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陌遥吧 关注:26贴子:2,865
  • 0回复贴,共1

【行禅】坐住卧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行禅
万法归一 一归何处
有者个在 又恁么去
行亦能禅 坐亦禅
圣可如斯 凡不然
人于步履之间,不可趋奔太急,急则动息伤胎,
必须:安详缓慢而行,乃得:气和心定。
或往或来,时行时止,眼视于下,心藏于渊
王重阳曰
两脚任从行处去,一灵常与气相随,
有时四大醺醺醉,借问青天我是谁?
白乐天曰:
心不择时适,足不择地安,
穷通与远近,一贯无两边。
经曰:
若能放下空无物,便是如来藏里行。
又曰:
举足下足,皆从道场来。
昼心夜心,常游法苑去。
立禅
心无所住,湛然见性,
体用如如,廓然无圣。
随时随处,逍遥于庄子无何有之乡,
不识不知,游戏于如来大寂灭之海。
如果:天郞气清之时,
当用:立禅纳气法,而接命。
其法,曰:
脚跟着地鼻撩天,两手相悬在穴边,
一气引从天上降,吞时汩汩到丹田。
或住或立,冥目冥心,
检情摄念,息业养神,
已往之事,勿追其思,
未来之事,勿迎其想,
现在之事,勿留其念。
欲得保身道诀,莫若闲静介洁,
要求出世禅功,无如照收凝融。
昔,广成子,告黄帝曰:
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神将守形,
形乃长生,其意在同,允为神功。
坐禅
尧帝之:安安。文王之:雍雍。
孔子之:申申。庄子之:止止。
坐久忘所知,忽觉月在地,
冷冷天风来,蓦然到肝肺,
俯视一泓水,澄湛无物蔽,
中有纎鳞游,默默自相契。
无事此静坐,一日如两日,
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静坐少思寡欲,冥心养气存神,
此是修真要诀,学者可以书绅。
打坐,不必跌跏,当如常坐。
其坐,虽与:常人一样,
能持:孔门心法,则与常人不同。
孔门心法,是:存心在其真去处。
耳目之窍,是吾身之:门。
方寸之地,是吾身之:堂。
立命之窍,是吾身之:室。
众人,心处于方寸之地,犹如:人之处于堂。
则其:声色得以从门而摇其中。
至人,心藏于立命之窍,犹如:人之处于室,
则其:声色无所从入而窥其际。
善其事心者,
潜室以颐晦,而耳目为虚。
御堂以听政,而耳目为用。
若坐时,不持:孔门心法,
便是:坐驰,便是:放心。
坛经曰:
心念不起,名为:坐,
自性不动,名为:禅坐。
禅妙义端,即在于此。
卧禅
开:心宗之性。
示:不动之体。
悟:梦觉之真。
入:闻思之寂。
觉悟时,切不可妄想,则心便虚明。
纷扰时,亦只如处常,则事自顺遂。
扫石焚香任意睡,醒来时有客谈玄,
松风不用蒲葵扇,坐对青崖百丈泉。
古洞幽深绝世人,石床风细不生尘,
日长一觉羲皇睡,又见峰头上月轮。
人间白日醒犹睡,老子山中睡却醒,
醒睡两非还两是,溪云漠漠水冷冷。
元神夜夜宿丹田,云满黄庭月满天,
两个鸳鸯浮绿水,水心一朵紫金莲。
古曰:修道易,炼魔难。
色魔食魔,易于制伏,
独有睡魔,最难炼之,
是以禅有:长坐不卧之法。
人之真元,常在:夜间走失。
如果睡眠不谨,则其精自下漏,气从上泄。
元神无依,亦弃躯而出。
三宝,各自驱散,人身,安得久存?
至人睡时,收神下藏丹窟,
与气合交,水火互相拘钤,
神不外驰,元炁自然安定。
常人之神,寄之于目。
夜寐既熟,藏之于肾,
至夙兴之时,目之神必爽清。
藉其不夜,肾神岂能清之?
天道之日,丽之于天,
夜沦地中,藏之于海,
至启明之侯,天之气必爽清
藉其不夜,海气岂能清之?
入药镜曰:水火交,永不老。
今人,懵而睡,忽然而醒,
此是何物主之,而使之觉?
魂与神并,则觉,
魄与尸合,则昏。
昏,是:死之根。
觉,是:生之兆。
魂属阳,而喜清虚,
魄属阴,而好驰骋。
魄,是:鬼。
魂,是:神。
神则:日接之于物,夜形之于梦。
黄粱未熟,南柯未寤,
一生之:荣辱富贵,
百岁之:悲忧悦乐,
备尝于:一梦之间。
使其:去而不还,游而不返,
则其:生死路隔,幽冥途绝。
由此观之:
人不能自生。
其所以生者,梦中之人,为之。
人不能自死。
其所以死者,梦中之人,为之。
人不知所以梦,亦不知所以死。
人不知所以觉,亦不知所以生。
梦中有觉,而自有真觉。
死中有生,而自有长生。
是故,
因觉知生,因梦知死,
知斯二者,可以入道。
死生通其:昼夜之道、梦觉之常
古之真人,其觉无忧;其寐无梦。
道成之后,方能无梦。
初机之士,炼心未纯,昏多觉少,
才一合眼,元神离腔,睡魔入舍,
以致:魂梦纷飞,无所不至,
不惟:神出气移,恐有:漏炉迸鼎之患。
若欲:敌此睡魔,须用:五龙盘体之法。
诀曰:
东首而寝,侧身而卧,
如龙之蟠,如犬之曲。
一手,曲肱枕头,
一手,直摩脐腹。
一只,脚伸,
一只,脚缩。
未睡心,先睡目,
致虚极,守静笃。
神气,自然归根;呼吸,自然含育。
不调息而息自调,不伏气而气自伏。
依此修行,七祖有福。
陈希夷,己留形于:华山,
蒋青霞,曾脱壳于:王屋。
此乃:卧禅之妙法。
功夫到时,
自然:寝寐神相抱,觉悟候存亡,
亦能:远离颠倒梦想。
可以:其觉无忧,其寝无梦。
虽然睡熟,常要惺惺,及至醒来,慢慢展转,
此时,
心地湛然,良知自在,天然醒觉,如佛境界。
白乐天云:前后际断处,一念未生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1-17 09:1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