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文化里,昆仑山又称昆仑虚,是中国第一神山,被誉为“万山之祖”,也是“万神之乡”。
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延伸至青海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
古人尊昆仑山为“万山之宗”、“龙脉之祖”、“玉山”。古代神话认为昆仑山中居住著一位神仙“西王母”,人头豹身,由两只青鸟侍奉。是道教正神,与东王公分掌男女修仙登引之事。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如《嫦娥奔月》、《西游记》、《白蛇传》等都与昆仑山有关。根据《封神演义》记载,三清之一,阐教教主元始天尊的道场玉虚宫也坐落于昆仑山。昆仑山也是明末道教混元派(昆仑派)道场所在地。
最早《禹贡》即记有昆仑。
《山海经•海内西经》描述说:“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下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善守之,百神之所在。”
《淮南子》认为:“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
王嘉《拾遗记》卷十云:“昆仑山有昆陵之地,其高出日月之上。山有九层,每层相去万里。有云气,从下望之,如城阙之象。”
《史记.大宛传》中记载:“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寘,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
蔡元定《发微论》:“凡山皆祖昆仑,分枝分脉,愈繁愈细,此万殊而一本也。”
陶公《提脉赋》亦云:“大致察脉起自昆仑”。
崔鸿在《十六国春秋》中,称昆仑山为“海上之诸山之祖”、“天下名山僧占多”。
《古今图书集成》载:“西王母所居宫阙,在龟山春山西那之都,昆仑之圃,阆风之苑。有城千里,玉楼十二,琼华之阙,光碧之堂,九层元室,紫翠丹房;左带瑶池,右环翠水。其山之下,弱水九重,洪涛万丈,非飙车羽轮,不可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