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精神编辑关于“摇滚精神”和 “摇滚思想”:多数摇滚乐爱好者喜欢将摇滚描述为一种精神,然而关于这种精神究竟是什么感觉却众说纷纭。
显然,摇滚乐队们创作摇滚乐时,并不是先有了”摇滚精神“这一共识再进行创作;而瀚海般的摇滚音乐里,涵盖的各种思想恐怕也难以一言概之。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摇滚精神大概有:
青年自主意识(包括对社会的反思或者反叛,基于其激烈程度不同);爱与和平(无政府主义通常也与之联系在一起);反宗教(在欧美等有宗教背景的国家);享乐主义或者纵欲主义(以80年代的硬摇滚--流行金属--AOR时期为代表);悲观主义与虚无主义(以黑金属和厄运金属为代表)。这些思想并不统一,有时甚至相互矛盾,因此摇滚精神实际上并不是一种提纲、教条式的精神思想,而是建立在各个独立的乐队和具体的作品之上。
例如,我们可以确定地说,在The Beatles的《Getting Better》和同时期的The Rolling Stones的《Sympathy For The Devil》两首歌间,其精神就是完全不同的。而更大的差异,如The Beatles与Black Sabbath两支乐队之间的差异,就显然更不可能用一个笼统的摇滚精神来理解。人们关于摇滚的普遍印象:流行的穿着,激进的思想,颓废的态度……
可能都是一些偏见。摇滚不只是另类,摇滚也不只是流行,摇滚不是长发、皮衣、吉他加架子鼓,摇滚更不只是一个大喊大叫的沙嗓子![1]
显然,摇滚乐队们创作摇滚乐时,并不是先有了”摇滚精神“这一共识再进行创作;而瀚海般的摇滚音乐里,涵盖的各种思想恐怕也难以一言概之。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摇滚精神大概有:
青年自主意识(包括对社会的反思或者反叛,基于其激烈程度不同);爱与和平(无政府主义通常也与之联系在一起);反宗教(在欧美等有宗教背景的国家);享乐主义或者纵欲主义(以80年代的硬摇滚--流行金属--AOR时期为代表);悲观主义与虚无主义(以黑金属和厄运金属为代表)。这些思想并不统一,有时甚至相互矛盾,因此摇滚精神实际上并不是一种提纲、教条式的精神思想,而是建立在各个独立的乐队和具体的作品之上。
例如,我们可以确定地说,在The Beatles的《Getting Better》和同时期的The Rolling Stones的《Sympathy For The Devil》两首歌间,其精神就是完全不同的。而更大的差异,如The Beatles与Black Sabbath两支乐队之间的差异,就显然更不可能用一个笼统的摇滚精神来理解。人们关于摇滚的普遍印象:流行的穿着,激进的思想,颓废的态度……
可能都是一些偏见。摇滚不只是另类,摇滚也不只是流行,摇滚不是长发、皮衣、吉他加架子鼓,摇滚更不只是一个大喊大叫的沙嗓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