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期刊《洪家疃》载黄麓中学退休教师黄书香的相关文章整理)
今天的黄麓镇是巢西首镇,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堪称合肥的后花园。近几年,黄麓镇经济,文化发展迅猛。百年间黄麓从建立到壮大,几易其名,如今,镇区常住人口达万人。然而,它的建立完全因为一个人,一件偶然的小事。这个人叫唐鲲鹏,曾国藩汉阳兵工厂的高级技师,巢县长源镇路边张村人。
清末民初,巢县西乡只有一个集镇——长源镇。镇政府、派出所、邮政局、学校等都设在那里,但长源镇并不在今天的黄麓镇所在地。长源镇原址是现在黄麓镇西南两华里,踏子山南麓的祠堂张村。当时长源镇有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宽阔的街道中央铺设着青石板,街道两边有几十户商铺,镇南端的广场是一个菜市场,因为“乡脚”大,长源镇非常繁荣。这里是当时巢县西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唐鲲鹏,不仅技艺精湛,而且非常敬业,深得曾国藩的器重。退休后,他带着丰厚的积蓄在距长源镇两华里的老家路边张村定居,并在村北荒岗上建造了小别墅“唐庐”。(今天黄麓镇政府里的洋楼)
一天上午,唐先生到长源镇买鱼。当时长源镇菜市场内有一鱼行,买卖必须通过鱼行老板,成交双方都得向鱼行老板交付“行佣”(手续费)。唐先生认为这是“霸市”行为,拒交“行佣”,于是唐先生遭到鱼行的谩骂。他无比愤怒,离开长源镇菜市场时,悄悄地对卖鱼的百姓说:“明天,你把鱼挑到路边张‘唐庐’附近来卖,如果卖不掉,我全部收下,不收‘行佣’。”第二天早晨,那个卖鱼的百姓果然挑来百多斤鲜鱼,唐先生立刻让老佣人刘士达向来往行人及附近住户叫喊:“卖鱼啦!卖鱼啦!价钱公道,不收‘行佣’。”不多时,鱼大部分卖掉了,剩下的一些小鱼,也被唐先生按市价收下。这个卖鱼的走时,唐先生对他说:“你回去告诉其他卖鱼人都来我这里卖鱼,卖不掉的我全收下。”第二天,大家都把鱼挑到这里来卖,卖不掉的,全由唐先生按市价收购,唐先生家吃不掉的,他就无偿分给附近住户。
经卖鱼的带动,原在长源镇卖肉的、卖虾的和卖蔬菜的商贩们也陆续转移到路边张村来卖。 唐先生见此情形,敏锐地觉察到路边张建市场的时机来了。于是,他慷慨出资,由其子唐绍余请来多名木瓦匠师傅,从东管村码头买来大量木材砖瓦,顺着路边张村荒岗头,由北向南盖起了十多户门面房,路中间则铺设了从巢南青台山买来的石板。当商铺建好后,唐先生开始招商引资,他贴出告示:凡愿意来此经商者,三年内免交房租。此告示一出,新盖的商铺很快就开张营业了。随后,众多商家来到路边张买地建房经商。唐绍余也给这些商人鼎力帮助。很短时间内,路边张村的荒岗上就建起一条二、三百米长的乡村小镇,各类商号基本齐全(就是今天黄麓镇老街)。新镇建成后,还成立了商业协会,刘炳奇被推为会长。唐鲲鹏先生为新兴的集镇命名为“桐荫镇”。“桐荫”是唐姓人家的“堂名”。在桐荫镇商业协会成立大会上,唐鲲鹏先生公布了桐荫镇的商规:公平竞争,童叟无欺,诚信经营,万世流芳。桐荫镇的商业红红火火,而长源镇逐渐冷落。民国巢县政府鉴于此景,遂将镇政府各机构从长源镇迁到桐荫镇。这一年是民国四年(公元1914年),距今已有102年的历史。
抗战期间,由张治中先生创办的黄麓师范带动了桐荫镇地区的文化发展和繁荣。黄麓师范位于桐荫镇西北十华里,两地之间大量的人员来往促进了桐荫镇的商业发展,而桐荫镇又地处西黄山之麓,因黄麓师范在省内乃至国内都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当地政府顺应当时的时势,将桐荫镇改名为“黄麓镇”。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沿用黄麓这个名称。现在,很多老年人仍然称黄麓为路边张和桐荫。
今天的黄麓镇,恰逢合肥城市大建设,镇容镇貌日新月异。依托黄麓师范和古村落洪家疃的西黄山景区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经济文化飞速发展,上市公司富煌集团享誉海内外;黄麓大学城,已有有多所高等院校入驻。相信不久的将来,黄麓将走出合肥,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