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由两层膜与细胞的其余部分隔开,外层是光滑而连续的,内层则缠绕成极为复杂的叠层或细管,称为嵴(cristae)。线粒体并非静止不动,它们在细胞里频繁游荡,经常大批前往需要它们的地方。它们可以像细菌一样分裂成明显独立的两个,甚至可以融合形成分枝复杂的网络。线粒体最早是通过光学显微器发现的,呈现为细胞内部的微小颗粒、杆状物或丝状物,它们的起源从一开始就有争议。德国人Richard Altmann是最早认识到线粒体重要性的人之一,他认为这些微小颗粒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粒子,因此在1886年将其命名为bioblasts。Altmann认为,bioblasts是细胞唯一的活性组成部分,细胞就是一个由bioblasts组成的强化群体,后者为互相保护而生活在一起,就像铁器时代的人聚居在要塞里。细胞膜和细胞核等其他构造是由bioblasts群体为了自身利益而建造的,胞质溶胶(细胞质的液体部分)则无非是这座微型要塞里的营养储藏。
Altmann的观点从来不曾流行过。有人嘲笑他,也有人说bioblasts是 他臆想出来的东西——仅仅是他那复杂的显微制备过程产生的人工杂质。在细胞学家们被细胞分裂过程中庄严的染色体舞蹈迷住时,这种争论进一步加剧了。为了看 到染色体舞蹈,人们必须利用染色剂给细胞的透明结构染上颜色。碰巧,给染色体进行染色的最佳材料是酸性的,不幸的是这些染色剂会溶解线粒体。细胞学家们对 细胞核的痴迷,直接导致他们毁灭了证据。其他染色剂的效果自相矛盾,它们只能短暂地给线粒体染色,因为线粒体本身会使染色剂褪色。这种幽灵般出现而又消失 的特性,无益于帮助人们确信线粒体的存在。最终,Carl Benda在1897年证实,线粒体确实存在于细胞中。他将它们描述为“几乎所有细胞的细胞质里的颗粒状、杆状或丝状物……酸或脂肪溶剂会使其分解”。他所提出的命名“线粒体”(mitochondria,念作“my-toe-con-dree-uh”)源自希腊语的mitos(意为“线”)和chondrin(意为“小颗粒”)。这在当时只是诸多命名中的一个,不过只有他这一个流传至今。线粒体有过超过30个十分生僻的名字,包括chondriosomes, chromidia, chondriokonts, eclectosomes, histomeres, microsomes, plastosomes, polioplasma和vibrio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