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梁山吧 关注:2,557贴子:92,434
  • 0回复贴,共1

县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十二五”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梁山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繁重的发展任务,全县上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工业强县、文化名城、生态和谐家园”发展定位,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居弱图强,苦干实干,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预计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3.8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7倍,年均递增1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1.76亿元,是“十一五”末的3.4倍,年均递增27.6%;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38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9倍,年均递增1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0.7亿元,年均递增1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6万元,年均递增12.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万元,年均递增14%;金融机构存、贷余额分别达到230亿元、94.9亿元,比“十一五”末增加118.2亿元、54.9亿元。
产业支撑更加有力。工业经济增势强劲。五年累计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项目176个,菱花生物、正大菱花、祥盛纺织、佰世达木业、华宇特种车、神力刹车等一批大项目相继投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99家,形成了专用汽车、出版印刷、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四大主导产业。专用汽车产业上升到省级层面推动,公告目录企业发展到52家,零部件生产企业达到231家,实现销售收入170.5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70%,其中罐式车、厢式车等特种车占比达到50%以上,形成了集专用车和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产业体系。梁山工业园被命名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出版印刷产业提档升级,数字出版、网络制作初具规模,电子教具、数字教辅产品推向全国市场,被命名为中国出版物发行产业基地。码洋销售达到110亿元,比“十一五”末翻了一番。食品加工产业快速崛起,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31家,菱花生物获国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称号,带动作用明显增强。纺织服装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23家,纱锭拥有量达80万锭,年加工服装能力1500万套。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成功创建6处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6家,6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先后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省高效特色畜牧示范县、全省出口农产品质量监管示范县。投资5亿元实施了小农水重点县、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南水北调灌区影响处理等重点水利工程,改善、扩大灌溉面积35万亩。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85%。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先后编制了旅游产业发展、景区和乡村旅游3个总体规划,按照“一轴四环六区”的思路有序开发核心景区。820亩的聚义湖、2200亩的梁山泊建成蓄水,被评为省级水利风景区。水浒大酒店正式营业,法兴寺大雄宝殿、影视基地紫石街等景点顺利建成;梁山泊广场、水浒街、水浒文化广场对外开放。成功创建山东旅游强县、1处省级旅游强乡镇、2处省级旅游特色村,水浒酒文化体验馆晋级“3A”景区,梁山“水浒故里”被列为全省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2015年景区游客接待人次、旅游收入分别较“十一五”末增长156%、172%。信息产业、现代物流、家政服务、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日趋活跃,“京东商城”进驻梁山,伦达“梁山购”电商平台试运营。民丰村镇银行、威海银行、莱商银行相继落户梁山。服务业占比较“十一五”末提高8.1个百分点。
城乡面貌日益改观。城镇化率由29%提升到38%。城市建设实现突破。中心城区由20.9平方公里扩展到41平方公里,城区集中供暖面积由51万平方米增加到230万平方米。东部新区形成了“四纵七横”路网格局,综合体育馆投入使用,商务中心、运河花园、德馨花园、中医院新院区、实验中学东校区、二实小东校区、摩尔大厦、大义文化传媒等项目即将建成;南部商务区建成“两纵三横”5条道路,客运中心、伦达广场、名博家具、美的亚广场、富源大酒店等项目渐成规模;老城区崇文新区、盛世华城、东方国际等住宅小区建成入住。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拳铺镇、杨营镇入选全国重点镇、省级百强示范镇,马营镇被列为市级小城镇建设示范点。建成全省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硬化村庄道路1000多公里,基本实现“村内通、户户通”。累计投资5.4亿元,541个村完成电改,城区用电实现“智能化”。建设新型农村社区18处、146万平方米,5970户农民住进城市化社区。南水北调东线梁山段通水,邓楼船闸通航,晋豫鲁铁路通车并设梁山北站,滨河大道全线贯通,济梁路、蒙馆路完成中修,铁水联运项目加快建设。
改革创新步伐加快。财税金融改革进展顺利,预算管理制度全面实施,工商、质监、食品药品、卫生计生改革顺利完成,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正式启动。马营乡撤乡建镇。招大引强成效明显。实现了与中集集团、江铃汽车、广东富华、中国航天、新兴重工等国内产业巨头及泰国正大等世界500强企业的战略合作,累计引进县外国内资金237.5亿元,外资到位1.1亿美元。举办了5届专用汽车博览会和3届水浒文化节,扩大了梁山对外影响力。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462名,培养技能人才2.4万人。拥有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院士工作站5处,菱花生物被评为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5家,中国驰名商标3个、省著名商标16个、省名牌产品13个,中集东岳荣获市长质量奖。
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大力实施山体修复工程,梁山景区被命名为省级地质公园。扎实推进环城水系及运河、流畅河、天佑河等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梁山泊湿地、运河湿地分别获评国家湿地公园、省级湿地公园。凤凰公园、梁山泊广场、三角花园等生态休闲绿地建成开放。林木覆盖率达到28.5%,成功创建省级绿化模范县。建成2个国家级生态乡镇、3个省级生态乡镇、2个省级生态村;建设3处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144个市级生态村;城乡环卫一体化顺利推进。实施污水处理升级改造工程,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拆除“土小”企业32家,淘汰黄标车3592辆,万元GDP能耗比“十一五”末降低17.1%。
民生保障明显改善。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超过70%,群众满意度全市测评实现四连升。连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60岁以上老人每月领取85元养老金。社会救助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由每人每月240元提高到48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由每人每年1400元提高到3372元。新建改建敬老院14处,建设社会福利中心1处、农村互助养老院32处、社会养老机构2处。精准扶贫行动深入开展,实现脱贫21585人。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19.8万平方米,为2000多户城市贫困家庭解决了住处;改造农村危房2200户,圆了更多困难群众的安居梦。40个站点1200辆公共自行车投放运行,骑乘公共自行车成为广大市民出行的新风尚。新增就业2207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3434人。建设创业孵化基地1处,入驻创业实体52家;发放小额担保贷款9642万元,带动5700人创业。教育得到优先发展,投资3.7亿元新建校舍28.5万平方米、公办幼儿园72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实现全覆盖;高考本科上线人数由2010年的799人增加到2015年的1867人,综合排名跃居全市第三。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先看病后付费模式在县乡医疗机构全面推行,药品实现零差价销售。“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扎实开展,成功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县,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复验。县人民医院急救病房楼、5处乡镇卫生院病房楼建成启用,疾控中心大楼即将投入使用。食品药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保障得到加强。全县人口持续保持低生育水平。大运河梁山段成功申遗,青堌堆、岳家大院等5处遗址被列为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梁山歼灭战遗址纪念园入选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名录。圆满完成23届省运会、9届省残运会、14届市运会武术赛事承办任务。实现省级双拥模范县“二连冠”。
行政效能显著提升。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干部作风明显改善,机关效能显著提高。坚持依法行政,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效能监察,清理行政审批事项274项、压减48.5%;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支持政协参政议政,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均为100%。顺利完成第十、十一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统计物价、邮政通信、外事侨务、机关事务、人民防空、防震减灾、民族宗教、档案史志、老龄和妇女儿童等事业取得新成绩。


1楼2016-01-29 10:1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