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君临吧 关注:3,151贴子:39,687
  • 7回复贴,共1

【历史】苏联的严寒到底帮助了谁?德军才是真正受益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自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苏军转入反攻,所向无敌的德军开始节节败退。“严寒挽救了俄罗斯”的说法再度喧嚣一时,似乎从拿破仑到希特勒,独裁者们都止步于严寒之下。尤其是西方国家出于反苏的需要,极力贬低苏联军队在战胜德国中发挥的作用,把苏联免于沦陷说成是气候和地理起了重要原因。然而事实真的如此么?用现代科学和局外人的眼光来看,严寒不但没有帮助苏联,反而是德军快速击败苏军的秘密助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5-20 20:20回复
    寒冬导致苏军严重误判
    1941年6月22日,德国大举进攻苏联。希特勒的600万大军乘坐火车横穿整个西欧,上千架作战飞机转场,这些是无法掩饰的军事行动,连英国的情报人员都能判断到,德国即将对苏联下手。虽然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保驾,但如此数量的德国大军进行集中调动,苏联情报人员也判断德国已经将对苏战争提上日程。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5-20 20:21
    回复
      但是苏军总参谋部情报局(简称格鲁乌)却误判了德国入侵苏联的时间,这是为什么呢?当然是因为俄罗斯不久后将进入寒冬。斯大林和他的情报机关认为希特勒和他的将军们不会蠢到不准备充足的过冬补给就妄图开战。
      所以,在德国入侵前夕斯大林还在和任州委书记的赫鲁晓夫讨论当年的粮食丰收问题,明显他关注的重点不在防御纳粹德国上,以至于德军打进来的消息传到时,斯大林足足十分钟没有说出一句话来。
      实际上,苏联领导人的总体判断方向是对的,只是最终落脚点发生了偏差。因为希特勒在进攻苏联之前,根本没有按照常理进行备战。希特勒想利用闪电战的经验,在短时间内就占领苏联的重要城市,迫使苏联投降,这样他根本没有必要在俄罗斯过冬。即便是没有实现打垮苏联的目标,希特勒最主要的目标是高加索油田,那里属于苏联南部,过冬条件并不是特别严苛,所以德国的军队在备战时也没有考虑过冬的问题。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5-20 20:21
      回复
        战场上天气才是最厉害的武器
        在战争初期,德军“闪电战”进军速度上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苏联在乌克兰的统治并不算牢靠,再加上占有波兰的领土也没有得到及时的巩固,使苏联人在那里丧失了大量领地。
        战争进入到两周以后,德军感觉到了明显的压力,因为他们从战场上俘获的是大批老旧坦克以及丝毫没有作战经验的“预备役”士兵。德国人也认为应该在寒冬困境到来之前解决战斗。9月30日,德军重新展开了大规模的进攻战役,代号“台风行动”——剑指莫斯科。这一次苏联人又没有料到,德国人会在那么晚的时间发动攻势,因为12月寒冬就将来临。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5-20 20:22
        回复
          10月过后,德军认为胜利唾手可得,但寒冷的大雨让苏联的领土变成了一片泥地。实际情况是,德国人因为泥泞丧失了一些进攻时间,而苏联军队则因为泥泞损失更大。当时苏军的T34坦克在正面战场上数量和技术都处于绝对优势,德国方面只有3号和4号坦克,无法和T34正面抗衡,正是因为路面的泥泞,使T34行进速度和苏联重型火炮的发挥受到了极大限制,才让德军前线逃过一劫。苏联人不得不停下脚步,开始在莫斯科外围挖掘战壕,进行纵深防御。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5-20 20:22
          回复
            德军著名的将领古德里安曾将兵败莫斯科城归咎于俄罗斯的严冬。他说,如果不是严寒的阻遏,德国人11月份就在克宫里饮酒庆功了。1941年11月4日,莫斯科近郊的最低气温只有零下7摄氏度,而11月8日的最低温度是零度。虽然11月11~13日气温曾骤降至零下15度,但很快就回暖至零下3度,这样的天气很难被称之为“严寒”。
            严寒阻挡苏军反攻脚步
            真正严寒(零下25摄氏度)的降临是在12月5日苏联红军转入反攻之际,这样的严寒阻挡了苏军反攻的脚步。
            在武器方面,德军的坦克是汽油发动机,苏联的柴油发动机在低温下更加容易结冰损坏;机枪的配备,德军用的是气冷机枪,苏军用的是笨重的水冷机枪,在零下的温度中其稳定和持续性更不利于发挥。结果,大量德军在寒冬的帮助下从苏联战场撤出。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5-20 20:23
            回复
              综上,要说苏联的鬼天气到底帮了谁?当然是德国,要不是因为“天气”欺骗了苏联,德国人连苏联的大门也未必踹得开。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5-20 20:23
              回复
                高见!


                IP属地:上海8楼2015-05-24 13: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