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武大郎是一个怎样的哥哥
也许是拜以前的评书所赐,也许是拜山东台的连续剧《武松》所赐,不知从何时起,武大郎的形象偏离了水浒原著,被虚构成一个父母双亡后用百家饭抚养幼弟长大成人的好哥哥,后来的央视水浒和新版水浒的电视剧继续沿袭这个思路,更是把武大郎对弟弟的关爱演绎得淋漓尽致。
真的吗,武大郎他真有那么好吗?从水浒传原著的描述来看。武大郎其实算不上是个称职的哥哥。
从头到尾就没见他说过一句关心兄弟的话。
既不问兄弟在外流浪一年过得怎么样,有没有生过病(武大浑然不知武松在柴进家害疟疾的事),有没有人照顾。也不问弟弟现在住在哪里,反而是嫂嫂潘金莲先开口主动邀请武松回家一起住,至于做哥哥的想都没想到这件事。
书上写武大见到弟弟第一句话是:“武都头,你今日发迹了,如何不看觑我则个?”
宛然一副穷亲戚的债主嘴脸。我们抚养过孩子的成年人所具备的最基本的关爱本能,武大郎一点都没有。只要对比李逵母亲初见李逵的第一句话就能明了:“我儿,你去了许多时!这几年正在那里安身?”这才是真正具有父母心肠的人说出来的话,哪怕自己过得再艰难,心里首先惦记的还是子女的处境。就冲武大这种根本不关心兄弟的思维方式,他就不可能是抚养武松长大的人。
在水浒传里,我们看到武大郎一边埋怨弟弟给自己惹来的麻烦,同时又想着兄弟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完全一副功利思维。
“我怨你时,当初你在清河县里,要便吃酒醉了,和人相打,如常吃官司,教我要便随衙听候。不曾有一个月净办,常教我受苦。这个便是怨你处。想你时,我近来取得一个老小,清河县人,不怯气都来相欺负,没人做主。你在家时,谁敢来放个屁。我如今在那里安不得身,只得搬来这里赁房居住。因此便是想你处。”
在邀请武松回家一起住的问题上,嫂嫂的理由是:“那等人伏侍叔叔,怎地顾管得到?何不搬来一家里住?早晚要些汤水吃时,奴家亲自安排与叔叔吃,不强似这夥腌臜人安排饮食,叔叔便吃口清汤,也放心得下。”
亲哥哥的理由是:“二哥,你便搬来,也教我争口气。”--------武大首先想到的还是自己。
整部水浒从头到尾,武大说起武松,最多的话无非大类“也给我争口气”“我兄弟饶不了你们”,对武松是一味索取的态度,就没见他对弟弟有什么付出。
最不堪的是当潘金莲和武松闹翻之后,老婆下令他不准去找弟弟,这个重女色轻手足的家伙,居然真的十几天就不去找武松了,逼得武松不得不折回家找哥哥说话。
所以说,在真实的水浒传里,那个人们想当然的武大抱着弟弟讨饭的形象,根本是不存在的。
但是,我们也必须公正地看待这个人物,他对武松的感情是有的:信任、依赖和眷恋,是武大郎对弟弟感情的最主要内容。所以武松出差之前,武大郎如同失去父母的孤儿一般含泪不舍;这兄弟俩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倒置的,在武松面前武大未必自视为父,在武大面前武松却必然自视如母,他临行前曾想把武大托付给潘金莲,希望嫂嫂做主看顾,可是后者却辜负了他的期望。
武氏兄弟这手足情深感人一幕的作用,突出的是武松的难能可贵,而非武大。水浒传里出现过很多兄弟,如解珍解宝,张横张顺,孔明孔亮,穆弘穆春。但是这些兄弟都是可以一起喝酒玩耍一起上阵打架的伙伴,所以他们之间的兄弟友爱反而不需要过多渲染。
和他们相比,武松是不幸的。武大郎这个哥哥,在小说里象征的是家族责任。为了强调这一点,作者有意不让武大说出一句体贴关切的话,却在他们兄弟一见面就点出了武松必须无条件履行的家族义务:“武都头,你今日发迹了,如何不看觑我则个?”-------等于在说,你混好了可不能丢下我不管。
即使在现在,从农村里奋斗出来的有出息孩子,面对家乡父老时也会有这样的压力和重担。
对于从农耕社会延续下来的这种家族义务,作者究竟是怎么看的呢?不清楚。我一直觉得水浒传作者是个洞穿人心和世事的鬼才,他的情绪和态度是暧昧不清的,是不能只从字面理解的。封建社会里,替父(兄)报仇是家族成员必须完成的使命。武松手刃了嫂嫂,用最大代价尽到了他对家族和哥哥的责任,却也抛弃了家族赋予他的最重要的义务-------延续子息。
他家只有兄弟俩,哥哥没有留下一男半女,以武松对儒家文化家族孝悌的尊重,就应该更遵守儒家文化家族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要求。这与对女人的个人看法其实无关,这是家天下时代最核心的要求。
但是人们始终无法解释他为什么这么做,宁可孤独一生也要忠于内心的情感。当他选择在六合寺出家的那一刻,他选择的是真正的自我,以忠孝节义的名义强加于他身上的所有义务和束缚,至此全部舍弃。
也许是拜以前的评书所赐,也许是拜山东台的连续剧《武松》所赐,不知从何时起,武大郎的形象偏离了水浒原著,被虚构成一个父母双亡后用百家饭抚养幼弟长大成人的好哥哥,后来的央视水浒和新版水浒的电视剧继续沿袭这个思路,更是把武大郎对弟弟的关爱演绎得淋漓尽致。
真的吗,武大郎他真有那么好吗?从水浒传原著的描述来看。武大郎其实算不上是个称职的哥哥。
从头到尾就没见他说过一句关心兄弟的话。
既不问兄弟在外流浪一年过得怎么样,有没有生过病(武大浑然不知武松在柴进家害疟疾的事),有没有人照顾。也不问弟弟现在住在哪里,反而是嫂嫂潘金莲先开口主动邀请武松回家一起住,至于做哥哥的想都没想到这件事。
书上写武大见到弟弟第一句话是:“武都头,你今日发迹了,如何不看觑我则个?”
宛然一副穷亲戚的债主嘴脸。我们抚养过孩子的成年人所具备的最基本的关爱本能,武大郎一点都没有。只要对比李逵母亲初见李逵的第一句话就能明了:“我儿,你去了许多时!这几年正在那里安身?”这才是真正具有父母心肠的人说出来的话,哪怕自己过得再艰难,心里首先惦记的还是子女的处境。就冲武大这种根本不关心兄弟的思维方式,他就不可能是抚养武松长大的人。
在水浒传里,我们看到武大郎一边埋怨弟弟给自己惹来的麻烦,同时又想着兄弟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完全一副功利思维。
“我怨你时,当初你在清河县里,要便吃酒醉了,和人相打,如常吃官司,教我要便随衙听候。不曾有一个月净办,常教我受苦。这个便是怨你处。想你时,我近来取得一个老小,清河县人,不怯气都来相欺负,没人做主。你在家时,谁敢来放个屁。我如今在那里安不得身,只得搬来这里赁房居住。因此便是想你处。”
在邀请武松回家一起住的问题上,嫂嫂的理由是:“那等人伏侍叔叔,怎地顾管得到?何不搬来一家里住?早晚要些汤水吃时,奴家亲自安排与叔叔吃,不强似这夥腌臜人安排饮食,叔叔便吃口清汤,也放心得下。”
亲哥哥的理由是:“二哥,你便搬来,也教我争口气。”--------武大首先想到的还是自己。
整部水浒从头到尾,武大说起武松,最多的话无非大类“也给我争口气”“我兄弟饶不了你们”,对武松是一味索取的态度,就没见他对弟弟有什么付出。
最不堪的是当潘金莲和武松闹翻之后,老婆下令他不准去找弟弟,这个重女色轻手足的家伙,居然真的十几天就不去找武松了,逼得武松不得不折回家找哥哥说话。
所以说,在真实的水浒传里,那个人们想当然的武大抱着弟弟讨饭的形象,根本是不存在的。
但是,我们也必须公正地看待这个人物,他对武松的感情是有的:信任、依赖和眷恋,是武大郎对弟弟感情的最主要内容。所以武松出差之前,武大郎如同失去父母的孤儿一般含泪不舍;这兄弟俩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倒置的,在武松面前武大未必自视为父,在武大面前武松却必然自视如母,他临行前曾想把武大托付给潘金莲,希望嫂嫂做主看顾,可是后者却辜负了他的期望。
武氏兄弟这手足情深感人一幕的作用,突出的是武松的难能可贵,而非武大。水浒传里出现过很多兄弟,如解珍解宝,张横张顺,孔明孔亮,穆弘穆春。但是这些兄弟都是可以一起喝酒玩耍一起上阵打架的伙伴,所以他们之间的兄弟友爱反而不需要过多渲染。
和他们相比,武松是不幸的。武大郎这个哥哥,在小说里象征的是家族责任。为了强调这一点,作者有意不让武大说出一句体贴关切的话,却在他们兄弟一见面就点出了武松必须无条件履行的家族义务:“武都头,你今日发迹了,如何不看觑我则个?”-------等于在说,你混好了可不能丢下我不管。
即使在现在,从农村里奋斗出来的有出息孩子,面对家乡父老时也会有这样的压力和重担。
对于从农耕社会延续下来的这种家族义务,作者究竟是怎么看的呢?不清楚。我一直觉得水浒传作者是个洞穿人心和世事的鬼才,他的情绪和态度是暧昧不清的,是不能只从字面理解的。封建社会里,替父(兄)报仇是家族成员必须完成的使命。武松手刃了嫂嫂,用最大代价尽到了他对家族和哥哥的责任,却也抛弃了家族赋予他的最重要的义务-------延续子息。
他家只有兄弟俩,哥哥没有留下一男半女,以武松对儒家文化家族孝悌的尊重,就应该更遵守儒家文化家族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要求。这与对女人的个人看法其实无关,这是家天下时代最核心的要求。
但是人们始终无法解释他为什么这么做,宁可孤独一生也要忠于内心的情感。当他选择在六合寺出家的那一刻,他选择的是真正的自我,以忠孝节义的名义强加于他身上的所有义务和束缚,至此全部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