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志愿服务吧 关注:6贴子:101
  • 14回复贴,共1

《关爱留守孩子》公益手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序言
根据权威调查,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6100万人(相当于英国人口的总和)。[1]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鉴于此,吴和鸣医生特地撰写这本小册子,供出门在外的爸爸妈妈阅读,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
经历了很久的分离后,马上要与孩子见面了,您或许正在奔驰的汽车、火车上,请您阅读这本小册子,让您与孩子的见面更加温馨,与孩子在节日的相处更加美好……——吴和鸣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6-21 19:02回复
    一、与孩子见面的第一件事——拥抱
    放下行李的第一件事,就是拥抱孩子,不管他/她多大了。
    孩子日夜思念的您回来了,他/她内心非常开心,但可能因为分离太久了,您真正站在他/她面前,他/她会用陌生的眼光打量您,他/她一时还反应不过来,您主动走向他/她,拥抱他/她,抱得更紧一点,更久一点。
    您的拥抱会迅速缩短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找回从前的感觉,好像你们从未分开。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6-21 19:04
    回复
      二、 与孩子见面的第一句话——说出孩子的变化
      仔细端详孩子,从头到脚,看着孩子时您目光中的喜悦,是送给孩子最宝贵的礼物。然后对孩子说:你长高了,你长大了,你变漂亮了……
      直接对孩子说出您觉察到的变化,让孩子知道,尽管您没有与他/她生活在一起,但他/她一直在您的思念中。在您心里,一直记着离别时的他/她。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6-21 19:04
      回复
        三、 当谈到孩子的学习时——平和沟通、关心过程而不是结果
        每个孩子都忐忑不安地等着父母看成绩单的那一刻,所谓“见包公”,哪怕再满不在乎的孩子 ,灰溜溜的。我们由此应该明白,孩子是知道自己对于学习是负有责任的,对于自己不够理想的成绩他/她们心里已是满怀内疚与羞愧,因此,在与孩子谈论学习时,一定注意方式方法,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提高而不是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父母最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外出打工,当然不能以牺牲孩子的学习为代价。在了解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差强人意时,父母难免会有情绪,一时冲动,就训斥,乃至打骂孩子。
        父母不在身边会影响孩子学习吗?有些科研人员经过研究得出结论,留守孩子并不等于差生,就是说留守孩子与非留守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相上下,中央教科所的调查就发现,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兴趣和对自身学习成绩的认识上没有显著差异(吴霓,2004),请您务必记住这一点。不要因为是留守孩子,就特别担心孩子的学习。
        建议您调整心态、调整情绪,以平和的状态与孩子谈学习。
        一种比较好的方式是关心过程而不是结果。把孩子的成绩放一边,问他/她是如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的,让他/她讲个例子,比如,碰到不会做的题目,父母又不在家,他/她是怎么想办法解决的。孩子讲一个学习的故事,您和他/她都能从故事中看到孩子的努力,他/她的智慧和能力。如果他/她找到办法解决了碰到的困难,一定要问他/她是怎样想到这个好点子的,他/她肯定两眼放光地给您讲一个让他/她自信满满的故事。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6-21 19:05
        回复
          五、 当发现孩子有些可能的问题行为时——先理解孩子
          根据已有的调查,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是正常的,与父母没有外出的儿童没有显著的区别,他/她们不是“问题儿童”(谭深,2011)。请您注意:
          首先,许多孩子的问题并不是真正的问题,有可能是孩子特定发展阶段出现的现象,比如俗话“七八九,嫌死狗”,就说得很明白,过了那阵子,所谓的问题就消失了,因此不必太在意。
          其次,影响孩子行为的不一定是留守本身,可能存在其它问题,如父母离婚、父母感情不好、重男轻女、婆媳矛盾,或者是学校环境不好等,孩子的问题可能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全面了解情况,分析原因,找到症结。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改变孩子的行为,最最重要的是理解孩子。单纯讲道理没有什么效果,有时孩子比我们懂的更多,讲道理我们不一定讲得过孩子,表面上他/她在听,在点头,在答应,心里不一定服气,孩子更喜欢一个理解他/她的父母,而不是一个说教的父母。打骂教训孩子更不行,可能适得其反,不仅改变不了孩子,相反增加孩子的抵触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6-21 19:07
          回复
            我们对于留守孩子的心理有以下几点理解,稍后我们会给出一些建议: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6-21 19:07
            回复
              1.对亲密关系恐惧
              因为与父母分离,孩子内心对亲密关系会有些恐惧。对于他们而言,别离是切肤之痛,是真切、难以忘怀的体验,所以他/她们与他人亲近时,会对分离非常敏感,有可能因为恐惧分离,干脆就不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他/她们会显得比较孤单。尽管我们一再鼓励他/她们多交朋友,但因为恐惧,他/她们很难迈出这一步。与父母分开时年龄越小,影响越大。
              建议:孩子三岁前母亲尽量不要外出打工。如果妈妈在孩子三岁前就出去打工了,您 可能要更用心地去理解孩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06-21 19:08
              回复
                2.缺乏规则
                父母是孩子通向外部世界的桥梁,在与父母密切互动中,潜移默化地,孩子从父母言传身教中学会了许多为人处事的规则,如果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就缺少了学习的机会,有可能因此孩子觉得茫然无措,显得比较退缩,注意到孩子的这一倾向,就要多跟孩子讲一些具体的事例,把每个环节都讲到,越仔细越好,这样孩子就心中有数,遇事胆量自然会大一些。
                另一种情况,孩子比较调皮捣蛋,这实际上是孩子鼓起勇气,自己跌跌撞撞地在探索,所以不要轻易责怪他/她,尽量与他/她一起分析发生过的事,从中学习。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06-21 19:09
                回复
                  3.不善于表达
                  有一个调查说,华中师范大学周宗奎教授等人调查发现50%的留守孩子遇到烦心事会闷在心里,这是比较容易理解的。父母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更要关心他/她们的内心感受和想法,多问他/她们的心情:最近开心吗?有什么好的事情发生?多听他/她们讲,不要随便打断他/她们。我们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就阻碍了他/她们表达。
                  这里特别要说一下我们注意到的一种现象,因为分别太久,孩子可能已经不习惯妈妈做的饭菜的口味,应孩说,孩子尽了最大努力去适应了您不在身边的生活,包括吃老人们做的饭菜,再说,孩子处在变化比较快的年龄阶段,您一定要留心观察到孩子在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比如当他/她吃得不香、不欢,又不直接表达时,您需要去仔细琢磨琢磨原因,耐心地去询问他/她,尽量去适应孩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06-21 19:10
                  回复
                    在您重新离开孩子之前
                    相聚是短暂的,转眼之间,您又要打点行装上路了,孩子又再度面临分离。
                    我们认为您可以充分做好分离的准备,给留守孩子创造最佳的生活、学习条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6-21 19:10
                    回复
                      1.与孩子交流生活、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在详细了解孩子生活、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多问孩子曾经碰到的一些困难,请注意,您不在他/她身边,任何小事都是大事。
                      多征求孩子的意见,了解他/她希望找什么人、通过什么途径、用什么方式解决他/她遇到的困难,因为如果不是他/她认可的方法,他/她就不会主动采用。
                      与孩子一起设想各种可能碰到的困难,一起想办法。当这些困难真正发生时,因为您已经与他/她讨论过,他/她不仅有心理准备,有对策,而且他/她也不孤单,好像您就在他/她身边一样。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6-21 19:11
                      回复
                        2.拜访老师、亲朋好友
                        先与孩子有了充分的交流,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拜访老师与亲朋好友,感谢他们对于孩子的关照,确保孩子在遇到困难时能得到他们及时的帮助。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06-21 19:11
                        回复
                          当你感到内疚
                          面对留守孩子,父母会有强烈的内疚,而内疚会造成一系列问题,比如,因为内疚,会尽可能在物质上补偿孩子;因为内疚,会在回家后给予孩子很多关注,毫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要求,造成分离之后一热一冷的极端对比;更隐蔽的是,内疚不堪忍受,就变成指责:我们在外边打工非常辛苦,可你却不懂事、不听话。其实,对孩子的许多愤怒都是内疚在作怪。有时,孩子甚至就利用父母的内疚达到自己的目的。孩子可以有自己的要求和想法,但应该在沟通和交流的基础上表达和实现,而父母不能因为内疚一味妥协。
                          外出打工是肯定是您慎重的决定,您肯定也为孩子做了尽可能妥善的安排,所以您不用内疚。
                          我们只需要努力做到更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5-06-21 19:13
                          回复
                            我们的话
                            尽管我们用了“留守孩子”这个称呼,但我们反对贴标签。“留守”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状态,而不是孩子的“长久属性”,只要与父母在一起了,就没有什么“留守孩子”了(罗国芬,2006),我们不要以特殊的目光看待他/她们,即使是出于善意的动机。
                            也许您对留守孩子有许多成功的做法,已经把分离对孩子的影响降到最低,我们衷心祝福您的孩子,也恳请您与大家分享您的经验。
                            您也许对这本小册子有许多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希望能和您交流。
                            我们特别想说的是,您有可能很认可我们的提议,但您很不习惯去做,做的时候极不自然,或者无法坚持,这并不奇怪。您会发现开始行动后会感觉到比较麻烦,甚至混乱,保持原状说不定更好一些,而我们建议您,既然开始了新的尝试,就不妨坚持下去,这有点像宇宙飞船变轨,变化中有不适应,变轨成功后就靠惯性运转了。
                            看了这本小册子,您也许什么都没做,这也没有什么关系,我们只是抛砖引玉,您在阅读时可能有许多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06-21 19:14
                            回复
                              此小册子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应用心理学研究所吴和鸣撰稿。编写过程中宋园园、盖艳伟、侯萍等同学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武汉软件工程学院宋晶晶老师曾带领学生开展以“关爱留守孩子”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亦给予本小册子重要的建议。在华中子和心理研讨会,吴江、王光及陈偲等心理咨询师帮助做了最后的修订。YZ负责编辑,在此表示感谢。


                              18楼2015-06-21 21: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