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春入旧年
------《朗读者》
年少时,谁没爱过一两个“渣渣”(玩笑话),只有这样,成长才更直接迅速。早经风沥雨倒未必是坏事。
《朗读者》里,15岁的“我”和36岁的汉娜一段有差距的爱情。
都说“人生若只如初见”,“我”初见汉娜却是一段尴尬。因为黄疸久病未愈,朋友同学日益疏远,躲之不及。在“我”犯病吐得一塌糊涂之际,是汉娜出手递“我”一盆洁净之水,帮“我”洗脱尴尬。
这份感激让我再一次踏进汉娜的世界,以至于后来的许多次。
年龄的落差,性格的差异好像都不是阻挡爱情萌发借口,不管先性后情还是先情后性,总之,在一个15岁少年和36岁成人之间的确有过一段爱恋。
在少年眼里,汉娜大方从容,真实自然,身态迷人,完完全全迷住了“我”。少年在同汉娜交往的过程中,显著的成长着。例如开始认真的思考关于人生的命题。人与人之间的亲情,相聚以及告别。汉娜不断影响着“我”“她还教我如何克服难为情,教我要有一种理直气壮,天生占有的气概”少年变了“成绩叫老师对我刮目相看”“我”也成为女孩们追逐的对象。
随着接触的加深,“我”和汉娜的隔隙也放大了。电车一场,“我”的失落以及汉娜的解释,表明两个人之间的认知是多么不同的。少年意识不到,阅历的差异本身就是一种隔阂。
而汉娜也觉察“这个夏天我的生活变了,不再围绕她,学校和功课,”我开始反叛汉娜。在同学面前“我”拒绝承认有汉娜这么个人。“我让朋友分享了那么多青春期的秘密,关于汉娜只字不提”
一切在少年还未想明白时,汉娜不辞而别。不,是告别过了,而“我”觉不出。
这次的打击,“我”彻底变了。“我”目中无人,妄自尊大。汉娜离开后造成的伤害,少年许久许久才平复,或者说一直都有怨念。
“等我再次见到汉娜,已经是在法庭上了”
这转折,真绝。
这种撼动内心的强烈反差,震撼到每一个读者。如果没有以下的故事,这部书也就是一部普通的言情小说而已,然而,接下去的故事成就了作者的才华和深度。
仿佛前面只是铺垫,而故事才刚刚开始。大吃一惊的不仅仅是“我”还有读者。缜密的庭审,众多的证人,一切最终只有一个指向,汉娜是纳粹并且沾满血腥。
“我”无法和“我”认识汉娜重合,“我”望而却步,苦苦挣扎。
这里,全书有一层意义上的全面升华,从单纯少年的恋爱史上升到对国家对人性对战争的反思,这才是本书主旨所在。
对战争时期每一个灵魂的拷问,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一个普通女人竟甘心情愿的充当刽子手,对生命那么冷漠?居然也是战后那个帮助过少年的人?人性何以如此矛盾。
带着这许多不解,“我”深入调查下去,最后答案依然出乎意料。汉娜是文盲,耻于自己是文盲这个事实,才使得汉娜做出令人匪夷所思却又合乎她思维的事情来。原来汉娜一直让“我”朗读的真相在此。汉娜盲目的承担更多的罪责,而知道真相的“我”却没有站出来替汉娜辩解。“我”胆怯了,同时,“我”也认为汉娜应该得到惩罚,为教堂里那么多无辜的生命。不管出自什么原因,汉娜们都不应该被原谅。
作者说“人并不因为做了罪恶的事儿完全是一个魔鬼:因为爱上有罪的人而卷入所爱之人的罪恶中去,并将由此陷入理解和谴责的矛盾中;一代人的罪恶还将置下一代于这种罪恶的阴影之中”
“人类作为主体而存在,人不甘心沦为客体”汉娜的选择,我的选择,真实的呈现在读者面前时,我们更多的是思考,而不是指责。
“我”思考的最终结果是,帮汉娜救赎。“我”寄朗读带和书到监狱,在汉娜学习的过程,在“我”朗读的过程,救赎。“我”全程只是朗读,没有插自己的话,汉娜沉默的接受。第四年从监狱来一张纸条“小家伙,上一个故事特别好!谢谢!汉娜”那一刻,作为读者的我眼泪刷的下来。这次不是用说的,是用写的。熟悉的语气,久违的亲昵,全在字里行间。“我”和汉娜依然爱着,只是多了一份亲情,一份责任。
最后说说结尾,一直让“我”耿耿于怀的汉娜的死。应该说“我”的救赎是成功的,汉娜读书写字学会思考,“我”也自认为成功了,然而又一次打击到“我”,汉娜自杀在刑满的前一天,为什么?原因作者始终不说,读者却不断猜想,自责?绝望?悔悟?……相信每一个读者都有一份答案。
好的作品,首先在于作者的责任感,对读者的负责,对历史的负责。作者的态度决定一部作品的成败与否。而读者也要明辨是非。
此书给我们的思考很多,当时事变迁时,该站在哪一方?正义的抑或所谓正义的;关键时刻是随波逐流还是捍卫自己的内心,如果不能坚持的时候,怎么办?或者不敢抗争,怎么办?
人生需要不断的拷问自己,反思和选择。
读书也许不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但是“它会影响你,净化你的心灵。”不知不觉,读书已经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割舍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