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时光倒流过去30年,你很容易觅到他们的行踪。
经常是在夜晚,忙完了一天的农活,乡亲们围坐一起,被昏暗的马灯旁边一个手握简板的说唱盲人吸引着。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王侯将相,是非成败,全从他那一张嘴里出来。再看看行头,只不过一副简板、一把二胡而已。这说唱的人,就是民间所谓的说书艺人。
作为一个“80后”,小时候虽然从大人口中知道尘世中有这么一种人,靠吹拉弹唱,走村串户,吃百家饭来养家糊口,但却一直没有机会看到过他们的身影。我甚至以为,那些民间说书艺人,大概早已经属于历史了。没成想,在今年正月十五烟台毓璜顶庙会上,我竟然有机会见识了几位说胶东大鼓的民间艺人,聆听了他们美妙的说唱。
那天说胶东大鼓的共5个人,全是盲人,年龄都在60开外的样子。他们穿着有些破旧的长衫,有的击鼓,有的弹弦,有的打板,有的说唱。那音调高亢、悠扬、婉转、动听,吸引了赶庙会的许多市民和游客驻足观看,成了当天庙会上人气最旺的一道靓丽风景。
曲终人散,我和其中的一位艺人大叔交谈。他告诉我:我们这几个人来自栖霞,都唱了30多年,到过胶东地区的很多地方。长年走街串巷,只要人家愿意听,我们就唱。前些年,日子苦,每人分的钱只够自己吃饭的。这几年,很多景区办山会、庙会,办这节那节的,都会邀请我们搭台出演,收入也比以前多了。
老人还告诉我:现在家家都有电视,喜欢大鼓书的人越来越少,也没有人愿意学唱胶东大鼓。我们都老了,只可惜没带出徒弟来,不知道以后这门艺术还能不能传下去。老人一声长叹,令我心生几分凄然。
胶东大鼓初名“盲人调”,最早产生于胶东半岛二十几个县市区,是胶东地区独特一景,有近200年历史,在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年来,胶东大鼓为生存而唱,生存因艰难而生压抑,笑中诉苦、苦中作乐。
为了收集胶东大鼓资料,我结识了原莱州文化馆研究员刘岩峰老师。说起刘岩峰,喜欢胶东大鼓的人都知道。他多年从事胶东大鼓研究和演唱,在这方面有很深的造诣。2004年,刘岩峰登上央视舞台,用胶东大鼓演唱《八仙过海》,展示了烟台曲艺的艺术魅力,为烟台夺得“中国魅力城市”增添了光彩。
谈起胶东大鼓,刘岩峰老师神采飞扬的告诉我,胶东大鼓以流行地域分,大致有三路。“北路”流行于蓬莱、龙口、芝罘一带,曲调高亢明快,婉转起伏,富于旋律性,在各路中影响最大。“东路”流行于威海、文登、荣成、乳山一带,曲调质朴,富于说唱性。“南路”流行于莱阳、海阳、莱州、栖霞等地。按主要唱腔,又有“三大腔”、“起腔”、“二板”、“平腔”、“快板”和“落腔”等形式。胶东大鼓历史上,抗日战争时期的梁前光是个不得不提的人物,他创作的《打大黄家》、《上营战斗》、《儿童英雄李大鹏》等一批宣传抗战的新作品,在胶东大鼓历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笔。
如今,刘岩峰老先生已退休,可他演唱的《偷年糕》、《小猫钓鱼》、《忙年》等十几首胶东大鼓曲目,仍然让全国观众感受着这一百年艺术的韵味。说起这门古老艺术后继乏人的现状。他不无伤感地说:胶东大鼓这一植根于民间土壤的艺术,昔日活跃在山村乡野、街头巷尾,可谓老少皆宜、雅俗共赏,曾经给物质文化生活贫乏时期的人们带来了许多艺术享受。如今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盛极一时的说书艺术,已经留不住现代人匆匆的脚步。以此为生的民间艺人大多已黯然谢幕。胶东大鼓,正遁入历史的胡同,被时光慢慢磨灭。
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有时候,我甚至会听到那些说书艺人手中盲人棒寻找方向的嗒嗒声,看着他们孤单的身影、模糊的背影渐行渐远,在夕阳下拉得很长很长。胶东大鼓从昔日民间的走街串巷走向今日的舞台说唱,希望它留给我们的,不只是一个背影。(韩 丹)(完)
原文网址:http://www.ccqy001.com/a/quyililun/quyuanyiwen/2012/0130/1594.html
经常是在夜晚,忙完了一天的农活,乡亲们围坐一起,被昏暗的马灯旁边一个手握简板的说唱盲人吸引着。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王侯将相,是非成败,全从他那一张嘴里出来。再看看行头,只不过一副简板、一把二胡而已。这说唱的人,就是民间所谓的说书艺人。
作为一个“80后”,小时候虽然从大人口中知道尘世中有这么一种人,靠吹拉弹唱,走村串户,吃百家饭来养家糊口,但却一直没有机会看到过他们的身影。我甚至以为,那些民间说书艺人,大概早已经属于历史了。没成想,在今年正月十五烟台毓璜顶庙会上,我竟然有机会见识了几位说胶东大鼓的民间艺人,聆听了他们美妙的说唱。
那天说胶东大鼓的共5个人,全是盲人,年龄都在60开外的样子。他们穿着有些破旧的长衫,有的击鼓,有的弹弦,有的打板,有的说唱。那音调高亢、悠扬、婉转、动听,吸引了赶庙会的许多市民和游客驻足观看,成了当天庙会上人气最旺的一道靓丽风景。
曲终人散,我和其中的一位艺人大叔交谈。他告诉我:我们这几个人来自栖霞,都唱了30多年,到过胶东地区的很多地方。长年走街串巷,只要人家愿意听,我们就唱。前些年,日子苦,每人分的钱只够自己吃饭的。这几年,很多景区办山会、庙会,办这节那节的,都会邀请我们搭台出演,收入也比以前多了。
老人还告诉我:现在家家都有电视,喜欢大鼓书的人越来越少,也没有人愿意学唱胶东大鼓。我们都老了,只可惜没带出徒弟来,不知道以后这门艺术还能不能传下去。老人一声长叹,令我心生几分凄然。
胶东大鼓初名“盲人调”,最早产生于胶东半岛二十几个县市区,是胶东地区独特一景,有近200年历史,在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年来,胶东大鼓为生存而唱,生存因艰难而生压抑,笑中诉苦、苦中作乐。
为了收集胶东大鼓资料,我结识了原莱州文化馆研究员刘岩峰老师。说起刘岩峰,喜欢胶东大鼓的人都知道。他多年从事胶东大鼓研究和演唱,在这方面有很深的造诣。2004年,刘岩峰登上央视舞台,用胶东大鼓演唱《八仙过海》,展示了烟台曲艺的艺术魅力,为烟台夺得“中国魅力城市”增添了光彩。
谈起胶东大鼓,刘岩峰老师神采飞扬的告诉我,胶东大鼓以流行地域分,大致有三路。“北路”流行于蓬莱、龙口、芝罘一带,曲调高亢明快,婉转起伏,富于旋律性,在各路中影响最大。“东路”流行于威海、文登、荣成、乳山一带,曲调质朴,富于说唱性。“南路”流行于莱阳、海阳、莱州、栖霞等地。按主要唱腔,又有“三大腔”、“起腔”、“二板”、“平腔”、“快板”和“落腔”等形式。胶东大鼓历史上,抗日战争时期的梁前光是个不得不提的人物,他创作的《打大黄家》、《上营战斗》、《儿童英雄李大鹏》等一批宣传抗战的新作品,在胶东大鼓历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笔。
如今,刘岩峰老先生已退休,可他演唱的《偷年糕》、《小猫钓鱼》、《忙年》等十几首胶东大鼓曲目,仍然让全国观众感受着这一百年艺术的韵味。说起这门古老艺术后继乏人的现状。他不无伤感地说:胶东大鼓这一植根于民间土壤的艺术,昔日活跃在山村乡野、街头巷尾,可谓老少皆宜、雅俗共赏,曾经给物质文化生活贫乏时期的人们带来了许多艺术享受。如今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盛极一时的说书艺术,已经留不住现代人匆匆的脚步。以此为生的民间艺人大多已黯然谢幕。胶东大鼓,正遁入历史的胡同,被时光慢慢磨灭。
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有时候,我甚至会听到那些说书艺人手中盲人棒寻找方向的嗒嗒声,看着他们孤单的身影、模糊的背影渐行渐远,在夕阳下拉得很长很长。胶东大鼓从昔日民间的走街串巷走向今日的舞台说唱,希望它留给我们的,不只是一个背影。(韩 丹)(完)
原文网址:http://www.ccqy001.com/a/quyililun/quyuanyiwen/2012/0130/1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