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服饰典籍,常见生僻字,一些字因为在古籍中看得多倒也基本能读,但有相当部分的字因为现在已基本不用、而研究古代文化资料又必须接触,就不得不来专门学习。今天正好看到了某网友收集整理的明代服饰名词注音,就转帖过来认真学习一下。这是根据汉典网站与《汉语大字典》提供的标准注音,对一些服饰名词进行标示,欢迎补充和指正错谬】
衮 拼音:gǔn (滚)
冕 拼音:miǎn (免)
纁 拼音:xūn (熏) ◎ 浅红色。【说文】浅绛也。
旒 拼音:liú (流)
缫 拼音:sāo (骚) ◎ 旒中贯穿玉珠的丝线。【周礼·春官·典瑞】王晋大圭执鎭圭,缫藉五采五就。【注】缫有五采文,所以荐玉。
黈 拼音:tǒu (头音上声) ◎ 【玉篇】黄色。【前汉·东方朔传】黈纩充耳,所以塞聪。【注】以黄绵为丸,用组悬之於冕,垂两耳旁,示不外听也。
纩 拼音:kuàng (旷)【说文】絮也。或从光作絖。【玉篇】绵也。【书·禹贡】厥篚纤纩。【传】纩,细绵。
彝 拼音:yí (移) ◎ 古代盛酒的器具,亦泛指古代宗庙常用的祭器。
黼 拼音:fǔ (斧)
黻 拼音:fú (服)
膝 拼音:xī (西)
缥 拼音:piǎo (瞟) ◎ 【说文】帛靑白色也。【释名】缥犹漂。漂,浅靑色也。有碧缥,有天缥,有骨缥,各以其色所象言之也。【广韵】靑黄色也。
舄 拼音:xì (细)
綖 拼音:yán (延)
紞 拼音:dǎn (胆) ◎ 【说文】冕冠塞耳者。【左传·桓二年】衡紞紘綖。【注】紞,冠之垂者。【疏】紞者,县瑱之绳,垂于冠之两旁,若今之绦绳。
瑱 拼音:tiàn (天音去声) ◎ 【说文】以玉充耳也。【传】瑱,塞耳也。【传】充耳谓之瑱。天子玉瑱,诸侯以石。
紘 拼音:hóng (红) ◎ 【说文】冠卷也。或从弘作紭。【礼·杂记注】冠有筓者为紘,紘在缨处,两端上属,下不结。【左传·桓二年注】紘,缨从下而上者。【疏】紘缨皆以组为之,所以结冠于人首也。紘用一组,从下屈而上属之於两旁,结之於颔下,垂其余也。
褾 拼音:biǎo (表) ◎ 袖口。
襈 拼音:zhuàn (撰) ◎ 衣襟侧边。【类篇】缘也。【释名】襈,撰也。靑绛为之缘也。
裾 拼音:jū (居) ◎ 衣服的大襟。
襞 拼音:bì (必) ◎ 衣服褶子。【前汉·司马相如传】襞积褰绉。【师古曰】襞积,卽今之帬褶。
綼 拼音:bēi (卑) ◎ 衣裳幅缘的装饰
衮 拼音:gǔn (滚)
冕 拼音:miǎn (免)
纁 拼音:xūn (熏) ◎ 浅红色。【说文】浅绛也。
旒 拼音:liú (流)
缫 拼音:sāo (骚) ◎ 旒中贯穿玉珠的丝线。【周礼·春官·典瑞】王晋大圭执鎭圭,缫藉五采五就。【注】缫有五采文,所以荐玉。
黈 拼音:tǒu (头音上声) ◎ 【玉篇】黄色。【前汉·东方朔传】黈纩充耳,所以塞聪。【注】以黄绵为丸,用组悬之於冕,垂两耳旁,示不外听也。
纩 拼音:kuàng (旷)【说文】絮也。或从光作絖。【玉篇】绵也。【书·禹贡】厥篚纤纩。【传】纩,细绵。
彝 拼音:yí (移) ◎ 古代盛酒的器具,亦泛指古代宗庙常用的祭器。
黼 拼音:fǔ (斧)
黻 拼音:fú (服)
膝 拼音:xī (西)
缥 拼音:piǎo (瞟) ◎ 【说文】帛靑白色也。【释名】缥犹漂。漂,浅靑色也。有碧缥,有天缥,有骨缥,各以其色所象言之也。【广韵】靑黄色也。
舄 拼音:xì (细)
綖 拼音:yán (延)
紞 拼音:dǎn (胆) ◎ 【说文】冕冠塞耳者。【左传·桓二年】衡紞紘綖。【注】紞,冠之垂者。【疏】紞者,县瑱之绳,垂于冠之两旁,若今之绦绳。
瑱 拼音:tiàn (天音去声) ◎ 【说文】以玉充耳也。【传】瑱,塞耳也。【传】充耳谓之瑱。天子玉瑱,诸侯以石。
紘 拼音:hóng (红) ◎ 【说文】冠卷也。或从弘作紭。【礼·杂记注】冠有筓者为紘,紘在缨处,两端上属,下不结。【左传·桓二年注】紘,缨从下而上者。【疏】紘缨皆以组为之,所以结冠于人首也。紘用一组,从下屈而上属之於两旁,结之於颔下,垂其余也。
褾 拼音:biǎo (表) ◎ 袖口。
襈 拼音:zhuàn (撰) ◎ 衣襟侧边。【类篇】缘也。【释名】襈,撰也。靑绛为之缘也。
裾 拼音:jū (居) ◎ 衣服的大襟。
襞 拼音:bì (必) ◎ 衣服褶子。【前汉·司马相如传】襞积褰绉。【师古曰】襞积,卽今之帬褶。
綼 拼音:bēi (卑) ◎ 衣裳幅缘的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