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湘潭吧 关注:380贴子:1,545

论语释义。每日一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冰城群的同袍整理的 我只是转发哒。已经得到同袍的授权啦。授权图镇。以前的那些会尽力的都更在这里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1-21 23:30回复
    论语释义【每日一条】
    8.16
    【原文】
    子曰:“狂而不直,侗①而不愿②,悾悾③而不信,吾不知之矣④。”
    【注释】
    ①侗:幼稚无知。
    ②愿:老实谨慎。
    ③悾悾:诚恳的样子。
    ④吾不知之矣:这样的人我不知道究竟怎么回事了。
    【白话译文】
    先生说:“为人狂傲确又不正直,表面上看起来幼稚无知却又不老实,看起来很诚恳的样子却又不讲信用,这样的人我真是不知道怎么回事了。”
    【参考注解】
    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狂者进取,宜直也。侗,未成器之人,宜谨愿也。悾悾,悫悫也,宜可信也。言皆与常度反,我不知之。”
    【整体解读】
    交朋友如果是才德兼备者那是最好的了,退而求其次,看重的首先也是德行。有的人虽然狂傲,但很真实,有能力,与这样的人交往生活会变得很积极向上,而且直爽透彻;有的人天真幼稚,很老实,与这样的人交往就会觉得很安心;有的人看着很忠厚,甚至有些傻的感觉,但是做事很讲信用,与这样的人交往就会觉得很真实。但是如果狂傲又不正直,幼稚无知又不老实,看起来愚傻又不讲信用,可谓是毫无可取之处。孔子猜不透他们是怎么想的,也不愿意与他们交往。(随便配图啦)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1-21 23:33
    回复
      论语释义【每日一条】
      8.17
      【原文】
      子曰:“学如不及①,犹②恐失之③。”
      【注释】
      ①不及:追赶不上。
      ②犹:还。
      ③失之:指失掉已有的东西(学问)。
      【白话译文】
      先生说:“学习就像追赶什么东西追赶不上,同时还害怕失掉已有的东西。”
      【整体解读】
      孔子打了个比方描述了学习应有的态度:就好像追什么东西,一直在追却追不上;同时又害怕失去已经得到的东西。也就是说:学习要孜孜不倦,学无止境,只要学就会有提高;同时,也不能忘掉已经学到的知识,要“温故而知新”,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1-21 23:34
      回复
        论语释义【每日一条】
        8.14
        【原文】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①其政②。”
        【注释】
        ①谋:图谋。
        ②政:政务,事务。
        【白话译文】
        先生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图谋那个职位上的事务。”
        【参考注解】
        朱熹《论语集注》引程子曰:“不在其位,则不任其事也,若君大夫问而告者则有矣。”
        【整体解读】
        这是孔子正名思想的体现。所谓正名,一是要各司其职,坚守职位,也就是在其位,谋其政,不尸位素餐;二是不要越俎代庖图谋去做其他职务的事。如果图谋做其他职务的事,一是本职工作做不好,二是名分出现问题,君不君、臣不臣,秩序混乱,三是所干涉的事务也做不好。所以不要去图谋做其他职务的事情。至于对其他职务的事情有一些看法、发表评论,那都是可以的,孔子也经常对各国的政事发表评论。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1-21 23:38
        回复
          论语释义【每日一条】
          8.11
          【原文】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①骄且吝②,其余不足观③也已④。”
          【注释】
          ①使:假使。
          ②吝:吝啬。
          ③不足观:不值得看。
          ④也已:语气助词,表感叹。
          【白话译文】
          先生说:“一个人如果有周公旦那样美好的才能,假如他又骄傲又吝啬,那么其他的方面就不值得去看了啊。”
          【参考注解】
          《韩诗外传》卷三:“周公践天子之位七年,布衣之士所贽而师者十人,所友见者十二人,穷巷白屋先见者四十九人,时进善者百人,教士千人,官朝者万人。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善;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整体解读】
          周公旦是周王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代成王摄政的实权人物,他东征平叛、营建东都、制礼作乐,才德兼备,功劳卓著,最后功成身退,还位成王。但是他并不因为自己的地位、才能、功劳而骄傲。他对待人才,甚至在洗头、吃饭的时候也要停下来接见他们以示恭敬。就算没有才能,如《秦誓》所说,一个臣子,就算没有什么才能,但是他善良而温和,对于别人的优秀之处能够积极发扬,对于这个国家也是很有益处的。反之,如果有经邦济世的才能,却骄傲吝啬,不能容人,不仅自己难有成就,还可能对国家造成不利影响。如宋朝的吕夷简,是三朝老臣,却对范仲淹等改革派大加排斥,还故意让范仲淹、韩琦等不知兵的书生担任防御西夏的重任,让他们失职贬官。他排挤国之栋梁,对北宋政局起了不利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他的才能也很难为人所知。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1-21 23:40
          回复
            论语释义【每日一条】
            8.10
            【原文】
            子曰:“好勇疾①贫,乱②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③,乱也。”
            【注释】
            ①疾:厌恶,憎恨。
            ②乱:生祸乱。
            ③已甚:已,太。太严重。
            【白话译文】
            先生说:“一个人好勇武却厌恶贫穷,易生祸乱。一个人没有仁德,却被人憎恨得太严重,易生祸乱。”
            【整体解读】
            贫穷是人们所讨厌的,但是君子能够“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不讨厌贫贱,但又不是喜欢贫贱,只是时运无常,自然而然,自强之心不息。但是普通人处于贫贱就可能违法乱纪,好勇之人更容易铤而走险。蒲察官奴一生游走于蒙古、金国、宋朝几国之间。他从蒙古逃回金国后,本来待遇优厚,但是他不甘寂寞,与一群不守法度的人赌博。后来金国因为他屡立战功,颇有能力,逐渐重用他。但是他本来就是个反复无常的人,担当重任后就因权力和各种利益让金国统治集团矛盾日益加深,甚至称兵直接攻杀政敌,要挟皇帝,最终被金哀宗和群臣设计铲除。
            对于不仁的人,应该憎恶他们,君子爱憎分明。但是正所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他们对于不仁之人,不仅仅是感情上的憎恶,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对待这种不仁,抑制住恶的方面而弘扬善的方面。所以普通人那种感情上对于恶人的厌恶虽然可以理解,但是不一定会起到什么好的效果。如东汉末年和唐末都是宦官猖獗之时,东汉的士人和唐末的清流与宦官作斗争,固然是应该的,然而他们没有很好的策略,也无法让朝廷恢复正常秩序。他们甚至铤而走险,把军阀请进来,虽然最终铲除了宦官,但是天下也随之被取代了。所以虽然要嫉恶,但不能只是感情上的,更重要的是理智上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1-21 23:40
            回复
              论语释义【每日一条】
              8.8
              【原文】
              子曰:“兴①于诗,立②于礼,成③于乐。”
              【注释】
              ①兴:引起、激发(感情、联想)。
              ②立:建立。
              ③成:完成,实现。
              【白话译文】
              先生说:“治理国家由民间采集的诗中激发联想,之后创造礼仪制度建立国本,最终创作乐舞以告成功。”
              【参考注解】
              皇侃《论语义疏》引王弼云:“言有为政之次序也。夫喜惧哀乐,民之自然,应感而动,则发乎声歌,所以陈诗采谣以知民志风。既见其风,则损益基焉,故因俗立制以达其礼也。矫俗检刑,民心未化,故又感以声乐以和神也。若不采民诗,则无以观风,风乖俗异,则礼无所立。礼若不设,则乐无所乐。乐非礼则功无所济,故三体相扶,而用有先后也。”
              【整体解读】
              这一章是孔子在论述为政次序。先秦时期,统治者派人到民间采集文学作品,以观风俗,通过文学的细节体察民间的社会状况。接着,统治者由这些风俗相应造作制度,以建立国家的根本。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理之后,有所成就,百姓安康,上下和睦,才告成功。当时的人们认为乐是国家安定和谐的产物,所以治国有成之后会制作乐舞,以示庆贺。而乐舞声中也反映了国家的安定和谐,如舜帝之时有韶乐,表现了舜帝治理天下取得的成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1-21 23:42
              回复
                论语释义【每日一条】
                8.3
                【原文】
                曾子有疾①,召门弟子②曰:“启③予④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⑤,如临⑥深渊,如履⑦薄冰。’而今而后⑧,吾知免⑨夫!小子⑩!”
                【注释】
                ①有疾:得了重病。
                ②门弟子:门下的弟子。
                ③启:通“晵”,省视,察看。
                ④予:我的。
                ⑤战战兢兢: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⑥临:从高处往低处察看。
                ⑦履:践踏,踩着。
                ⑧而今而后:即从今以后。
                ⑨免:身体免受刑罚等的伤害。
                ⑩小子:对弟子的称呼。
                【白话译文】
                曾子得了重病,叫来门人弟子跟他们说:“检查一下我的脚!检查一下我的手!《诗》中说:‘战战兢兢,如同从高处面对着深渊,如同踩在很薄的冰面上。’从今以后,我知道我能让我的身体免受刑罚的伤害了!学生们!”
                【参考注解】
                刘宝楠:《论语正义》:“《说文》:‘晵,视也。’《广雅释诂》同。王氏念孙《疏证》引此文,谓‘启’与‘晵’同。此亦得备一解。盖恐以疾致有毁伤,故使视之也。《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大戴礼曾子立事篇》:‘乐正子春下堂而伤其足,伤瘳,数月不出,犹有忧色。门弟子问曰:“夫子伤足瘳矣,数月不出,犹有忧色,何也?”乐正子春曰:“吾闻之曾子,曾子闻诸夫子曰:‘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旭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可谓全矣。’故君子顷步之不敢忘也。今予忘夫孝之道矣,予是以有忧色也。”’又曰:‘一举足不敢忘父母,故道而不迳,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也。’皆言不敢毁伤也。”
                李顒《四书反身录》:“孝以保身为本。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故曾子启予手足以免于毁伤为幸。然修身乃所以保身,手不举非义,足不蹈非礼,循礼尽道方是不毁伤之实。平日战兢恪守,故是不毁伤,即不幸而遇大难临大节,如伯奇、孝己、伯邑考、申生死于孝,关龙逢、文天祥之身首异处,比干剖心,孙揆锯身,方孝孺、铁铉、景清、黄子澄、练子宁诸公之寸寸磔裂,死于忠,亦是保身不毁伤。若修身而不言毁伤,则孔光、胡广、苏味道之模棱取容,禇渊、冯道及明末诸臣之临难苟免,亦可谓保身矣。亏体辱身,其为毁伤,孰大于是?”
                【整体解读】
                曾子得了重病,命在旦夕,甚至身体动弹不得。但是他却让弟子检查他的手和脚,讲出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话。曾子作为孔子重要的弟子之一,有他的特点:一是十分重孝,有关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流传很多,而且曾著《孝经》;二是比较小心谨慎,这一点也与他的孝相互衬托。《孝经》就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曾子临死不忘父母赐予他的身体,可谓自我珍视,又孝于父母了。然而《孝经》还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曾子只强调了孝之始但没说孝之终。而且曾子一生偏于谨慎,真是“战战兢兢”,也有点像孔子所说的“慎而无礼则葸”。与他的老师孔子和后辈孟子相比,终是缺少了几分霸气。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6-01-21 23:45
                回复
                  论语释义【每日一条】
                  7.38
                  【原文】
                  子温①而厉②,威③而不猛④,恭⑤而安⑥。
                  【注释】
                  ①温:温和。
                  ②厉:严厉。
                  ③威:威严。
                  ④猛:凶猛。
                  ⑤恭:恭敬。
                  ⑥安:安然。
                  【白话译文】
                  先生温和而又严厉,威严却不凶猛,恭敬而又安然。
                  【整体解读】
                  这一章表现了孔子的中庸之道。温和和严厉看似矛盾,但实则是统一的,严厉是坚持原则和务实,温则是易于让人接受,与人相处快乐,也就是事办得好,人相处得好,而办事就是为人,所以统一于人,也就是仁道,“温”和“厉”则是表现手段。威严是在坚持原则,而不是为了吓唬人,所谓“威而不猛”。恭敬要发自内心,而不是惶恐地故作姿态,所以孔子能够表达出恭敬之情又处之泰然。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6-01-21 23:48
                  回复
                    论语释义【每日一条】
                    7.37
                    【原文】
                    子曰:“君子坦①荡荡②,小人长③戚戚④。”
                    【注释】
                    ①坦:安然,舒坦。
                    ②荡荡:“荡”本作“汤”,读shāng,也写作“荡”,后读作dàng。荡荡,广阔,广大。
                    ③长:经常。
                    ④戚戚:戚,通“慽”,忧愁。戚戚,忧惧、忧伤的样子。
                    【白话译文】
                    先生说:“君子的内心是安然又开阔的,小人的内心却经常是忧惧的。”
                    【参考注解】
                    皇侃《论语义疏》引江熙云:“君子坦尔夷任,荡然无私。小人驰兢于荣利,耿介于得失,故长为愁府也。”
                    【整体解读】
                    君子不去计较名利得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就算是忧国忧民也是心中坦然;小人则不然,小人追求的就是名利得失,所以会患得患失,无论得与不得总是忧虑不已,总是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6-01-21 23:49
                    回复
                      论语释义【每日一条】
                      7.36
                      【原文】
                      子曰:“奢则不孙①,俭则固②。与其不孙也,宁固。”
                      【注释】
                      ①孙:通“逊”,辞让,谦退。
                      ②固:固陋,寒酸。
                      【白话译文】
                      先生说:“追求豪奢就会不谦退,追求节俭就显得寒酸。与其不谦逊,宁可寒酸一些。”
                      【参考注解】
                      皇侃《论语义疏》:“二事乃俱为失。若不逊陵物,物必害之,顷覆之期,俄顷可待。若止复固陋,诚为不逮,而物所不侵。故与其不逊,宁为固陋也。”
                      【整体解读】
                      过犹不及,但两者在有些时候也能分个高下。这里愿意应该是指礼仪一类的事情说的,追求豪奢就容易超越本分,以至“八佾舞于庭”,扰乱秩序;追求节俭虽然寒酸,但总不会被繁华的外表蒙蔽了本质,而且不会引起那些争端,于秩序上来说没有多少破坏。当然也可以推而广之:追求的太多,竞争的心就会强烈,就更容易破坏秩序和安定;追求的很少,与世无争,也不会对社会造成什么危害。所以孔子也能够赞成一下耕读乡间的隐士,但不会去赞成那些杀人盈城的君王。(这个和楼上的其实是情头)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6-01-21 23:50
                      回复
                        论语释义【每日一条】
                        7.35
                        【原文】
                        子疾病①,子路请祷②。子曰:“有诸③?”子路曰:“有之;《(诔)【讄】④》曰:‘祷尔于上下神祇⑤。’”子曰:“丘之祷久矣。”
                        【注释】
                        ①疾病:得病非常重。
                        ②祷:向神求福消灾。
                        ③有诸:即“有之乎”,有这回事吗。
                        ④讄:通行本作“诔”,也有的版本作“讄”,当为“讄”。诔是叙述死者生平表示哀悼的文章,讄是向神祈求保佑的文章。
                        ⑤神祇:神,天神;祇,地神。
                        【白话译文】
                        先生得了重病,子路请求为先生祷告。先生说:“有这回事吗?”子路回答:“有啊;《讄》上说:‘为你向天神地神祷告。’”先生说:“我孔丘已经祷告很久了。”
                        【参考注解】
                        钱穆《论语新解》:“子路之请祷,乃弟子对师一时迫切之至情,亦无可深非。今先以请于孔子,故孔子告之以无须祷之义。若孔子而同意子路之请,则为不安其死而谄媚于神以苟期须臾之生矣,孔子而为之哉?又按:孔子遇大事常言天,又常言命,独于鬼神则少言。祭祀所以自尽我心,故曰:“吾不与祭如不祭。”知命则不待祷,故曰:“获罪于天,无所祷也。”然此章固未明言鬼神之无有,亦不直斥祷神之非,学者其细阐之。”
                        【整体解读】
                        古人无论贵族还是平民,遇到天灾、疾病等情况,都会通过祷告向神灵祈求保佑以免除灾祸。孔子病的很厉害,子路无计可施,于是想到这一招。孔子问他有代人祷告的情况吗,子路举出古时候的文献《讄》。但是孔子更看重的是“尽人事,听天命”,人事做得到位了,剩下的就顺其自然了,他并不希望去奉承神灵。我们从有的出土文献中可以看到那时的祷辞体现出一种恭谨谦卑,小心翼翼,这并不是孔子“尽人事”的风格,所以孔子不主张祷告。而他认为平生做事但求问心无愧,对于天地神祇没有什么说不过去的,做的每件事就好像向天地祷告一样。这体现了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主张。


                        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6-01-21 23:51
                        回复
                          论语释义【每日一条】
                          7.29
                          【原文】
                          互乡①难与言②,童子③见④,门人惑⑤。子曰:“与⑥其进⑦也,不与其退⑧也,唯⑨何⑩甚⑾?人洁⑿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⒀其往⒁也。”
                          【注释】
                          ①互乡:地名,具体地方已不可考。
                          ②难与言:难以与之交流,应是民风不好,不讲道理。
                          ③童子:未成年的男子。
                          ④见:被接见。
                          ⑤惑:疑惑。
                          ⑥与:赞赏、认可。
                          ⑦进:进步。
                          ⑧退:退步。
                          ⑨唯:句首助词,无实意。
                          ⑩何:有什么。
                          ⑾甚:过分。
                          ⑿洁:使清白。
                          ⒀保:保持,维持。
                          ⒁往:过去的看法。
                          【白话译文】
                          互相这个地方的人难以和他们打交道,但是这里有个童子去见孔子却得到了接见,孔子的门人表示很疑惑。先生说:“我认可他的进步,不认可他的退步,这有什么过分的呢?人家努力要让自己清白以求进步,认可他的洁身自好,就不要固守对他过去的看法。”
                          【参考注解】
                          钱穆《论语新解》:“此章孔子对互乡童子,不追问其已往,不逆揣其将来,只就其当前求见之心而许之以教诲,较之自行束惰以上章,更见孔门教育精神之伟大。”
                          【整体解读】
                          前章有“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孔子对于来求教的人,不管出身怎样,过去怎样,只要有一颗诚心来求教,他都会予以教诲的。孔子的教育看中人的上进心,有了上进心就可以“就有道而正焉”,不管之前如何,都能够走向正道。子路曾经不服孔子,但正是因为他有进取之心,也看到了孔子的学问博大,所以转而保卫孔子,捍卫孔子的形象,践行孔子的学说,成为孔门之佼佼者。孔子的教育中,成才的素质是求上进、勤奋、善于思考等等,而人的出身、人过去的行为等等,于此并没有多大影响,所以孔子有教无类。


                          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6-01-21 23:56
                          收起回复
                            论语释义【每日一条】
                            7.25
                            【原文】
                            子以四教①:文②、行③、忠、信。
                            【注释】
                            ①教:教诲,教授。
                            ②文:文献典籍。
                            ③行:德行。
                            【白话译文】
                            先生教诲四科的学生各有重点:文化典籍、德行、为人忠实、言而有信。
                            【参考注解】
                            刘敞《公是先生弟子记》:“文,所谓文学也。行,所谓德行也。政事主忠,言语主信。”
                            【整体解读】
                            这一章的四个方面文、行、忠、信很难解释。文可以解释为文献或者六艺等,偏重于学习;行解释为德行,偏重于实践。但是忠、信也是德行的组成部分,如何并列?历来解释都比较牵强,这里也难有很好的解释,刘敞将其与孔门的“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相对应,“文”对应“文学”,“行”对应“德行”,“忠”对应“政事”,“信”对应“言语”,这里聊备参考,也不是太说得通。


                            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16-01-22 00:01
                            回复
                              论语释义【每日一条】
                              7.24
                              【原文】
                              子曰:“二三子①以②我为隐③乎?吾无隐乎④尔⑤。吾无行⑥而不与⑦二三子者,是⑧丘也。”
                              【注释】
                              ①二三子:诸位,大家,指各位弟子。
                              ②以:认为。
                              ③隐:隐藏、隐瞒(知识)。
                              ④乎:于。
                              ⑤尔:你们。
                              ⑥无行:没有行动。
                              ⑦与:和,同。
                              ⑧是:这里。
                              【白话译文】
                              先生说:“你们大家认为我对知识有所隐瞒吗?我对你们没有什么可隐瞒的。我没有行动不是和你们一起的啊,我孔丘就在这里。”
                              【参考注解】
                              李颙《四书反身录》:“夫子以行示范,而门人惟言是求,故自明其无隐之实以警之,与‘天何言哉’之意同。”“师之于及门,有言教有身教,言教固所以教其行,然不若身教之得于观感者尤深。夫子而后,若曾子之于公明宣,亦其次也。公明宣及曾子之门,见曾子居庭,亲在,叱咤之声未尝至于犬马。说之而学。见曾子之应宾客,恭俭而不懈惰。说之而学。见曾子居朝廷严,临下而不毁伤。说之而学。故不言之教,不从耳入而从心受,根于心,斯见于行矣。”
                              钱穆《论语新解》:“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此重申上句意。孔子谓我平日无所行而不与二三子以共见。诸君所共见者,即丘其人。学于其人,其人具在,复何隐?此处孔子特地提出一行字,可谓深切之教矣。盖诸弟子疑孔子于言有隐。孔子尝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又曰:‘天何言哉?’‘予欲无言。’不知天虽无言,时行物生,天道已昭示在人,而更何隐?诸弟子不求之行而求之言,故孔子以无行而不与之道启之。本章孔子提醒学者勿尽在言语上求高远,当从行事上求真实。有真实,始有高远。而孔子之身与道合,行与学化。其平日之一举一动,笃实光辉,表里一体,既非言辨思议所能尽,而言辨思议亦无以超其外。此孔子之学所以为圣学。孔子曰:‘默而识之’,其义可思矣。”
                              【整体解读】
                              一个人的可贵,不在于他的说教、他的言辞多么好,而在于他平时的一点一滴。弟子们可能是很看重孔子的言论,想让孔子多说点,但孔子更重“身教”,不多说话,让弟子们以为老师有所隐瞒,于是孔子解释说,自己平时都和大家在一块,我孔丘就在这里,有什么可以隐瞒的呢?至于“性与天道”的内容,孔子本身谈的不多,只是一种谈论,并不能以此教诲弟子,所以孔子可以说做到了“无隐”。而这里的意思更侧重于让弟子重视实际行动,不要把关注点都集中在言论上面,平时的一点一滴能够学好也就很不容易了。正与后章“予欲无言”、“天何言哉”相呼应。《老子》中也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可见圣人也是所见略同。在这里,也可以看到孔子与弟子那种比较亲和的关系,子弟们孜孜以求,害怕老师有所隐瞒;孔子也希望弟子们不要误会,赶快解释清楚。


                              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16-01-22 00: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