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问企业家• 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汝京
1 上海经济评论:您再次创业为什么选择做硅材料?
张汝京:中国半导体发展得不错,发展也很快,目前300mm硅片需求量一个月约40万到50万片,但绝大部分供应都在海外,三分之二从日本来。“十二五”计划里希望国内至少能够生产50%以上的使用量。虽然现在国内每月需求只有40万到50万片,但估计到2020年,可能达到80万到100万片,那时压力就更大了。所以政府规划这个项目要国产化,不仅做研发,而且要量产。有些领导和投资人把这个项目推动起来,希望我能来负责,我也很愿意。这是国家蛮重要的工作,对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
2 上海经济评论:这个项目之前国内为什么一直没有做起来?
张汝京:这个项目有相当高的门槛,国内研发过关,但量产有设备、技术上的障碍,早期是设备进口有限制,现在是缺人才,大量生产300mm硅片所要求的人才,国内基本没有,不过研发做得不错的人有。所以量产要从海外引进有经验的团队来合作。
3 上海经济评论:海外人才从哪里来?
张汝京:目前做300mm大硅片能力最强的几个地区,一是日本,其次是德国,还有美国和韩国,这些地方的几家公司累计了很多经验。除了这几家,没有其他公司有这个能力,所以人才就是从这些地方来。
4 上海经济评论:设备从哪里来?
张汝京:早期买高科技设备受限制,自从中国进入WTO以后,限制逐渐减少,但各地区会自己设定限制,某些设备有限制出口的条例。比如有的设备在亚洲有些地方很难买到,但欧洲比较开放,对我们比较友好,所以同样的设备从欧洲解决了。将来我们还是希望设备能够国产化,估计两年内会有相当好的成果。
5 上海经济评论:国内半导体生产设备做了好多年,目前进展如何?
张汝京:有蛮好的进展。比如上海一家公司,它们生产的刻蚀和化学气相反应方面的设备,都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准。还有有一些公司生产扩散炉、光刻胶的涂布机这类也不错。
6 上海经济评论:召集了这么多的人才,如何激励他们?
张汝京:我在海外学到一点经验,就是激励员工,员工最喜欢的是成就感;第二是要有不断学习的机会;第三是有晋升的机会;第四才是待遇,待遇包括薪水、福利,也包括股票。第五往往被忽略掉,是工作环境,不是说有空调,而是工作氛围,要让员工跟老板、同事一起工作很愉快。海外来的员工,如果是国外公民,他们有时很喜欢在中国能获得成长。如果是华人,他们还会有使命感,感觉是在为中华民族做一件很大的事。
7 上海经济评论:现在办事方便吗?
张汝京:这方面上海一直在改进。以前做中芯国际的时候,领导们有很多支持,做得蛮顺利。现在做300mm项目,上海也把它列入重大项目。中央政府也给我们很多的支持和鼓励。
8 上海经济评论:回想在中芯国际的经历有什么总结?
张汝京:中芯国际一直都很成功,成功的一个要素就是市场。当时中国大陆是全球需求的第二名,市场非常好,就容易让一个企业发展起来。其次是人才,当时海外有很多人才愿意一同来。内地的年轻好手,经过培训,这十几年来都已能承担重大任务。第三是政府的支持,很有决心要做。第四,资金非常充足,海外投资人看好,国内资金也支持。第五,我们有一个有经验的经营团队。现在看300mm大硅片,以上这些条件都具备,所以我很看好。
9 上海经济评论:您执掌中芯国际时,技术水准与台积电很接近,到目前没有更进一步?
张汝京:曾经追到相当接近,可能不到一个世代的距离,后来又稍微拉开了。我们的竞争对手进展蛮快,我们稍微慢了一点,差距就稍微拉大了一点。现在好好努力,能追回来。
10 上海经济评论:大家都在进步,他们有那么多经费,我们能追上去吗?
张汝京:当这些领先的公司一直把设计线宽缩小,但是到5nm至7nm的时候,几乎不能再缩小了,后面继续往前走的差距就越来越小,这对我们有利。我们要尽快把差距缩小。
1 上海经济评论:您再次创业为什么选择做硅材料?
张汝京:中国半导体发展得不错,发展也很快,目前300mm硅片需求量一个月约40万到50万片,但绝大部分供应都在海外,三分之二从日本来。“十二五”计划里希望国内至少能够生产50%以上的使用量。虽然现在国内每月需求只有40万到50万片,但估计到2020年,可能达到80万到100万片,那时压力就更大了。所以政府规划这个项目要国产化,不仅做研发,而且要量产。有些领导和投资人把这个项目推动起来,希望我能来负责,我也很愿意。这是国家蛮重要的工作,对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
2 上海经济评论:这个项目之前国内为什么一直没有做起来?
张汝京:这个项目有相当高的门槛,国内研发过关,但量产有设备、技术上的障碍,早期是设备进口有限制,现在是缺人才,大量生产300mm硅片所要求的人才,国内基本没有,不过研发做得不错的人有。所以量产要从海外引进有经验的团队来合作。
3 上海经济评论:海外人才从哪里来?
张汝京:目前做300mm大硅片能力最强的几个地区,一是日本,其次是德国,还有美国和韩国,这些地方的几家公司累计了很多经验。除了这几家,没有其他公司有这个能力,所以人才就是从这些地方来。
4 上海经济评论:设备从哪里来?
张汝京:早期买高科技设备受限制,自从中国进入WTO以后,限制逐渐减少,但各地区会自己设定限制,某些设备有限制出口的条例。比如有的设备在亚洲有些地方很难买到,但欧洲比较开放,对我们比较友好,所以同样的设备从欧洲解决了。将来我们还是希望设备能够国产化,估计两年内会有相当好的成果。
5 上海经济评论:国内半导体生产设备做了好多年,目前进展如何?
张汝京:有蛮好的进展。比如上海一家公司,它们生产的刻蚀和化学气相反应方面的设备,都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准。还有有一些公司生产扩散炉、光刻胶的涂布机这类也不错。
6 上海经济评论:召集了这么多的人才,如何激励他们?
张汝京:我在海外学到一点经验,就是激励员工,员工最喜欢的是成就感;第二是要有不断学习的机会;第三是有晋升的机会;第四才是待遇,待遇包括薪水、福利,也包括股票。第五往往被忽略掉,是工作环境,不是说有空调,而是工作氛围,要让员工跟老板、同事一起工作很愉快。海外来的员工,如果是国外公民,他们有时很喜欢在中国能获得成长。如果是华人,他们还会有使命感,感觉是在为中华民族做一件很大的事。
7 上海经济评论:现在办事方便吗?
张汝京:这方面上海一直在改进。以前做中芯国际的时候,领导们有很多支持,做得蛮顺利。现在做300mm项目,上海也把它列入重大项目。中央政府也给我们很多的支持和鼓励。
8 上海经济评论:回想在中芯国际的经历有什么总结?
张汝京:中芯国际一直都很成功,成功的一个要素就是市场。当时中国大陆是全球需求的第二名,市场非常好,就容易让一个企业发展起来。其次是人才,当时海外有很多人才愿意一同来。内地的年轻好手,经过培训,这十几年来都已能承担重大任务。第三是政府的支持,很有决心要做。第四,资金非常充足,海外投资人看好,国内资金也支持。第五,我们有一个有经验的经营团队。现在看300mm大硅片,以上这些条件都具备,所以我很看好。
9 上海经济评论:您执掌中芯国际时,技术水准与台积电很接近,到目前没有更进一步?
张汝京:曾经追到相当接近,可能不到一个世代的距离,后来又稍微拉开了。我们的竞争对手进展蛮快,我们稍微慢了一点,差距就稍微拉大了一点。现在好好努力,能追回来。
10 上海经济评论:大家都在进步,他们有那么多经费,我们能追上去吗?
张汝京:当这些领先的公司一直把设计线宽缩小,但是到5nm至7nm的时候,几乎不能再缩小了,后面继续往前走的差距就越来越小,这对我们有利。我们要尽快把差距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