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死亡才是一切苦难的真正开始
经历了一场让武松终身忘不了的家庭惨剧,会带来怎样的后果。我们先从武松记忆片段的分布,分析存在有什么样的缺陷和隐患:
潘金莲与西门庆通奸,潘金莲毒死武大郎,这些是别人说给武松听的,是简略的,文字的,抽象的,是无法给武松带来鲜明印象的。
潘金莲对武松的照顾,武松亲手杀死嫂嫂,嫂嫂与武松雪天对酌,是直观的,是亲历的,具体的,是有连贯画面的。
当一切都成为往事,这两种信息在脑海里的强弱对比,根本不是一个等级。
何为切身感受,何为泛泛知觉?
如能亲眼目睹兄长被杀时和死亡后的惨状,如能亲眼看见嫂嫂与西门通奸的丑态,也许可以洗掉一些嫂嫂留给自己的温馨记忆。
砒霜和发黑的骨头都是日常生活不大容易接触到的东西。
而随便一个茶盏,一片彩缎,一炉炭火,就可能让武松想起嫂嫂,随即又想起自己已经亲手杀死了她。
而且,这是一个慢慢中毒的过程,今天可能被一桩小事刺激到了,过两天又被另外一件事刺激到了,日久天长,只要与饮食起居,生活习惯,家庭场面有关的任何接触,犹如藏着刺的地毯,随时踩到痛处。
恩是恩,怨是怨。怨先恩后,恩可以折怨;恩先怨后,怨不能折恩。哪怕是滴水之恩。做到这一点的才叫大丈夫恩怨分明。
什么是杀伤力?这就是潘金莲的杀伤力!当初与哥嫂幸福生活的时光在回忆里越是温馨珍贵,如今被命运阴险地加上一个负号之后,所背负和显现的苦难和创痛就越发深重!
所以武松杀死潘金莲以后的精神状态,其实很耐人寻味。
首先是求死之心。
“犯罪正当其理,虽死而无怨。”这是他杀人之后亲口对众人说的话。
一直以来人们都误解武松投案自首是对政府和司法还抱有幻想,其实就这等连杀两条人命的重罪,幻想不幻想都没有意义,黑暗的政府也该处死他,清白的政府也要处死他。以前武松打伤人知道要逃,之后武松灭人满门也知道要逃,所谓相信政府和司法跟本不是真正的理由。
真正的理由就是当武松提刀杀嫂的时候,他已经没打算自己活下去。在武松看来,嫂嫂杀了哥哥,必须偿命,而自己杀了嫂嫂,也应该给嫂嫂偿命。
经历了一场让武松终身忘不了的家庭惨剧,会带来怎样的后果。我们先从武松记忆片段的分布,分析存在有什么样的缺陷和隐患:
潘金莲与西门庆通奸,潘金莲毒死武大郎,这些是别人说给武松听的,是简略的,文字的,抽象的,是无法给武松带来鲜明印象的。
潘金莲对武松的照顾,武松亲手杀死嫂嫂,嫂嫂与武松雪天对酌,是直观的,是亲历的,具体的,是有连贯画面的。
当一切都成为往事,这两种信息在脑海里的强弱对比,根本不是一个等级。
何为切身感受,何为泛泛知觉?
如能亲眼目睹兄长被杀时和死亡后的惨状,如能亲眼看见嫂嫂与西门通奸的丑态,也许可以洗掉一些嫂嫂留给自己的温馨记忆。
砒霜和发黑的骨头都是日常生活不大容易接触到的东西。
而随便一个茶盏,一片彩缎,一炉炭火,就可能让武松想起嫂嫂,随即又想起自己已经亲手杀死了她。
而且,这是一个慢慢中毒的过程,今天可能被一桩小事刺激到了,过两天又被另外一件事刺激到了,日久天长,只要与饮食起居,生活习惯,家庭场面有关的任何接触,犹如藏着刺的地毯,随时踩到痛处。
恩是恩,怨是怨。怨先恩后,恩可以折怨;恩先怨后,怨不能折恩。哪怕是滴水之恩。做到这一点的才叫大丈夫恩怨分明。
什么是杀伤力?这就是潘金莲的杀伤力!当初与哥嫂幸福生活的时光在回忆里越是温馨珍贵,如今被命运阴险地加上一个负号之后,所背负和显现的苦难和创痛就越发深重!
所以武松杀死潘金莲以后的精神状态,其实很耐人寻味。
首先是求死之心。
“犯罪正当其理,虽死而无怨。”这是他杀人之后亲口对众人说的话。
一直以来人们都误解武松投案自首是对政府和司法还抱有幻想,其实就这等连杀两条人命的重罪,幻想不幻想都没有意义,黑暗的政府也该处死他,清白的政府也要处死他。以前武松打伤人知道要逃,之后武松灭人满门也知道要逃,所谓相信政府和司法跟本不是真正的理由。
真正的理由就是当武松提刀杀嫂的时候,他已经没打算自己活下去。在武松看来,嫂嫂杀了哥哥,必须偿命,而自己杀了嫂嫂,也应该给嫂嫂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