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前海石油代理吧 关注:122贴子:659
  • 3回复贴,共1

港沪通牺牲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沪港通再造1个A股
A股终于盼来了资本市场的春天,酝酿多时的沪港通终于迎来了“通车”。这项万众期待的智慧之举,被赋予多层次意义。例如,借H股推动A股向国际化接轨、人民币国际化等。但没有比七、八万亿美元将流入A股市场更振奋。
港交所总裁李小加在首届大梅沙中国创新论坛预计,七、八万亿美元可能会流入A股市场,使得A股市场的体量在未来五到十年获得巨大增长。如此大的资金体量,这等同于再创造1个A股。李小加的逻辑是,中国的银行资产规模与资本市场的市值规模相差悬殊,比例仅为5:1,而美国该比例几乎旗鼓相当。沪港通作为一扇门,加速了资本市场规模扩张。
银行业资产负债表 数据来源:银监会网站(单位亿元)
在此预期下,必然会诱发两大现象。一是,A股赚钱效应导致居民资产重新配置。沪港通的魅力在于唤醒存量资金,吸引增量资金入场。无论是上交所,还是联交所,双方均都在构建资金预期,而拉动指数上涨的动力就是资金推动。当资金的逐利性遇上沪港通的“钱景”,因此不难理解资产配置的重新洗牌。
二是,资本市场规模扩张带动直接融资比重提升。我国社会融资结构主要分为直接和间接融资。间接融资包括银行提供的间接融资、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影子银行”形式提供的融资。直接融资则为债券和股票。尽管债券和股票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从2002年的4.9%提高到2013年的11.7%,但相对而言,占比仍过低。受挤出效应,再创造1个A股,直接融资比例将大幅度提升,并压缩间接融资比例。
银行或沦为牺牲品
间接融资比例缩小,这意味着主要供给方商业银行的利润将被蚕食。因为企业融资需求大面积转向更低成本的直接融资,而不是过度依赖银行提供的间接融资,需求方的减少必然降低银行贷款速度和规模。
假如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得到纠偏,那么经营“间接融资”的银行、信托,以及其他各类间接融资的中介服务机构传统的业务,可能将难以在高企的货币利差以及市场的融资饥渴中延续利润。
2014年9月份证券市场概括统计 图表来源:证监会
雪上加霜的是,沪港通诱发的资金分流现象将冲击银行存款。目前银行存款总额显现首降,三季报显示,16家上市银行的存款总额为75.62万亿元,较今年中报时减少1.5万亿元,降幅达1.97%。存款流失除了被货币资金产品卷走外,部分资金已缓缓的流入股市。数据显示,今年1~9月,银证转账净额达2126亿元,同比增长55.5%,且证券公司客户存款保证金在大幅上升。
其实,沪港通已经触发香港各大银行上演揽储大战。据媒体报道,目前多家香港银行推出了高利率短期定存优惠活动,以期吸收更多的人民币存款,包括汇丰、恒生、花旗银行等部分定存利率明显高于内地同期利率。其中,香港恒生银行一个星期的人民币定存利率最高达6.38%。有意思的是,国内某银行为吸纳存款,推出5万存5年即可送iphone6活动。
银行站着都未必赚钱
银行作为沪港通的牺牲品,过去躺着都能把钱赚了,现如今,在日趋活跃和有效的资本市场冲击下,躲在制度红利后面的银行需要奔跑起来。首先,贷款和存款冲击将倒逼银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银行嫌贫爱富、惜贷现象历来诟病,不仅扭曲社会融资结构,而且资金流向效率更低的国企部门。这些国企部门凭借信用不断借款融资结果致使产能过剩。
部分上市银行息差环比一览
产能过剩顽疾,使得部分上市公司投资回报率极低。同时,担忧银行坏资产使得投资者对银行股投资信心磨灭,沪港通之前一些银行股甚至跌破净资产。这些大盘蓝筹股制约着股指上涨,股指低迷则弱化股权融资功能。
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的恢复将是破解市场的风险错配、以及非市场化的“兜底”有效利器。届时,银行想站着把钱赚了都难。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将成为银行绕不开的必选项。
其次,银行高企的货币利差衍生出的同业业务,信贷约束下的影子银行业务;就好比将穿脏了的内裤反过来穿,用旧的床单,抖抖反过来继续用。这种伪创新难以持续。
再次,资金的追利性导致的存款流失现象,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我国市场利率化步伐与金融改革不匹配,银行缺乏定价权,金融改革落后于市场化。这必然要求银行奔跑起来。
在欧美国家,银行放贷资金大小主要受到资金市场供需的影响,当企业资金需求量大,利率提高,当企业资金需求量少,利率较低。然而,我国银行信贷量受到的影响因素就比较多,除过利率原因之外,国家宏观调控动向、银行监管机构则对银行信贷数量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存贷比红线。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上述不匹配现象要求银行改革加速。
宝鑫盈石化是您不二的选择,加入我们赚取人生财富


1楼2014-11-14 15:16回复
    顶顶顶


    2楼2014-11-20 13:13
    回复
      不明觉厉


      3楼2014-12-31 16:40
      回复
        顶顶 支持


        4楼2015-02-04 10: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