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吧 关注:15,579贴子:745,645
  • 12回复贴,共1

《桃花源记》与武陵苗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湘学
东晋诗人陶渊明名作《桃花源记》以异常优美的笔调给世人描绘了一个理想社会。然而,桃花源是子虚乌有还是实有其境,给人们留下了千古之谜。唐代诗人王维认为:桃花源是神仙境地,可望而不可期;韩愈则认为桃源理想荒唐无稽:“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理想诚荒唐。”;而王安石却认为桃源与现实社会根本不同:“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苏轼则明确指出桃源不在天上,而在人间,桃源中人并非虚无缥缈的神仙,而是逃世隐者的子孙:“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考渊明所记,此言先世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也”。真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我们暂且不考究其实有或虚无,而是先将桃花源景做一社会模型,将其与武陵苗族古代村落社会生活逐一比较,即可发现,陶公笔下的桃花源不仅不是虚无缥缈,而且就是对武陵苗族古代村落社会生活的写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10-10 02:07回复
    由上述分析可知:桃花源人就是楚亡后,被迫从洞庭湖流域迁来的苗族先民。这一结论与元代文学家方回在《桃花源行序》里所说的桃花源人是“避秦之士非秦人也,乃楚人痛其君之亡,不忍以其身为仇人役,力未足以诛秦,故去而隐于山中”也十分吻合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10-10 02:11
    回复
      桃源村俗是对苗族传统衣著礼俗习规的写照
      衣著、礼俗、习规是区分民族的主要外在标志。《源记》里对桃源村俗、习规和衣著描述有以下方面:“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这些酷似对苗族民风礼俗、习规的记述。
      首先,就衣著而言,三苗时代,苗族就有“塑首之俗”,即以麻掺头发盘髻扎于头顶,也就是后来所说的“椎髻”。衣料则多用麻布.体式上上衣下裙,这种形式一直延续到清代。战国时,苗族所居之地归属楚国疆域,而以苗族为主体的楚人则以其服饰的丰富多彩,体式的别具风格而被称为“南冠”或“楚冠”。《国语·鲁语下》说:“楚公子盛美”。韦昭注:“美,谓服饰盛也”。范哗的《后汉书.南蛮传》载:“盘瓤之后,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隋书·地理志》载:“南郡、夷郡、竟陵、污阳、沉陵、清江、襄阳、春陵、汉东、安陵、永安、义阳、九江、江夏诸郡,多杂蛮左。其与夏人杂居者,则与诸华不别。其避处山谷者,则言语不通,嗜好居处全异……诸蛮本其所出,承盘瓤之后,故服章多以斑布为饰。”这些记载说明,苗族迁到武陵的山峦溪洞后,因长期隐居,与外人无接触,故而在习俗,衣著或嗜好上均与汉人不同,因此,渔人所见桃花源人其衣著当然悉如外人。其次,从人际关系,礼俗、村规来讲:残酷的战争打乱了苗族历史发展的自然进程,使苗族没有进入阶级社会,长期处于“虽有父子无君臣”“有族属无君长”的原始社会。在其内部是:上下有礼,少长有仪,人人平等,虽有长幼之分,男女之别,而无贫富贵贱之异。苗族人民自古崇尚自由,民主,博爱。家庭中夫妻地位平等,相敬如宾,邻里之间也和睦相处,并有很强的互帮互助精神。“坐在一块土,便是一家人”的观念在苗族人民的心目中根深蒂固。因此,在苗族村寨里,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原始共产主义道德风尚蔚然成俗。
      尊老爱幼是苗族人民的传统美德:“逢老要尊老,逢小要爱小,老爱小,小爱老;敬老得寿,爱小得福,处处讲礼貌,才成好世道。”尊老爱幼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苗族人民诚实纯厚、直爽,崇尚礼仪热情好客。苗族学者石启贵指出:“社交礼节,极为重要,过之,殊失其当,令人取笑;不及,又失其恭,惹人厌烦。相见之礼节,当以不亢不卑为宜,此人情之常也。非特汉区注意,苗乡于此亦相当重视”。苗族的好客之俗,享誉海内外。客人到家,堂屋让坐,寒喧间候,敬茶装烟,鱼肉款待。特别是婚宴庆典,公祭佳节,往往是一家来客,全村相邀,长者作陪,酒肉相待,席间以酒助兴,以歌劝酒,主家未散,邻家又邀,这种轮流请吃的“排家饭”风俗不就是《源记》里“见渔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以及“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的真实写照?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10-10 02:13
      回复
        转帖来源:中国湘学《学术月刊》2000年第6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10-10 02:16
        回复
          秦军自贵州攻湘西,楚人沿长江迁吴越。秦军破贵州,常德,楚人除了东逃,南逃,并无路可走,历史影响是,吴越之地由侗台语完全变楚方言。粤语的源头似乎来自洞庭湖楚音。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10-10 02:20
          回复
            楚人从贵州,湘西东迁后,留下的空白才被五溪蛮侵夺。楚人特点是执着,无论迁移何处,都不改音,不改俗。连地名都不丢。湖南还有战国时期楚语方言区,楚人不会弃俗变苗的,除非是断了退路。楚国文化高于中原,楚人不会异变成原始居民的。而且楚人是黄帝所居的有熊部,伏義八卦的传人,道教文化的主源。华人创造者。不会变苗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10-10 02:34
            回复
              僚苗占了原楚人之地,几乎抹掉湘西文明,并继续向湖南腹地推进,到宋期时,越过了湘江,攻克了长沙。明,清时期,汉人反击成功,基本光复湖南楚境全部,但一失一得,己过二千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10-10 02:42
              收起回复
                这个发型才是垂髫。一个发髻上有几根头发垂下来。这是汉族习惯中小孩的发型,垂髫代指小孩。黄发与黄毛丫头里的黄毛一个意思,代指小女孩,也可以男孩女孩都代指。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6-10-10 11:43
                回复
                  楼主我想给你一个。不过武陵源现在也有苗族,苗族当时应该也迁过去了。只不过渔夫遇到的是不是就难说了。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6-10-10 12: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