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琏吧 关注:1,376贴子:12,815

论胡琏的战术与名气的关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喜欢国军战史,因此对郑洞国、王耀武、孙立人、张灵甫以及胡琏等人的经历较为关注,因本人性格关系,不太喜欢分析战史,更多关注的是指挥战斗的细节,现将心得与众吧友分享一二。
根据战史资料以及淮海战役亲历记等大陆、台湾发行的出版物进行分析,剔除了自吹自擂或政治立场不同的贬损成分,胡琏的战术指挥水平还是可圈可点的。中原大战结束后,他在担任特务营营长期间,反复比较了阎锡山的晋军特点,得出结论是晋军装备好,但由于晋军的战斗意志较差,一些攻击性较强的装备用在了防御上,无法发挥出强火力输出的优势,无法形成持续突击能力,同时,由于山西人帮派特点,这部分武器装备并不平均,在阵线防御体系中形成了强者强,弱者弱的特点,很容易被对手寻隙包围分割。这点在其出任越南大使时屡有提及。正因其端正务实的态度以及系统定量的分析报告,被破格提拔成特务团团长后任十一师绝对主力66团团长。
淞沪战役任职119旅时,他反对张的集团对集团拼消耗的策略,主张利用地形地物进行小支撑、宽防御、大纵深的策略,即以上海为前沿,将整个防线立体展开,绵延至南京城外,尽可能依托地形地物,分散配置兵力,不给重火力之日军以分割包围及炮火杀伤机会。这对于资源贫乏的日本来说,几乎是致命的战略,但胡琏人微言轻,加之当时国府仍心存幻想,没想过放开手一搏,因此该意见反映到张治中那里,便被淹没了。但其战术总结被相识的王耀武记录了下来,王提到,胡当时举了个日军炮火杀伤的例子,他认为不切实际。胡说日军经常以两个分队山炮对守敌阵地做阻断射击, 另一个分队野炮对于攻坚阵地进行急缓不定的精确射击,配合步兵小队和机枪小队进行阵地占领。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用炮火卡住交通线两头,让你的弹药兵员食水上不来,伤员下不去。加之精确射击破坏防御体系,基本上一个连营级的阵地,3、40个日军就拿下来了。
我的团长剧中有句话叫步兵冲,炮兵轰,炮兵轰完步兵冲。日军战术一万年不变,其实,之所以一万年不变,就是因为有效果。但是,对于胡琏无效,这个战术原则及与之相对应的策略胡琏在淞沪会战期间就已经总结出来了,并以此在直辖范围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训练。
未完待续


IP属地:北京1楼2015-12-14 09:13回复


    IP属地:江苏2楼2015-12-16 22:13
    回复
      支持原创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12-20 00:03
      回复
        没了?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12-23 20:46
        回复
          顶贴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12-24 16:42
          收起回复
            胡琏将军是战术大师


            6楼2016-01-08 10:44
            回复
              年底太忙,过阵子补齐。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1-09 11:56
              回复
                等更新


                IP属地:江苏8楼2016-01-10 13:14
                回复
                  接上文,胡琏是怎么总结出来的呢,还要从他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经历说起。1929年6月,陈诚接替曹万顺任11师师长以后,为了清洗曹在11师中的势力,将曹的旧部全部压缩到了66团,30年的时候还玩过一次缴械撤编的闹剧。中国的事情就是这样,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这个陈诚眼中破烂的66团,殊不知却是苍龙卧虎。炮兵出身的陈诚讲究客观,理性,不浮夸。对于不服从他调遣的前朝旧人一概打入冷宫。但问题是,不服从你的调遣和没有本身之间不能划等号。如果在公司里,最多就是搞点小摩擦,在清宫或者大秦的宫殿里,最多是搞点小心机,要么像宗主一样扯扯淡,洞察一下剧本里早就写好的人心。可这里是军队,随时会死人的地方。所以,尽管陈诚打下了11师的底子,但11师在陈诚担任师长的时代并没有特别出奇的地方。最多就是中等偏上的水平,绝对算不上嫡系中的王牌。这个时候,师长换成同是炮兵出身,与陈诚关系甚好,为人更为坦荡的罗卓英。
                  萝卓英一扶正(前任师参谋长)就摊上了国民党针对江西苏区的第三次围剿,此次围剿中,胡琏作为一个小营长,真正见识了红军机动灵活的战术,并开始琢磨与之应对的技战术策略。尽管两个多月的围剿11师并未取得任何战果,但是在战壕中,胡琏感受颇多,并开始初步形成了对高机动性对手的对抗策略。并在随后的战斗中,初步显示出了威力。


                  IP属地:北京9楼2016-01-13 19:57
                  收起回复
                    陈诚痛心于自己起家的部队成了这个样子,痛定思痛,还得换成有本事的罗卓英,于是把罗卓英又调回11师当师长,罗卓英便把自己看好的胡琏带回了11师,特务营加上不被待见的66团老兵油子以及部分红军释放人员,重建了66团。
                    为了便于第五次围剿红军,11师进行了改变,变成了更便于指挥的三团制师,原31旅旅长黄维接任师长。黄维这个人心性孤傲,但对胡琏还是很尊重的,毕竟在赣州城下共事过,知道他的本事,加上胡琏把66团一群老兵油子带得确实出彩,所以,对胡比较看重。胡作为四期生,对于黄维这个老学长,也算是尽心尽力。这个时候,福建事变发生,红1军团和9军团一部打算南下福建,打通闽赣之间的通道。33年11月10日,战斗打响。当时的11师,普遍有一种恐惧感,不敢和一军团交锋。黄维对此很苦恼,胡琏提出,放开大路,任由红军过关,他的理由很简单,红军一旦走出根据地,各类补给就困难了,特别是鞋子。草鞋在冬初的南方,是不耐穿的,机动性随着鞋子的磨损,基本上会打折扣。尤其是对冷热兵器结合作战的红军,冲锋速度,行军速度都是需要特别强调的。事实证明,胡琏的判断基本争取。根据往来电文史料记载,当时一军团的电文中就多次提到,请妥为准备2万人20天左右的衣粮转运,特别是草鞋,如能备妥4-5万双为最好。可见,部队在根据地外处于长时间行军状态下,不可能自己打草鞋,20天消耗的草鞋就需要2-3双。
                    11月16号,胡琏通过图上作业发现红军移动速度在地形方面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减缓了3成,认为时机已到,开始请战并侧击一军团。其打法非常儿戏化,利用地形射击,待红军展开追击,迅速脱离接触,不断令红军处于山地追击和突击作战进程中。福建的12月是很凉的,长时间的短促剧烈跑动,人吃得消,鞋也吃不消啊,没有了鞋子,即便是脚上长满老茧,爬坡速度和行军速度也要打折扣。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此战,红军损失不小,各种物资消耗尤为剧烈。被迫退回原出发地。战役结束。


                    IP属地:北京13楼2016-01-13 21:37
                    回复
                      胡琏接着这个机会,向黄维提了条件,要将新配属的迫击炮和师里的几门山炮配属给66团,黄维虽然不情愿,但为了早日打开局面,也就捏着鼻子认了。正式因为这次借炮,导致胡琏和黄维的关系彻底变僵,才有后期将胡琏调升至67师任职旅长的插曲。
                      66团一上去,胡琏立即发现对面的红军与武夷山的部队有着明显的区别,速射火力强大,弹药相对充裕,轻重机枪密集,工事严整。在武夷山的办法行不通。只能借助地形和炮火,所以他和黄维要调炮兵,说白了也是为了部队,并非一时的意气之争。打法上,他采取缓坡面构筑交通壕,丘陵采取交替掩护进击的策略,将攻击部队拆散成班排级别,一旦发现红军反击,务必密集交火,炮兵发现密集交火区后,进行测向定位。随后将交火部队撤下来,并对原阵地进行炮火覆盖。这种进二步退一步的策略,使国民党军与我军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在1000米之内,这恰恰是轻重机枪打不到,迫击炮精度最高的射程范围。换句话说,又是一次不对称作战,红军的每次反击都要牺牲几十名英勇的战士,换来一块空无一人的阵地和零星的国民党军伤亡。得不偿失。甘竹、长生桥相继失守,11师长驱直入,兵临广昌城下。27日红军撤出,广昌战役结束。


                      IP属地:北京16楼2016-01-15 21:41
                      回复
                        红军长征后,胡琏所部又在江西苏区停留了半年之久,没什么大战。回忆录及史料对此记载不祥,只是讲了随后一段小插曲。算是胡琏和粟裕的第一次交锋。
                        1935年9月,针对粟裕的挺进师,11师进驻浙江龙泉。作为头等主力的胡琏66团作为拳头部队,准备彻底剿灭这只革命火种。胡琏发现,龙泉地区不同于江西苏区,我军的群众基础远不如苏区,但地形复杂,岩洞河流纵横,单纯的军事进剿意义不大,所以要求全师采取逐层围困,重点区域搜索的策略,压缩我挺进师的活动范围。先后构筑了大批碉堡群,随后在61团王严的配合下进行围剿。胡琏给出的策略是,每个士兵不得带超过15发枪弹,搜索士兵不得带干粮袋,只能带当日口粮,发现敌踪后,就地转入防御,如遇我军攻击,将子弹射击三分之二后即可撤退。搜索各部之间间距不得超过3里。这种打法令以游击战著称的我军极不适应。这种策略也被胡琏介绍给南越政府和美军。对此,美军规定,当遭遇北越部队后,第一要素就是将弹药除留出必要撤离的部分外全部打光。北越自己也承认,到了革命形势一片大好的后期,北越在南方的部队基本上已经陷入无法坚持的地步。这不能不说此种策略的效果。
                        挺进师在与胡琏的周旋中,基本上做到了动辄与敌遭遇,却无法在胜利中得到补充,反而消耗了补给,正是这种策略,使挺进师几乎不在11师的防区,特别是66团的搜索正面逗留。不得不在67师阵地突围,转战闽浙边。当胡琏发现挺进师远走后,立即建立团搜索队,即便衣队的前身。开始以班排为单位,便装出没于龙泉山区,不久后,浙江根据地当时的最高领导陈凤生同志被便衣队搜获。浙江地区红军部队的有组织抵抗宣告结束,浙江苏区全部丢失。


                        IP属地:北京17楼2016-01-15 22:01
                        收起回复
                          1935年12月,11师改编为2旅四团的甲种师,下辖31,,32两个旅,叶佩高转任31旅旅长,此时叶提出由胡琏任师参谋长,黄维死活不同意。更不同意升任胡琏作为32旅旅长,而是让莫与硕副师长兼任,事情闹到陈诚那里。陈诚为了平衡派系情况,加之胡琏只是黄埔四期生,当时大部分一期生也不过是旅长、团长,此事就此作罢。


                          IP属地:北京18楼2016-01-15 22:07
                          收起回复
                            楼主怎么不更了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16-02-01 03:03
                            回复
                              精彩


                              20楼2016-02-02 13: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