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皇祐六年,四川眉山青神乡,贡士王方邀集自己的学生、当地文士同游岷江,有碧水一泓,其中一个学生说道:“好水岂能无鱼?”说罢抚掌数声,立时岩穴中群鱼翩翩涌出。王方大喜,便要来客题名,十数士子题名皆难入王方之眼,还是这个学生,在最后缓缓展出了自己的题名:唤鱼池。众人当场叫绝,这时,王方的女儿也让丫鬟送来了自己的题名,展开一看,也是“唤鱼池”三字。众人纷纷称赞:“不谋而合,韵成双璧。”
这次集会让“唤鱼池”三字永远留在了岩壁之上,也促成了一段美好的姻缘。事后,王方找人做媒,去这个学生家提亲,这个学生家也想在他上京应试之前娶一个当地知根知底的姑娘,双方一拍即合。
他叫苏轼,时年十九岁,她叫王弗,时年十六岁。
在婚前,苏轼曾醉卧老师家中,睡到半夜起来,同窗们都已回书院,便独自踱到翠竹掩映的后院。正好看到师妹王弗在临窗梳头,这一副宁静美好的画面一直留在了他的心中。苏轼从怀里摸出从山上带来的一簇飞来凤,轻轻地从窗户投进去,王弗一惊,捡起那簇浓香阵阵的花苞,心跳不已。二人婚后的生活十分和谐,苏轼只知道她题名之事,并不知她读过多少书,在他读书的时候,王弗一直随侍左右,苏轼也不知道她懂不懂。
有时候,苏轼哪里记不准了,王弗都会在旁边提示他。苏轼很感兴趣,问她其他的书目,也大略知道一些。以苏轼两宋公认博闻强记第一的水平,也不由得对自己的妻子肃然起敬。
嘉祐二年,苏洵携苏轼、苏辙二子走出偏僻的蜀地,沿江东下,走进了北宋开封城。苏轼的文章立意深刻,不重辞藻,与当时文坛盛行的文风截然不同,正常说来,落第的可能性很大。幸运的是,这一届科举的主考官是主张古文运动的欧阳修。这一期科举是文化史上的盛世,唐宋八大家,宋代的六人都在京城会聚,除了王安石孤傲不群之外,其余五人都在科考中露相。
发榜之后,欧阳修的学生曾巩名列礼部试第一名,苏轼位列第二。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欧阳修看到苏轼的文章,和他的诗文主张不谋而合,以为是曾巩所作,便刻意放在了第二名。后来真相大白,欧阳修对苏轼大为赞赏,认为“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在苏轼中进士之后,他的母亲就去世了,父子三人回乡奔丧。守丧结束后,苏轼参加了制科考试,拿到了三等的高分,是宋代开国以来第二个取得制科三等的人。随后,苏轼被任命为签书凤翔府判官,王弗随他一起到了任所,经常和他说:“你在这人生地不熟,一定要谨慎行事,处处小心。”每当苏轼外出办事,回来后王弗都会详细问他相关的情况。
苏轼在家里会见客人时,王弗都会站在屏风后面听,等苏轼送客出门后,她就会复述他们说过的话,还有自己的点评,哪个人说话有问题,态度很偏激,哪个人口蜜腹剑,不可深交。她的分析鞭辟入里,每言必中,让苏轼很是钦佩。所以在王弗去世后,苏轼才会满怀遗憾地说:“将死之岁,其言多可听,类有识者。”
宋英宗治平二年,苏轼被调入京城,入判登闻鼓院。宋英宗久闻苏轼大名,想让他当两制官,宰相韩琦认为不可,他认为“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现在不经培养磨炼就重用,天下人都会不以为然,反而害了苏轼。于是苏轼被任为直史馆。
这一年五月,最大的打击向苏轼袭来,成婚仅十一年的妻子王弗卒于京师,年二十七岁,只留下一个六岁的儿子苏迈。还未及处理妻子的身后事,第二年四月,苏洵也在京城去世。苏轼、苏辙兄弟护送两具灵柩离京,返回四川,将父母合葬,并依父亲遗愿在父母墓旁遍植松树。苏洵曾经交代苏轼,“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距苏洵夫妇墓西北八步,便是王弗的墓地。想到从此天人永隔,苏轼悲从中来,写了一篇感人肺腑的铭文,“君与轼琴瑟相和仅十年有一。轼于君亡次年悲痛作铭,题曰‘亡妻王氏墓志铭’”。
为父守完丧之后,宋神宗熙宁二年,苏轼还京,轰轰烈烈的王安石变法已经展开。苏轼坚决反对,攻击新法,因为宋神宗和王安石一条心,苏轼无奈之下,于熙宁四年自请离京,宋神宗把他下放到杭州当通判。杭州人间天堂,虽是惩罚,但是不重。熙宁七年秋,时年四十岁的苏轼被调往密州任知州。
第二年,熙宁八年正月二十日夜,苏轼梦回眉山老家,故院厅台依旧,归来无恙,他突然看到了自己死去了整整10年的结发妻子。她仍然是初见时的好女儿模样,就像回到了二十年前那个翠竹掩映的小院,自己的师妹正在倚窗梳妆。二人互相注视着,一言不发。她还是那么的美好,而自己却已过半生,霜染了鬓角,满面沧桑,她还能认出自己吗?
醒来后,不知不觉间泪流满面,写出了那首传颂千年的悼亡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他的仕途有起有落,也娶过别的妻子,但是那个事无巨细体贴关怀自己的人,永远都无可替代,王弗的影子陪伴了他一世。也许在无数次梦中,又回到那个明月之夜,清风悄悄拂过相会的山冈,撩动女孩秀逸的长发,远隔千里,飘入心间……
这次集会让“唤鱼池”三字永远留在了岩壁之上,也促成了一段美好的姻缘。事后,王方找人做媒,去这个学生家提亲,这个学生家也想在他上京应试之前娶一个当地知根知底的姑娘,双方一拍即合。
他叫苏轼,时年十九岁,她叫王弗,时年十六岁。
在婚前,苏轼曾醉卧老师家中,睡到半夜起来,同窗们都已回书院,便独自踱到翠竹掩映的后院。正好看到师妹王弗在临窗梳头,这一副宁静美好的画面一直留在了他的心中。苏轼从怀里摸出从山上带来的一簇飞来凤,轻轻地从窗户投进去,王弗一惊,捡起那簇浓香阵阵的花苞,心跳不已。二人婚后的生活十分和谐,苏轼只知道她题名之事,并不知她读过多少书,在他读书的时候,王弗一直随侍左右,苏轼也不知道她懂不懂。
有时候,苏轼哪里记不准了,王弗都会在旁边提示他。苏轼很感兴趣,问她其他的书目,也大略知道一些。以苏轼两宋公认博闻强记第一的水平,也不由得对自己的妻子肃然起敬。
嘉祐二年,苏洵携苏轼、苏辙二子走出偏僻的蜀地,沿江东下,走进了北宋开封城。苏轼的文章立意深刻,不重辞藻,与当时文坛盛行的文风截然不同,正常说来,落第的可能性很大。幸运的是,这一届科举的主考官是主张古文运动的欧阳修。这一期科举是文化史上的盛世,唐宋八大家,宋代的六人都在京城会聚,除了王安石孤傲不群之外,其余五人都在科考中露相。
发榜之后,欧阳修的学生曾巩名列礼部试第一名,苏轼位列第二。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欧阳修看到苏轼的文章,和他的诗文主张不谋而合,以为是曾巩所作,便刻意放在了第二名。后来真相大白,欧阳修对苏轼大为赞赏,认为“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在苏轼中进士之后,他的母亲就去世了,父子三人回乡奔丧。守丧结束后,苏轼参加了制科考试,拿到了三等的高分,是宋代开国以来第二个取得制科三等的人。随后,苏轼被任命为签书凤翔府判官,王弗随他一起到了任所,经常和他说:“你在这人生地不熟,一定要谨慎行事,处处小心。”每当苏轼外出办事,回来后王弗都会详细问他相关的情况。
苏轼在家里会见客人时,王弗都会站在屏风后面听,等苏轼送客出门后,她就会复述他们说过的话,还有自己的点评,哪个人说话有问题,态度很偏激,哪个人口蜜腹剑,不可深交。她的分析鞭辟入里,每言必中,让苏轼很是钦佩。所以在王弗去世后,苏轼才会满怀遗憾地说:“将死之岁,其言多可听,类有识者。”
宋英宗治平二年,苏轼被调入京城,入判登闻鼓院。宋英宗久闻苏轼大名,想让他当两制官,宰相韩琦认为不可,他认为“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现在不经培养磨炼就重用,天下人都会不以为然,反而害了苏轼。于是苏轼被任为直史馆。
这一年五月,最大的打击向苏轼袭来,成婚仅十一年的妻子王弗卒于京师,年二十七岁,只留下一个六岁的儿子苏迈。还未及处理妻子的身后事,第二年四月,苏洵也在京城去世。苏轼、苏辙兄弟护送两具灵柩离京,返回四川,将父母合葬,并依父亲遗愿在父母墓旁遍植松树。苏洵曾经交代苏轼,“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距苏洵夫妇墓西北八步,便是王弗的墓地。想到从此天人永隔,苏轼悲从中来,写了一篇感人肺腑的铭文,“君与轼琴瑟相和仅十年有一。轼于君亡次年悲痛作铭,题曰‘亡妻王氏墓志铭’”。
为父守完丧之后,宋神宗熙宁二年,苏轼还京,轰轰烈烈的王安石变法已经展开。苏轼坚决反对,攻击新法,因为宋神宗和王安石一条心,苏轼无奈之下,于熙宁四年自请离京,宋神宗把他下放到杭州当通判。杭州人间天堂,虽是惩罚,但是不重。熙宁七年秋,时年四十岁的苏轼被调往密州任知州。
第二年,熙宁八年正月二十日夜,苏轼梦回眉山老家,故院厅台依旧,归来无恙,他突然看到了自己死去了整整10年的结发妻子。她仍然是初见时的好女儿模样,就像回到了二十年前那个翠竹掩映的小院,自己的师妹正在倚窗梳妆。二人互相注视着,一言不发。她还是那么的美好,而自己却已过半生,霜染了鬓角,满面沧桑,她还能认出自己吗?
醒来后,不知不觉间泪流满面,写出了那首传颂千年的悼亡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他的仕途有起有落,也娶过别的妻子,但是那个事无巨细体贴关怀自己的人,永远都无可替代,王弗的影子陪伴了他一世。也许在无数次梦中,又回到那个明月之夜,清风悄悄拂过相会的山冈,撩动女孩秀逸的长发,远隔千里,飘入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