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亚瑟就端着他那紫砂茶杯在飞机上正襟危坐着……睡觉。之前在候机室他就把差点迟到的小杨训了个死活,人到现在还蔫着,一脸悲戚地靠着机窗擦镜头盖。
王耀也只能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他知道小杨的丈母娘这次病来得急,所以才会在出差前就请假。亚瑟理应也知道这点,然而最近几天他的情绪变化似乎有些微妙,王耀的个人感觉是与之前相比亚瑟好像再也没什么耐心了(虽然他本来耐心就不算多),他那种气定神闲泰然自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气势少了很多,就好像……他在为什么事情不安似的。
也许这倒能解释为啥今天临走之前亚瑟能跟弗朗西斯吵得那么凶,还殃及池鱼骂了围观的阿尔弗雷德。王耀暗自想。
这次出差是个中期的活儿,十几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目的地是大名鼎鼎的千年古都西安。临近春节,部门策划采访当地及周边地区的过年风俗,以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也意味着采访组不能在春节跟家里人团聚了。亚瑟是个外国人无所谓;王耀单身惯了也不介意,而且他一家老小今年过年被堂弟接到港澳地区旅游去了,倒也乐得自在;至于小杨一开始是领导比较关注的,因为他丈母娘住院,家里就老婆一人,虽然没有孩子要看着但上头还有老人家要照料。但小杨还是背着摄影包和器材来了,所以编前会之后领导私下里跟王耀说过,这趟出差要待小杨好些。王耀心想跟我说有毛用跟那英国人说才算正经事儿啊,末了儿还是向领导严肃保证作为前辈一定不会亏待年轻同志。
过了一会儿他一琢磨,感到了不对劲儿。“我说主任,这次的节目充其量算个文化普及,可柯克兰一直做的是新闻调查啊……?”
“你意思是这俩不搭边?”领导悠闲地吹开茶杯里的碎沫儿,示意王耀坐下。“老王啊,你做编导多少年了?”
“要从我研究生实习开始的话,带今年满打满算,刚好十年。”
“柯克兰来咱们部门多少年了?”
“我记着他是世博会以后来的,该有六年了吧。”
“嗯。之前人事那里给我介绍外籍工作人员的同志说,柯克兰是零八年地震后来的中国;他的简历说他工作是从调查性报道起步的,要是从那时候算起,他做新闻调查也有八年了吧?”
“这我还真不知道。”王耀老老实实承认。
亚瑟·柯克兰这个人就如同他的工作风格一样,凌厉如风,清清朗朗地劈入这个最大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生活里。然而相处那么久了,大家也只知道这人的姓名年龄国籍基本爱好,知道他有个不好处的兄弟俩人还经常吵架,知道他已经有很长时间没再回本国。“连人家的性取向都没弄清,你这个新闻工作者也不太靠谱。”王耀的香港堂弟有回就这么挤兑他。
人言可畏,况且对方生长于注重隐私权的发达国家,王耀对此表示理解,也不会主动去探寻。倒是有回加班完了亚瑟在北海的酒吧里和他侃大山,自个儿告诉他了他是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毕业的,在学校里学的是古典文学专业。
王耀当时也没想太多,一句话脱口而出:“那你咋成一记者了?” 说完以后就想扇自己。你说话之前咋就不过脑子?文学专业就不能成新闻工作者啦?
亚瑟只是低低地笑,微微眯起的眼里盯着指尖摩挲的酒杯,点映出水波般的流光。
“要是按古人的说法,以玉比君子,君子称玉人。”领导说。“柯克兰他算是璞中之玉,闪光变彩,可六年过去,到底是块璞玉,未加雕琢,棱角过利。要是他还在西方社会,张扬个性未必不好;但既然他选择了待在这儿,就得收收戾气了。长天大地,多磨练吧。到时磨出的,就是一块世人未见过的好玉啊。”
王耀也只能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他知道小杨的丈母娘这次病来得急,所以才会在出差前就请假。亚瑟理应也知道这点,然而最近几天他的情绪变化似乎有些微妙,王耀的个人感觉是与之前相比亚瑟好像再也没什么耐心了(虽然他本来耐心就不算多),他那种气定神闲泰然自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气势少了很多,就好像……他在为什么事情不安似的。
也许这倒能解释为啥今天临走之前亚瑟能跟弗朗西斯吵得那么凶,还殃及池鱼骂了围观的阿尔弗雷德。王耀暗自想。
这次出差是个中期的活儿,十几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目的地是大名鼎鼎的千年古都西安。临近春节,部门策划采访当地及周边地区的过年风俗,以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也意味着采访组不能在春节跟家里人团聚了。亚瑟是个外国人无所谓;王耀单身惯了也不介意,而且他一家老小今年过年被堂弟接到港澳地区旅游去了,倒也乐得自在;至于小杨一开始是领导比较关注的,因为他丈母娘住院,家里就老婆一人,虽然没有孩子要看着但上头还有老人家要照料。但小杨还是背着摄影包和器材来了,所以编前会之后领导私下里跟王耀说过,这趟出差要待小杨好些。王耀心想跟我说有毛用跟那英国人说才算正经事儿啊,末了儿还是向领导严肃保证作为前辈一定不会亏待年轻同志。
过了一会儿他一琢磨,感到了不对劲儿。“我说主任,这次的节目充其量算个文化普及,可柯克兰一直做的是新闻调查啊……?”
“你意思是这俩不搭边?”领导悠闲地吹开茶杯里的碎沫儿,示意王耀坐下。“老王啊,你做编导多少年了?”
“要从我研究生实习开始的话,带今年满打满算,刚好十年。”
“柯克兰来咱们部门多少年了?”
“我记着他是世博会以后来的,该有六年了吧。”
“嗯。之前人事那里给我介绍外籍工作人员的同志说,柯克兰是零八年地震后来的中国;他的简历说他工作是从调查性报道起步的,要是从那时候算起,他做新闻调查也有八年了吧?”
“这我还真不知道。”王耀老老实实承认。
亚瑟·柯克兰这个人就如同他的工作风格一样,凌厉如风,清清朗朗地劈入这个最大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生活里。然而相处那么久了,大家也只知道这人的姓名年龄国籍基本爱好,知道他有个不好处的兄弟俩人还经常吵架,知道他已经有很长时间没再回本国。“连人家的性取向都没弄清,你这个新闻工作者也不太靠谱。”王耀的香港堂弟有回就这么挤兑他。
人言可畏,况且对方生长于注重隐私权的发达国家,王耀对此表示理解,也不会主动去探寻。倒是有回加班完了亚瑟在北海的酒吧里和他侃大山,自个儿告诉他了他是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毕业的,在学校里学的是古典文学专业。
王耀当时也没想太多,一句话脱口而出:“那你咋成一记者了?” 说完以后就想扇自己。你说话之前咋就不过脑子?文学专业就不能成新闻工作者啦?
亚瑟只是低低地笑,微微眯起的眼里盯着指尖摩挲的酒杯,点映出水波般的流光。
“要是按古人的说法,以玉比君子,君子称玉人。”领导说。“柯克兰他算是璞中之玉,闪光变彩,可六年过去,到底是块璞玉,未加雕琢,棱角过利。要是他还在西方社会,张扬个性未必不好;但既然他选择了待在这儿,就得收收戾气了。长天大地,多磨练吧。到时磨出的,就是一块世人未见过的好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