博科夫吧 关注:1,421贴子:2,428
  • 20回复贴,共1

《亲近文学大师的72堂课》之纳博科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文来自漓江出版社的《亲近文学大师的72堂课》仅作转载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买来看看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4-09-01 12:50回复
    由于他经历了20世纪巨大的历史震荡,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十分复杂的面貌。他的小说题材丰富,深度和广度都令同行惭愧,他将想象力和渊博的学识结合起来,努力地探索小说可能的边界。他身上深厚的俄罗斯文化传统和美国大陆的文化活力结合,造就了他山岳一般的文学成就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4-09-01 12:52
    回复
      纳博科夫:小说魔法师
      文 | 邱华栋
      一、在欧洲流落
      1958年,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长篇小说《洛丽塔》的出版在20世纪是一件惊世骇俗的事件。这部探讨性畸恋的小说将美国1950年代保守的面具和幕布撕裂了开来,为1960年代美国爆炸般的性解放和各种社会运动掀开了帷幕。从此,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也由文坛小圈子进入到世界大众的视野,逐渐成为了20世纪最好的小说家之一。
      弗·纳博科夫1899年出生在俄罗斯的彼得堡,他的家世显赫,祖父当过沙皇时期的司法部长,父亲是一名法官,反对沙皇统治,后来参加了“二月革命”之后成立的改良政府。因此,弗·纳博科夫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文化熏陶。后来,由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更加激进地将俄国引向了新的方向,历史的车轮使旧俄罗斯快速演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国家新苏联。
      在那个动荡的时期,小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由父亲带着流亡到了德国。从此,弗·纳博科夫就再也没有踏上过祖国的土地。1919年,弗·纳博科夫进入英国剑桥大学学习俄罗斯文学和法国文学,1922年他取得了文学学士学位,回到了柏林。他父亲当时是流亡在欧洲很活跃的自由派分子,因为办报纸刊发自由派观点的文章,惹怒了同样流亡的右翼君主派分子,结果在1922年被刺杀身亡。
      父亲丧生之后的一段时间是纳博科夫最为艰难的时期,他侨居欧洲,开始写作俄语小说,在俄罗斯流亡的侨民中获得了一些名声。说起来,纳博科夫十分早慧,他的文学生涯开始得很早,1916年,17岁的弗·纳博科夫还在俄罗斯的时候就出版了诗歌作品《诗集》,诗风带有象征主义的晦涩和对语言的雕琢,在俄罗斯文坛上崭露头角。到欧洲之后,他写了6个戏剧和诗剧剧本,1926年到1940年之间,纳博科夫发表出版了9部俄语小说:1926年,纳博科夫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玛丽》,此后,又陆续出版了长篇小说《王,后,杰克》(1928)、《眼睛》(1930)、《防御》(1930)、《荣誉》(1932)、《绝望》(1936)、《黑暗中的笑声》(1938)、《斩首的邀请》(1938)、《天赋》(1939)等。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4-09-01 12:54
      回复
        可以说,从一开始,纳博科夫就特别注意小说的文体实验,他很少在小说的形式上重复自己,他说:“风格和结构是一部书的精华,伟大的思想不过是空洞的废话。”他一生喜爱捕捉和整理蝴蝶的标本,在我看来,这种爱好投射到小说写作中,也使他的每一部小说都呈现出五彩斑斓的特征,文体、语言、结构、主题、语调、情节和细节,都显示了无穷无尽的变化,使人觉得惊喜异常。
        小说《防御》的原名叫做《卢金的防守》,描绘了一个象棋大师卢金的尴尬,他为自己的棋局所迷惑,逐渐地将眼前的象棋当作了自己的全部生活,取代了他能够感知到的现实,而他的妻子则想办法让他摆脱这种境地,最后,大师卢金还是因为精神的焦虑和无法解脱的苦闷而自杀了。小说呈现的是流亡在外的俄罗斯人找不到出路的精神困境,也暗示了时代的混乱气氛笼罩在渴望新生活的人们头上的压力,使他们濒临崩溃。
        弗·纳博科夫于1932年出版的小说《荣誉》,同样描绘了俄罗斯人在欧洲流亡的窘境:一个年轻的俄罗斯逃亡者来到了欧洲,在欧洲宽容的环境里逐渐忘却了尾随他的恐惧感,他和一个年纪比他大很多的老女人谈恋爱,他不断地以能够证明他身份的英雄行为来证明和表达他的爱情,包括回到苏联境内,然后再回到欧洲的方式来呈现自己的矛盾境遇。这部小说也显示了纳博科夫自己的内心冲突,他作为流亡者居留在欧洲的无所适从、压抑和迷茫感。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4-09-01 12:57
        回复
          稍后出版的小说《绝望》的题材仍旧是关于流亡柏林的俄罗斯人的,主人公是一个巧克力商人,在柏林,他发现了一个流浪汉和他长得非常相似,于是,他萌发了一个骗取保险的计划。他把这个流浪汉诱骗到森林里,互换了衣服之后,就残酷地打死了流浪汉,然后,把流浪汉的尸体伪装成是他的尸体,把他的证件放到了流浪汉的口袋中,就逃往了法国,等待他的妻子领取死亡保险金之后和他在巴黎会合。但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警察根据蛛丝马迹,判定那具尸体不是他,保险金没有得到,他的算盘完全落空了。他感到十分恼火和被愚弄了,开始写作一部手稿为自己的罪行辩护,同时等待着警察上门抓他。最后,他给自己的手稿起的名字就叫《绝望》。这部带有黑色喜剧色彩的小说,使得后来独树一帜的纳博科夫式的黑色幽默风格第一次被表现了出来,对文本间性的实验——就是把小说本身拆开成互相印证的部分,也获得了绝佳的效果。
          小说混淆了现实和想象、犯罪和戏剧、镜子和事件之间的关系,通过这部小说,纳博科夫逐渐找到了他自己的写作道路,就是在实验文体和对社会的黑色讽刺与幽默结合的笔调中找到一种平衡,同时,呈现出自己多种文化混杂的跨越性优势,大量地使用从古希腊到当代欧洲各种文化符号和隐喻,追求文字游戏的缠绕,在文体上对侦探小说进行戏仿和拆解,开辟了所谓“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新路。因此,我觉得,《绝望》是他的早期小说中很重要的一部作品。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4-09-01 12:58
          回复
            1937年,38岁的纳博科夫前往巴黎,打算在那里找到一份教书的工作,但是,很快,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他再次陷入到一种困顿和危险当中。1940年,他终于辗转来到了美国,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4-09-01 13:07
            回复
              二、在美国发达
              纳博科夫可以说是在美国发达起来的,是美国给了他一个舞台,一个转变文学风格的机会,没有美国的生活,就没有一个现在看起来如此丰富和复杂的纳博科夫。一开始,他在美国的一些大学讲学,陆续登上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等美国著名学府的讲堂,在那里给学生们教授俄罗斯文学、法国文学和西班牙文学。课余时间则继续自己的文学创作,这段时间,他的生活逐渐稳定下来。
              由此,纳博科夫很快进入到他写作的第二个阶段。纳博科夫不再用俄语写作,而是改用英语写作,他用他的8部英语长篇小说,顽强地征服了美国和英语世界的读者,获得了世界性的影响,奠定了他的20世纪小说大师的地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4-09-01 13:08
              回复
                《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是纳博科夫的第一部英语小说,出版于1941年12月。对于这本英语小说的命运,纳博科夫内心里是有些惴惴不安的,他请评论家威尔逊阅读了校样,结果,威尔逊大为赞扬,认为是一部杰作,他才稍微安心了。
                这部小说以一个俄罗斯流亡者对他同父异母的作家兄弟写一部传记的形式结构全书,别具匠心地采取了多层次的叙述,比如,作者一边写哥哥的传记,一边还对哥哥曾经聘用的秘书写的另一部传记进行驳斥和证伪,使得小说一边建构一边解构,内部结构复杂有趣。最后,小说中的作者前往医院亲自探访自己的作家兄弟,却发现他的作家兄弟已经去世了,医院里只有一张空床。于是,作者产生了一个幻觉,那就是,他的哥哥也许是根本就不存在的,在一瞬间,作者和他的那个作家兄弟合成一个人了。
                这部小说就这么有趣地将双重文本和双重的人物合成了一个。小说实际上是纳博科夫对自身的深度探询和挖掘,是纳博科夫对自我迷宫的顽强揭示,难怪威尔逊会大加赞赏。虽然,这部小说的主题似乎延续了纳博科夫大部分俄语小说的主题——探索流亡者的境遇和状态,但是,这本书在对作家灵魂和精神生活的体现和对自身的观照上,在对文本互文性的小说形式探索、对人物的多重人格的描绘上,都达到了一个新境界。
                第一本英语小说获得了读者和评论家的如潮好评,这使纳博科夫找到了用英语写作的自信。1947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二部英文小说《庶出的标志》,书名的直译应该是“从左边佩带的勋带”,意思是非正规获得的某种地位。小说讲述了一个专制国家里某个哲学家的遭遇:他的同学帕克通过一场政变掌握了国家的政权,希望这个哲学家同学给予合作,出任国立大学校长,但是,哲学家拒绝了,因为,他认为老同学取得政权的方式是非法的,是“庶出”的。于是,独裁者就使用了包括女色在内的各种招数来威逼利诱哲学家就范,还把哲学家的儿子投入到监狱里,把哲学家监禁起来。渐渐地,他想要屈服了,可是,当他得知儿子被当作科学实验品给弄死了之后,他决定不再妥协,精心策动了一场越狱行动,结果,他被狱警开枪杀死了。但是,哲学家最后变成了一只飞蛾,翩然越狱而去。
                小说完全是一个黑色的、噩梦般的悲剧。据说,纳博科夫写这部小说是为了纪念1945年死于德国纳粹的集中营里的哥哥。从小说的艺术性上来说,最出彩的地方就是那个带有荒诞色彩的人变飞蛾,飞蛾飞出了监狱喻示了希望的存在。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4-09-01 13:09
                回复
                  纳博科夫真正让英语世界的读者着迷和发疯的小说,是《普宁》和《洛丽塔》。长篇小说《普宁》出版于1957年,主人公普宁是一位在美国任教的俄罗斯老教授,他外表打扮滑稽、行为迂腐,但是内心却善良温和,带有着浓厚的俄罗斯文化品格和乡愁意识,因此,在物欲横流的美国社会里,普宁教授感到处处都不适应,与周围的一切都发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冲突,一时间,同事疏远了他,妻子也离开了他,最后,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身到对俄罗斯古典文学和文化的研究当中去寻找安慰。
                  可以说,普宁是一个失去了爱情、事业和故乡的人,小说描绘了这么一个不合时宜的人在一个新大陆里寻求生活的沧桑背影,小说的叙事技艺高超,语调从容笃定,叙述语言平实中蕴涵着机智与俏皮,人物带有黑色幽默的滑稽色彩,非常好读,但是读了之后一种悲悯感会在内心里油然而生。在文字的背后,是俄罗斯文化的遥远投射与美国当代校园文化的五彩斑斓,这使得这部小说呈现出和一般的英语小说大为不同的文化格调,因此,《普宁》在美国社会大受欢迎,成为一时的畅销书。
                  而纳博科夫的长篇小说《洛丽塔》的出版,可以说是20世纪中最具争议性的文学事件了,只有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萨尔曼·拉什迪的《撒旦诗篇》的出版遭遇才可与之比拟。1954年,纳博科夫完成了这本书,但是在寻求出版的过程中却到处碰壁,接连遭到了四个美国出版商的拒绝。当时的美国还处于麦卡锡主义的压制和禁锢之下,像《洛丽塔》这样的小说,在当时显得非常离经叛道,走投无路的纳博科夫寻思,风气开放的巴黎也许能够接受它,于是就把稿子邮寄到了巴黎。
                  1955年,巴黎的奥林匹亚书局出版了这本书,但是却把它放到了一套色情小说丛书里。幸运的是,英国著名作家格雷厄姆·格林发现了这本书的文学价值,他立即撰写书评文章,给予热烈的赞扬。大家才开始注意到这本书,并争相阅读,一时造成了洛阳纸贵的局面。大家口口相传,这本书的名气越来越大,不光是普通读者喜欢这本书,那些猎奇者、性变态、窥阴狂和恋童癖也都很喜欢这本书,这就给一些保守人士留下了口实,英国和美国的海关也先后都查禁了这本书,不允许这本书入境。数年后的1958年,《洛丽塔》才在美国正式出版,继续它被热烈争议的命运。
                  《洛丽塔》真的有那么可怕吗?它到底写了什么让一些人抓狂?小说的情节很简单,一个叫亨伯特的欧洲中年男子,喜欢上了一个12岁的小姑娘洛丽塔,为了实现自己拥有洛丽塔的梦想,亨伯特就娶了洛丽塔的母亲做老婆。为了独自占有洛丽塔,亨伯特后来想杀害洛丽塔的母亲,但是,巧合的是,洛丽塔的母亲却突然死去了。于是,亨伯特就暗自高兴,认为人算不如天算,是老天爷帮他的忙。他很高兴地带着洛丽塔来到了美国,开始在美国各个地方旅行,一般都住在汽车旅馆里,并且,寻找机会打算向小洛丽塔下手,最终,他找到了一个机会占有了洛丽塔,满足了自己的隐秘欲望。可是,洛丽塔开始反抗了,她厌恶自己的后爹,她和另外一个男人突然一起出走了,远走高飞了。这使得亨伯特十分恼怒,他开始追踪他们,在找到了他们俩之后,开枪打死了那个男人,并且对已成熟起来的、怀了孕的洛丽塔依旧一往情深。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4-09-01 13:11
                  回复
                    除了上述17部小说,和他翻译注释的那部普希金的长诗,他还出版了评传《果戈理传》(1944),研究分析了俄罗斯杰出的文学家果戈理的一生。因为常年在美国的几所大学讲授文学,他还出版有对狄更斯、福楼拜、卡夫卡等欧洲小说家进行细读式研究的《文学讲稿》,研究俄罗斯文学家的讲稿《俄罗斯文学讲稿》,以及研究西班牙文学名著的《〈堂吉诃德〉讲稿》等文学评论著作。
                    他还发表有五十多个短篇小说和9个剧本,四百多首诗歌;出版有回忆录《说吧,记忆》。在他去世之后,整理者出版了他早在1939年身在巴黎的时候写就的中篇小说《魔法师》,从故事情节上看,它可以看作是《洛丽塔》的前身。2009年11月,他生前的一部遗作《劳拉的原型》经过后人的整理,在美国出版。小说的主题是爱情,一个女人发现自己竟然是一部小说的主角。小说由138张卡片构成,纯属未完成的小说大纲和笔记。
                    纳博科夫很早就喜欢研究和捕捉蝴蝶,他是一个相当专业的业余昆虫学家。除去讲课和写作,很多时间里他都用来和妻子薇拉一起在郊外捕捉蝴蝶,制作标本。这给他的文学形象增加了一些趣味和神秘色彩,以至于美国某家报刊刊登他的漫画,总是在他硕大的脑袋边加一个捕捉蝴蝶的网。这也成为了纳博科夫本人的一个象征:他的一生似乎都在挥动一张捕捉小说文体的蝴蝶的网,并像魔法师变魔法那样不断地将小说的蝴蝶从网里拿出来。
                    纳博科夫对小说形式上的探索异常用心,他的小说形式就是内容,而思想却是模糊和混沌的。由于他经历了20世纪巨大的历史震荡、变化和剧痛,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十分复杂的面貌。他的小说题材丰富,深度和广度都令同行惭愧,他将想象力和渊博的学识结合起来,努力地探索小说可能的边界,像探险家一样改变了小说发展的方向。他身上深厚的俄罗斯文化传统和美国大陆的文化活力完美结合,造就了他山岳一般的文学成就,也因此丰富了20世纪的小说,并开启了通向小说未来的一条新路。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4-09-01 13:15
                    回复
                      -------------------------------------------完---------------------------------------
                      (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如果有转载的话)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楼2014-09-01 13:20
                      收起回复
                        楼主都是自己写的吗?


                        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4-11-23 10:46
                        收起回复
                          我也以为是楼主自己搜寻资料整理写的……………………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4-12-07 14:58
                          回复
                            那个,他的小说都值得看吗,请客观滴说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6-07-25 01: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