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又叫乌麦、花麦或三角麦,在我国种植的历史至少有2000多年了。公元前5世纪的《神农书》中零星可以发现关于荞麦的记载。1975年,考古学家在咸阳市杨家湾考古发掘四号汉墓中,意外地发现有随葬的荞麦籽粒,这表明汉代时期的关中地区已经开始种植荞麦。“头戴珍珠花,身穿紫罗纱,出门二三月,霜打就归家。”这是广泛流传于我国荞麦产区的歌谣,生动地描绘了荞麦的特性。荞麦适应性强,生长期短,一般为60余天,所以在中国历史上,荞麦常以备荒作物的面目出现,一旦遭了灾,农作物全都指望不上了,但即使到了三伏,仍能种荞麦以补救。我小的时候在农村老家常能见到荞麦,颜色灰黑,质地粗糙,像厚道淳朴、坚韧实在的山野乡民。上帝所造之万物,品性都是均衡的,荞麦虽生长在灾患里,苦的是命,却能让人们感受到灾后甘甜,暂时不再害怕饥饿与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