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弦水镜吧 关注:3贴子:453
  • 7回复贴,共1

中国强击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是中国研制的单座双发动机超音速轻型强击机。用于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亦可执行空战任务 。日前,双座型强-5亮相,随着歼教6(逐步)退出空军现役序列,强击机部队训练飞机不足的状况开始突出,强5双座教练型飞机应急改装出现,现役强5双座教练型飞机均由部队现役单座飞机改装而成。
强-5是中国60年代发展的超音速强击机,自服役以来一直是中国空军
的主力对地攻击机。该型机最初服役之时,性能曾是国内同时期战机中与世界水平最为接近的一款。进入新世纪后,这一服役已有40年的“老将”在经过航电系统和机载武器等升级后,仍担负着对地支援的重任。
其主要任务是近距空中支援和对地攻击,也可进行对空自卫作战。
该机已于2012年10月25日停产。结束了其四十四年的生产历史。


IP属地:江苏1楼2016-03-29 07:47回复
    性能参数乘员:1人 强-5三视图
    翼展9.7米
    机长16.73米,
    机高4.51米
    机翼面积 27.95平方米
    主轮距 4.4米 前轮距 4.10米 最大起飞重量 1130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 9130千克
    最大载弹量 1500千克
    推重比(起飞) 0.71
    翼载荷(起飞) 3.26千牛/米2(332千克/平方米) 强-5全系列识别(点击查看)
    最大平飞速度 (高度5000米)1240千米/小时,(高度11000)M1.12
    巡航速度 (高度11000米)807千米/小时
    巡航速度:每小时800公里
    作战半径400~600千米
    实用升限 16500米
    最大航程:1200公里;
    续航时间:2.30小时;
    起飞离地速度330千米/小时
    起飞滑跑距离700-750米
    着陆滑跑距离 1060米
    限制过载 +8.0g
    最大高度:16500米;
    有利高度:5000米;
    最大速度:每小时1210公里;
    活动半径:480公里;
    巡航速度807公里/时,实用升限16500米,起飞速度300公里/时(无外挂),330公里/时(最大外挂),起飞滑跑距离700-750米(无外挂),1250米(最大外挂),着陆速度278
    武器装备:机载武器有2门23毫米航空机关炮,弹舱内可带2枚500千克常规航空炸弹,机身和机翼下可载挂空地导弹、航空炸弹、航空火箭弹和副油箱等。


    IP属地:江苏3楼2016-03-29 07:48
    回复
      未来发展
      强-5投产后生产了上千架,除装备中国的空/海军外,还曾出口到朝鲜、巴基斯坦,也算国家军工的光荣。但在国外军用航空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强-5很快落伍了。而几次与英国、意大利等国合作改进的计划先后受挫,使强-5“先天不足、后天失调”。
      因此在当前看来,强-5存在着众多缺点:最致命的缺点是导航及火力控制电子设备过于落后,使得对地攻击效果非常不理想,而夜间及恶劣气象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几乎可以用“不值一提”来形容。举个例子来说,国内航空刊物在公开报道强-5M时曾引用飞行员原话,强-5原型使用普通炸弹低空水平轰炸一座普通桥梁时,需要四个架次进行攻击,而且还只能令桥梁受部分损伤;装西方导航攻击电子装置后的M型,用同样的炸弹和攻击方式,只需一架次就足以摧毁桥梁的一至两个桥孔,也就是说桥已经根本不能通过了。这说明了国内型号的强-5攻击精确度很有限,很大程度上依赖飞行员的观感和经验。
      由于我军对地支援的新贵歼轰-7、苏-30造价都较高,生产速度也不太快,一时也不可能全部淘汰装备数量很大的强-5。且中国周边潜在敌对势力的防空能力也参差不齐,强-5仍有发挥空间。对强-5仍应予以适当改进,办法之一就是改装新型电子设备,换装少量精确制导武器,这样代价小见效快,是较妥善的处理手段。


      IP属地:江苏7楼2016-03-29 07:52
      回复
        强-6
        1974年初,西沙海战爆发。战斗中,我海军以2艘猎潜艇和2艘扫雷艇对抗南越海军的3艘驱逐舰和1艘护卫舰,以小抗大以弱击强,并取得了沉伤敌4艘舰艇、并俘虏49名敌军的战果。 西沙海战虽然以我军的全胜告终,但暴露出海军在作战中无法得到有效的空中支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由于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现有装备性能上的限制,我海军在作战中无法得到有效的空中支援。如果在战斗中遭遇敌军的全面空中打击,后果将不堪设想。在当时我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装备的各型战机中:歼-5、歼-6、歼-7等缺乏对地攻击能力;作为攻击机的强-5的航程又过短,载弹量也过少,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高强度现代作战;而作为轰炸机的轰-5和轰-6速度太慢,且缺乏足够的自卫能力,无法满足水面舰艇编队的火力支援需要。于是,深感缺乏一种先进的支援战机中国空军


        IP属地:江苏8楼2016-03-29 07:52
        回复
          前苏联米格-23“鞭挞者”战斗机在六七十年代里,在强-6的研发之前,我国用一批武器装备从埃及换了一批米格-23MC,并对其可变后掠翼机构进行了研究。随后部分科研人员建议在吸取米格-23MC和从越南战争中获得的美制F-111的基础上,发展我国的下一代歼击轰炸机。中国唯一具有强击机制造经验的南昌飞机制造厂,在强-5总设计师陆孝彭的坚持下,决定在米格-23MC的基础上,发展一种单发单座超音速强击机作为强-5和歼-6的共同后续机,并命名为强-6。在此期间,陆孝彭不辞辛劳,多次走访空海军司令部和基层强击机部队,制订了“强-6战术技术要求”,并于1979年2月根据三机部的要求,提出了强-6总体设计方案。从南飞提出的设计指标上看该机的性能十分理想,再加上还采用了国际时髦的可变后掠翼方案,而且已经大体成型了。该机所选用的WS-6发动机(该发动机及其多种改型也是我国70年代末期酝酿的一系列新机型的主要动力)也于1980年10月达到了性能设计指标,所以三机部最终决定采用南昌飞机制造厂的强-6方案。强-6是在米格-23MC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当然同样采用了悬臂式上单翼结构的可变后掠翼的布局,这种结构阻力小,稳定性好,适合于飞机的高速突防,并为对地攻击武器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发射平台。虽然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中国就已经展开了对可变后掠翼技术的研究,并从获得的F-111和米格-23上得到了直接的学习机会,但在强-6研发之前,我国的可变后掠翼技术还一直没有达到真正装机实用的水平。为了克服这一拦路虎1980年,在陆孝彭的主持下,我国开展了一项大型部级科研课题――――变后掠翼技术的预研任务。经过八年多的努力,这一研究课题在设计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一成果成功地解决了可变后掠翼技术的气动布局(转轴位置、翼型、动态响应等)、机翼结构优化(转轴街头、三维应力计算,多约束优化技术等)、驱动机构及飞机控制系统一系列难题,为强-6的研制奠定了基础,填补了国内空白。采用可变后掠翼技术的飞机的一个共同的缺点是机动性不好。由于空军当时提出新型机要具有一定的对空作战能力,于是该机改为采用机腹进气,以适应飞机大仰角飞行时的进气量问题。从外形上看,强-6仿佛就是结合F-16和米格-23特点的“混血儿”。它的采用上单变后翼布局的主翼,还有垂尾和平尾类似于米格-23,进气方式则采用了与F-16类似的机腹进气方式。在强-6的研制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了中国航空工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强烈愿望――除了采用可变后掠翼技术之外,另一种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兴起的新技术――战机电传操纵系统也我国航空工业科研人员的攻关对象。我国科研人员首先向模拟式三余度电传操纵系统发起了冲击。以从国外获得的相关技术为基础,我国科研人员采用反向编译的方式,凭着惊人的毅力,解读了国外该项技术的设计语言,并以此为基础开发出了我国第一代战机电传操纵系统。该系统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易于安装、改善了飞机操纵品质、提高了操纵系统的可靠性并减轻了飞行员的工作负担。


          IP属地:江苏9楼2016-03-29 07:53
          回复
            在具体的性能指标上,该机最大武器载荷4500千克,作战半径900千米。除了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外,其空战性能优于米格-23。强-6作为一种对地攻击兼有对空作战能力的多用途战机,其航电设备比它的前辈强-5有了革命性的进步。强-6的机载电子设备基本上选用的都是我国仿制和改进自米格-23BN上的相关设备,主要包括有:改进自“高空云雀”、具有多种对地攻击模式的新型雷达、激光测距仪、瞄-6型瞄准具、雷达告警系统以及通信电台、无线电高度表、无线电罗盘、近距导航和着陆系统等。其中,具备对地功能的新型雷达和先进的瞄准具,使强-6能够充分发挥其准确对地打击的强大火力。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装备该火控系统后,强-6发射空对地火箭弹的有效命中精度比强-5提高了3倍,同时能制导新型空地导弹对目标实现防区外精确打击。但是,该系统和仿制的其他苏联电子设备一样,大多采用电子管和晶体管混合元件,导致设备体积、重量大,相比同期的西方产品显得落后。不过,如果能成功装机,也能够实现功能设计的预期目标。我国科研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通过仿制、改进苏制航电设备,锻炼了系统综合能力。总体上讲,强-6的技术水平已经超过了国际通用的二代喷气战机如米格-21、米格-23,F-4等,但和F-15等三代战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将强-6定位为一种具备了部分第三代战机特征的第二代喷气战斗轰炸机,是比较适宜的。在强-6研制过程中,设计人员遇到了重重困难。首先是结构超重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和苏联米格-23战斗机相比,我国在其基础上研制的变后掠翼机构要超重12%,不仅减小了战机的载油量和载弹量,还严重影响了其作战半径。其次,虽然我们已经基本摸透了可变后掠翼的结构,但对于它的控制系统我们则很难解决。即使在我国成功开发出了国产第一代电传操纵系统以后,这一问题依然未能得到圆满的解决。一方面我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另一方面也无法从技术所有国直接获得,所以只能自己一步一步试验,飞机研制计划也因此而一拖再拖。致使研制时间大幅滞后,继续研制还要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资金。另外,计划采用的WS-6发动机迟迟无法定型生产也导致了强-6计划的夭折。


            IP属地:江苏10楼2016-03-29 07:53
            回复
              和这个时期我国开发的其他许多重点型号——如歼-9,运-10等一样。强-6最终也没有逃过中途夭折的命运。导致强-6计划夭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发动机的可靠性迟迟不过关、可变后掠翼技术、采用的复合材料的攻关时间过长等等最主要的,还是军方装备需要的改变,到了80年代中后期,军方认为可变后掠翼布局并不是将来作战飞机的主流。而强-6经此一击,也就注定了最终下马的命运。另外,在强-6研制期间,其假想敌的武器装备情况也发生了变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军已经开始装备S-300PMU和9M38“山毛榉”等新一代地空导弹系统。当时卫星图片显示,苏联已将其部署在我国边境附近。强-6尚未出世,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更为主要的是,与强-6同时期开始研制的歼轰-7“飞豹”战斗轰炸机的进度已经走在了强-6的前面。与强-6相比,“飞豹”气动布局和机体结构更为简洁、机身内部空间更大、载弹量更多、作战半径更远。到八十年代末期,随着“飞豹”成功完成首次试飞,强-6研制计划实际上已经宣告下马。虽然强-6最终仅存在于图纸和人们的想象里,但其部分技术后来用于“飞豹”和歼-8改进型号上,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新生了


              IP属地:江苏11楼2016-03-29 07:53
              回复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强击机这种空战性能弱,载弹量小,用途单一,只能近距对地遂行火力支援打击的机型所能发展的空间早已被现代化的多用途歼击机以及歼击轰炸机所代替。


                IP属地:江苏12楼2016-03-29 07: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