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纯干仓普洱茶吧 关注:313贴子:1,272
  • 2回复贴,共1

普洱茶发酵工艺及设备改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普洱茶是云南传统名茶,有悠久得生产和出口历史,是一种良好的保健饮料,历来畅销港、澳和南洋一带,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近年来,国际上经过医学临床实验证,认定普洱茶有消肥减脂,防治心血管病的某些药理作用。现在,日、美、英、法等国的销量在逐年增加,港、澳市场供不应求,普洱茶已成为云南出口茶叶主要品种之一。
历史上,普洱茶的后期发酵(或称后熟作用、陈化作用)是在长期储运过程中逐步完成其多酚类化合物的酶性和非酶性氧化而形成普洱茶特有的色、香、味的品质风格,有越陈越香的特点。1973年起,昆明茶厂采取速成发酵的办法来达到上述品质形成的目的。但只是“看茶做茶”,凭老经验办事,工艺掌握缺乏科学性,对发酵中茶叶生化成分的变化,知之不详。同时,又由于发酵周期长,影响加工速度,且设备简陋,工艺流程全是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卫生条件差,生产方式落后。
为改变上述落后状况,需要对普洱茶加工做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工作。因此,提出研究普洱茶发酵原理及其生化规律的课题,以改革现行发酵工艺,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和稳定产品质量。
(一)技术要求
1.研究普洱茶发酵原理,探索工艺和机具设计,要求改变原来的自然接种为人工接种,并优选人工接种的最佳菌种,缩短发酵周期。
2.根据所研究所提供的普洱茶人工接种发酵新工艺的技术参数进行发酵机具的研究,并进行有关拼推、摊凉及工序间传送装备的研究设计。
3.采用人工接种发酵的新机具,应能适应潮水、控温、控湿、供氧和人工接种菌种的条件。
4.新机具应有一定的机械化、半机械化生产水平。茶叶发酵设备单机要求每批生产能力为30~50市担。
(二)达到的目的
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配合,基本摸清了普洱茶发酵原理,并提出了合理、可行的新工艺流程和设计制造相应的新机具,可以达到稳定提高产品质量,缩短发酵期15~20天,节约工时消耗,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增加产量80%至100%的目的。
通过反复试验研究,人为普洱茶发酵是微生物和植物酵类(植物酶类)综合发酵的过程,而发酵结束后,是一个缓慢的酯化后熟过程,逐渐形成普洱特有的陈香风格,其陈香随后期酯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因此,存放时间越长的普洱茶,其陈香风格越浓厚,质量也越高。酯是有机化合物的一类,低级的酯是香气的挥发性的液体,高级的酯是蜡状粘稠的液体,是动物油脂的主要组成部分。
试验认为:普洱茶发酵是微生物及其酶系与茶体酶系共同作用的结果。微生物在普洱茶发酵中起主导作用,而茶体中酶的作用缓慢,占次要地位,这就为人工接种,缩短发酵期提供了依据。
这个研究课题经省科委于1983年列入科技试验项目并拨款。省经贸厅定为技术保密项目,由“省茶司”承担。课题中发酵工艺试验,由“省茶司”委托省微生物研究所实施,昆明茶厂协作配合。经过两年半时间的反复实验研究,结论性的意见是:试验表明普洱茶采用人工接种,缩短发酵期是可行的,基本摸清了人工接种的优势菌种和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为今后探索设计机械制茶,人工接种,机械翻拌,控温、控湿,进一步缩短发酵期,奠定了基础。于1985年通过省级签定,并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课题中关于试制普洱茶发酵机,因故未实施,有待今后继续完成。


1楼2016-04-05 15:10回复


    2楼2016-04-05 22:37
    回复
      围观,学习


      3楼2016-04-06 18: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