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时候的冬天有一种刻骨铭心的阴影,叫做“寒冷”!
不好意思,我并不是东北的。
我的家乡在湖北,位于中国中部,但她就像(重庆/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等地)一样被很多人称之为“南方”。在北方人眼里,这里冬风和煦,艳阳高照,冬天穿件毛衣就可以满地跑了。
我就想站出来为中部地区人民喊一句:你们知道这个所谓的“南方”有多冷吗?
北方虽然室外零下30度,但绝大多数人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处于20度以上的室内。
零下不管多少度好歹有暖气对不对?
而我们,一天24小时都暴露在严寒的气温里,像被装进了一个无边无际的冰箱。
叫天天不暖,叫地地不热,进屋屋不温。
班里同学各个手都冻肿,甚至冻烂,上课根本不敢拿出来写字。
老师当时给我们灌的鸡汤是:
这才零下四五度而已,你们知道北方多冷吗?零下四五十度!
后来我到北方体验过零下几十度的冬天,更深切感受到:“南方”的冬天!太他妈冷了!
南方的寒冷是那种复合型寒冷,具体分为:
原味冷:温度低(早上起床的时候能感受到)
进阶冷:温度低 + 湿度大(晚上洗澡的时候能感受到)
终级冷:温度低 + 湿度大 + 大风(骑摩托车出门的时候能感受到)
为什么是骑摩托车?
因为我曾有过一次永生难忘的“坐2小时摩托车+渡船”去拜年的经历。
风像冻成冰似的打在脸上,从四面八方刺进身体里,不敢哭,怕脸上结冰。
如果骑快一点,风会更大——冷;如果骑慢一点,时间更长——冷。
我爸恨不得列出数学方程式计算出,用什么样的速度才能让我少受点冻。
他挡在前面,喝着西北风鼓励我:咱们一口气2小时骑到,这样快,坚持一下,少冷一点。
但是从2小时的摩托车上下来的我已冻得全身僵硬,完全无法直立
在等待渡船的江边只有一个小卖部,我就一直渴求地朝那个方向张望。
希望老板能邀请我走进那间没有风的房子,捧上一杯热水。
然而并没有,老板只是趁着新年赶紧把物价上涨了几倍。
p>
我的家乡在湖北,位于中国中部,但她就像(重庆/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等地)一样被很多人称之为“南方”。在北方人眼里,这里冬风和煦,艳阳高照,冬天穿件毛衣就可以满地跑了。
我就想站出来为中部地区人民喊一句:你们知道这个所谓的“南方”有多冷吗?
所以,当我听说竟然有人跨省骑摩托车回家过年的时候,瞬间被惊呆了!
这是体验生活?做实验?拍纪录片?咋动不动就想搞个大新闻?
后来才知道,他们大多是普普通通在广东的外出务工人员,就是平时我们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但不会很仔细观察的保安大叔、清洁工大爷、流水线工人们……因为有着和你我一样想回家的愿望,就这样风餐露宿、穿越千里,选择骑摩托车这种方式回重庆、四川、贵州等地过年。
我就想站出来为中部地区人民喊一句:你们知道这个所谓的“南方”有多冷吗?
前几日在网上看到一个热门帖子,大概是根据过年回家的交通方式来判断你的生活阶层。在最底层,是火车转大巴,被认为是屌丝中的屌丝。整天泡在网上的我们会接收很多信息,但却不会想到,在离我们不远的身边,竟然有那么一些人骑摩托车回家过年,并且这个人群数量高达60万
rning:1px;" >这是体验生活?做实验?拍纪录片?咋动不动就想搞个大新闻?
后来才知道,他们大多是普普通通在广东的外出务工人员,就是平时我们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但不会很仔细观察的保安大叔、清洁工大爷、流水线工人们……因为有着和你我一样想回家的愿望,就这样风餐露宿、穿越千里,选择骑摩托车这种方式回重庆、四川、贵州等地过年。
我就想站出来为中部地区人民喊一句:你们知道这个所谓的“南方”有多冷吗?
我问一位连续3年都骑行回家的大叔:那么难,为什么非要回家呢?
他说:有钱没钱,都要回家过年啊。家里人盼一年了,回去看看,这一年也算没白过。在城里,哪有年味啊,回老家,一家老小热热闹闹在一起,那才是正宗的年味啊。
千里骑行,回家过年。其中的艰辛不敢细想。可能有很多人,并不知道这样一个群体;而更多的人,如同你我一样,就算知悉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
我就想站出来为中部地区人民喊一句:你们知道这个所谓的“南方”有多冷吗?
「统一」企业建立「统一爱心驿站」,免费接待那些骑行返乡过年的老乡。给他们这一路的艰辛,一个可以停靠的地方。
在饥寒交迫的长途跋涉里,一碗热腾腾的老坛酸菜牛肉面,足以温暖一段行程。
为这60万摩托大军的回家之路提供一个温暖驿站。
谁也解不开中国人的过年情结,就像谁也拦不住一颗想回家的心。
看过太多催泪电影,却不敌生活令人动容。
不好意思,我并不是东北的。
我的家乡在湖北,位于中国中部,但她就像(重庆/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等地)一样被很多人称之为“南方”。在北方人眼里,这里冬风和煦,艳阳高照,冬天穿件毛衣就可以满地跑了。
我就想站出来为中部地区人民喊一句:你们知道这个所谓的“南方”有多冷吗?
北方虽然室外零下30度,但绝大多数人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处于20度以上的室内。
零下不管多少度好歹有暖气对不对?
而我们,一天24小时都暴露在严寒的气温里,像被装进了一个无边无际的冰箱。
叫天天不暖,叫地地不热,进屋屋不温。
班里同学各个手都冻肿,甚至冻烂,上课根本不敢拿出来写字。
老师当时给我们灌的鸡汤是:
这才零下四五度而已,你们知道北方多冷吗?零下四五十度!
后来我到北方体验过零下几十度的冬天,更深切感受到:“南方”的冬天!太他妈冷了!
南方的寒冷是那种复合型寒冷,具体分为:
原味冷:温度低(早上起床的时候能感受到)
进阶冷:温度低 + 湿度大(晚上洗澡的时候能感受到)
终级冷:温度低 + 湿度大 + 大风(骑摩托车出门的时候能感受到)
为什么是骑摩托车?
因为我曾有过一次永生难忘的“坐2小时摩托车+渡船”去拜年的经历。
风像冻成冰似的打在脸上,从四面八方刺进身体里,不敢哭,怕脸上结冰。
如果骑快一点,风会更大——冷;如果骑慢一点,时间更长——冷。
我爸恨不得列出数学方程式计算出,用什么样的速度才能让我少受点冻。
他挡在前面,喝着西北风鼓励我:咱们一口气2小时骑到,这样快,坚持一下,少冷一点。
但是从2小时的摩托车上下来的我已冻得全身僵硬,完全无法直立
在等待渡船的江边只有一个小卖部,我就一直渴求地朝那个方向张望。
希望老板能邀请我走进那间没有风的房子,捧上一杯热水。
然而并没有,老板只是趁着新年赶紧把物价上涨了几倍。
p>
我的家乡在湖北,位于中国中部,但她就像(重庆/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等地)一样被很多人称之为“南方”。在北方人眼里,这里冬风和煦,艳阳高照,冬天穿件毛衣就可以满地跑了。
我就想站出来为中部地区人民喊一句:你们知道这个所谓的“南方”有多冷吗?
所以,当我听说竟然有人跨省骑摩托车回家过年的时候,瞬间被惊呆了!
这是体验生活?做实验?拍纪录片?咋动不动就想搞个大新闻?
后来才知道,他们大多是普普通通在广东的外出务工人员,就是平时我们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但不会很仔细观察的保安大叔、清洁工大爷、流水线工人们……因为有着和你我一样想回家的愿望,就这样风餐露宿、穿越千里,选择骑摩托车这种方式回重庆、四川、贵州等地过年。
我就想站出来为中部地区人民喊一句:你们知道这个所谓的“南方”有多冷吗?
前几日在网上看到一个热门帖子,大概是根据过年回家的交通方式来判断你的生活阶层。在最底层,是火车转大巴,被认为是屌丝中的屌丝。整天泡在网上的我们会接收很多信息,但却不会想到,在离我们不远的身边,竟然有那么一些人骑摩托车回家过年,并且这个人群数量高达60万
rning:1px;" >这是体验生活?做实验?拍纪录片?咋动不动就想搞个大新闻?
后来才知道,他们大多是普普通通在广东的外出务工人员,就是平时我们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但不会很仔细观察的保安大叔、清洁工大爷、流水线工人们……因为有着和你我一样想回家的愿望,就这样风餐露宿、穿越千里,选择骑摩托车这种方式回重庆、四川、贵州等地过年。
我就想站出来为中部地区人民喊一句:你们知道这个所谓的“南方”有多冷吗?
我问一位连续3年都骑行回家的大叔:那么难,为什么非要回家呢?
他说:有钱没钱,都要回家过年啊。家里人盼一年了,回去看看,这一年也算没白过。在城里,哪有年味啊,回老家,一家老小热热闹闹在一起,那才是正宗的年味啊。
千里骑行,回家过年。其中的艰辛不敢细想。可能有很多人,并不知道这样一个群体;而更多的人,如同你我一样,就算知悉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
我就想站出来为中部地区人民喊一句:你们知道这个所谓的“南方”有多冷吗?
「统一」企业建立「统一爱心驿站」,免费接待那些骑行返乡过年的老乡。给他们这一路的艰辛,一个可以停靠的地方。
在饥寒交迫的长途跋涉里,一碗热腾腾的老坛酸菜牛肉面,足以温暖一段行程。
为这60万摩托大军的回家之路提供一个温暖驿站。
谁也解不开中国人的过年情结,就像谁也拦不住一颗想回家的心。
看过太多催泪电影,却不敌生活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