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吧 关注:451贴子:1,138
  • 6回复贴,共1

一次关于中医的穿越会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会议主题:关于临床的若干问题
主持人 : 尹伯琰
与会人员:金谷子 赵红军 刘平 胡德前 段英献 高远志 陈继平 胡鑫 尹伯琰
列席: 李常 陈丽华 陈镜竹
记录 尹伯琰(按:会议过程未录音,此文为事后根据记忆整理,后面注明的是发言的时间和地点,如有记录错误,请各位老师指正)
尹伯琰:在座的各位都是在中医邻域有相当造诣的,希望能探讨这个方面的话题,本次会议不设议题,不限时间,自由发挥,希望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段英献(武当山附近):我先说。
我的理解是,中医治病,分三层:
第一层:外感,这个是外邪侵入体内的第一层。这一层主要是伤寒论的三阳病和温病的卫分证。
第二层,是脾胃。也就是李东垣所谓的劳倦伤脾,饮食伤胃引起的。在伤寒论临则是阳明和太阴脾,和温病的气分证。
第三层,是肝肾。这个在伤寒论里面,就进入了少阴和厥阴层面,在温病里面,就是营血的病症了。
通常我们治疗的,都是前两者居多,尤其是脾胃方面的疾病,其实不局限与脾胃,可能和身体其他地方都有关。这个方面,李东垣的脾胃论,值得好好研究。
进入第三层,一般都比较严重了,直接送医院的多,一般不会来找我们了,当然,医院如果治不好,也会来找我们。不过也有轻微的,比如有些少阴病引起的失眠。(想关案例,见前文)。
尹伯琰(化州):把层次分清楚了,用药针对性就强,疗效也显著。我曾治疗一个小孩,开始是高烧无汗,以香薷饮发汗后,烧稍退,但是还是38度以上,有畏寒,反而拉稀两次,当时我就想,出汗,畏寒,应该是太阳病,又拉肚子,正好符合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因为有汗,去麻黄,以桂枝汤加葛根,一剂后,脉静身凉。,
胡鑫(成都):李东垣的脾胃论的历史背景,是当时被金兵围困了了很长时间,以致大多数民众长期饥饱失调,结果出现了和伤寒相类似的病症,很多医家用伤寒的思路来治病,治坏了不少人,李东垣根据自身的经验,并从内经上找到根据,于是提出了脾胃论的思想,并在实践中表现出相当高的临床价值。
脾胃论来源是在李东元在内外伤辨惑论的辨阴证阳证里面自己讲出来的。 阴火的本质实际上就是气虚有热,这里的阴与阳相对,讲的是内外,阳为外,阴为内,从外得之为外,从内得之为内。从内得之,怎么得来得?就是从饮食忧思劳倦得来。那么饮食忧思劳倦伤脾,脾脾胃的运化升清的功能受限,会导致两个方面,一是不能上煦心肺,心肺能量来源不足,这在很多咳喘的病人中能够见到,二是谷气下流,迫使下焦的相火离位。就是君不行令,相火代之的内涵。
脾胃位居中焦,上面是心肺,下面是肝肾,刘平老师曾打个一个很形象的比如,上中下三焦好比三块豆腐(刘平老师插话:这个理念,最初是董宏昌提出来的),如果脾胃虚了,就往下面掉,那样下面的肝肾就收到影响,脾土克肾水,造成下焦的火离位,就是所谓的阴火了,关于阴火,刘平老师有深入的看法。
段英献:李东垣的时候是大家吃不饱,现在大家都生活的很好,为什么也有很多类似的病症?这个应该是他提到的第二条,劳倦伤脾,工作太辛苦,工作时间长,长时间用脑过度,或者压力太大,对脾的伤害是很大的。脾受伤则气血容易虚,也容易有各种疾病,包括外感,也是身体虚了才容易被各种邪气所伤。
胡鑫(2014,广州):对,赵老师也说过,内伤和外感,是没有绝对的界限的。
胡德前(重庆垫江):根据我的经验,对于久病,一定要照顾护阳气为主,农村看病有两个极端,一是病轻,一是病危,对哪些阳气衰弱的病人,开始都会培补元气,我治疗过一些比较难治的病,包括心脏病,这是农村常见的病例,治法不外补心阳除寒湿,补心阴除湿热,或者阴阳双补,或者补气血等。事实上,效果很好,四年前我治疗过一个病案,当时被医院判了死刑的,经我治疗后,现在还能下地干活。
尹伯琰(重庆垫江):医案!
胡德前(尴尬) :医案很多,不过没有整理,那天有空找出来。
胡鑫(成都):胡哥的医案,只有他自己看的明白。(众笑)
尹伯琰(重庆垫江):胡师兄的医案是该好好整理了,很多医案确实很精彩,可惜记录的太简陋,我都看的很辛苦, 那些内容如果整理好,发布出来,会让更多患者了解胡师兄的实力的,从而更好的帮助患者解除病痛,患者缺乏辨别医生水平的能力,但实实在在的医案能让人感受我们的修为,从而增加患者的信心。而去有实力而不发挥出来,也是对自己才华的一种浪费,这个不是为自己宣传,而且更好的利益病人。希望胡师兄在这个方面有所改进,这个方面,我们要向赵师兄学习。
胡德前(重庆垫江)(挠头): 是该改变下了。
陈继平;(化州)。我在开始临床的时候,以为外感病不能用补,后来偶然一次,给人注射补剂的时候,对方的感冒咳嗽也好了,听大家一说,才明白过来。
尹伯琰(化州):外感病用补,喻嘉言的寓意草中就有详细的说明,孙老师也多强调,孙老师在治疗虚人感冒的时候,就经常用补中益气汤加风药。
陈继平:我也用过升阳益胃汤,效果不错。
刘平(成都):李东垣以升阳为主,在他提升阳气的药方中,一般要考虑脉相;寸不足,关脉弦。其中升阳益胃汤的用药。
金谷子(广州华南碧桂园): 一般来说。脑力劳动的脾胃都比较差些,身体也相对弱,腰无力。按照常理看也容易明白,人的能量是有限的,大量的供应头部的时候,其他部位就会不足,引起身体和生理问题。
赵红军(西安,2013年):大城市四十岁左右的白领或者做学术的,很多一个月都没有一次性生活,根本没有这个精力,这个方面,反而农村的比较好点。
高远志(重庆九龙坡):在工作室附近,有家小姐店,哪些小姐都是十五六岁的小姑娘,都还很纯,来光顾的都是附近的农民工。好白菜都被猪啃了,唉----
段英献(西安):还是回到临床,这里有个问题,就是补脾还是补肾的问题,我一直疑惑,比如六味地黄丸,其中的山药,就是补脾的,(主持人补充,熟地是生地加工的,生地又有一个名字,是地髓。从名字看,也是地的精髓)。这么说,补肾是可以从补脾入手的。但是道理上说不明白。
尹伯琰(武当山附近):从中国的地理看,水长生在西南,而西南多山,旺在西边,西北也多山。易学上是水土合德,水土都是长生在申,旺在子。墓在辰,还有,土地肥美的地方地下水也丰富。再从先后天八卦看,先天八卦坤,后天八卦是坎,这个也说明,水合土有某种共同的联系的。
刘平(成都):我有一个案例,是补肾阴一直效果不理想,后来我也忘记了,过了两年再遇到病人的时候,对方病好了,据他自己说,就是长期用石斛煮水喝。
赵红军(西安):补肾常用的药,有菟丝子,补骨脂,仙茅,断续,巴戟天等等,这些药也是针对不同的状态的,比如,断续则是在骨折方面效果好,补骨脂多汁,善于补肾精。仙茅看名字就能想象,这个矛是攻击人的,而巴戟,也是武器,还是对着天的,这些就知道是补什么的了。
尹伯琰(武当山附近):关于补脾还是补肾的问题,我想通过一个比喻来说明,好比开了一家店,脾代表日常经营的流动资本,肾好比是存款,如果日常经营良好,每月有盈余,那么存款越来越多,自然抗风险能力越强,反之就差了,同样,如果能拉到资本,本钱增加,也是在壮大自己,就算经营不善,也能支撑下去,但是如果不改善经营,那么好比无底洞,再多的资本也填不满,这个好比用注射营养维持生命一样。
段英献:这个比喻很形象。(鼓掌)
陈继平(广东化州):难怪你这次百分之八十的房子都有党参黄芪,我的一桶党参,两桶黄芪都被你用完了,不过看,很多的病人,包括低烧的,还有几个久治不愈的,一边补一边调,效果确实不错。
尹伯琰:通过这一个月的游学,和各位老师同仁探讨,确实收益良多。希望下次有机会再讨教。
资水按:转展一月,途径五省,挨个记录的话显得很零散,于是把相关内容聚在一起。算是对这次出行的一个总结。其中关于脾胃论的论述方面,只能期待刘平老师,和胡鑫同学老补充了。


IP属地:四川1楼2015-09-08 09:06回复
    对于脾胃论的方面的讨论,还可以深入,这个可能需要做一个专题了。
    医宗金鉴里面,对脾胃论的内容不多,不过都很精当。


    IP属地:四川2楼2015-09-08 09:07
    收起回复
      冒昧问一下,老师姓尹吧。


      IP属地:广东3楼2021-12-09 16:2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