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历史吧 关注:191贴子:7,908
  • 3回复贴,共1

伪满时期东北人民的生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日本侵略东北,建立伪满政权,在中国东北实行了14年之久的殖民统治,使东北同胞饱受了亡国奴的痛苦滋味。日本在东北的侵略战争和掠夺物资是建立在对东北人民剥削压迫的基础上的。东北人民在伪满洲国统治时期的生活具有鲜明的亡国奴特点。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11-01 10:10回复
    东北人民的生产、生活被完全卷入了战争体系中。日本在控制东北贸易过程中,向它的同盟国德、意推销伪满特产。1938年伪满与德国订立新的贸易协定,规定德国每年从伪满购入价值二亿元的大豆(旧协定为一亿元),而对伪满输出价值五千万元的军火和机器(旧协定为两千五百万元)。1939年意大利的经济使节出访日、伪以后,日、伪、意又于八月订立三角贸易协定,规定意、伪双方输出总额为三千万元。伪满的输出品为大豆、豆油、花生、苏子油等,而意大利的输出品则为汽车、铝、水银等军用品。东北经济日益卷入日本的战争体系中。大豆、豆油、豆饼,向为东北出日货第一大宗,而以德国为最大顾客。豆、谷运往德国,替日本换回飞机零件或飞机的制造图案和各种特许发明权及机器等物品。德国对于大豆利用的范围非常广泛,通过大豆加工技术获得了巨大的利润。后因德国扩张军备,经济困难,购买力弱,尽力压低价格。吉、黑农民,因豆价惨跌,甚至以大豆为燃料,痛苦不堪盲状。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11-01 10:12
    回复
      1941年太平洋战争以后,日本在东北投资不断减少,而推行战时紧急经济掠夺政策所需资金却成倍增长。日伪当局就借助大量印刷伪币谋求资金问题的解决。1937年满洲中央银行货币发行量是3.29亿元,1944年扶摇直上达58.76亿元,增加15倍。日伪当局一手制造了通货膨胀,又将通货膨胀后果转嫁到东北人民,办法是强行消化公债,推行义务储蓄。人民群众遭受到物价飞涨和摊派剧增的双重痛苦。1937年伪满发行公债总额为4.44亿元,1942年总额达到28.98亿元,到伪满垮台前,发行公债更高达40.55亿元。其中仅偿还了1.4亿多元,剩余的39亿多元,即96.5%未能偿还。强制性的义务储蓄。1939年为5亿元,1942年为11亿元,1944年为37亿元。农民在被迫以很低的价格出卖粮食后,还要将粮款的一部分储蓄;土地、房产买卖要强制双方储蓄;等等。而这些所谓的储蓄其实是很难再领出现金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11-01 10:13
      回复
        伪满洲国时期东北人民的生活史是抗日战争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东北经济沦为日本的殖民地经济后,东北人民的生产、生活被纳入了日本的战争体系中,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新形势下,深入研究日本侵略者利用伪满洲国在东北侵略掠夺的历史,是为了让我们刻骨铭心的牢记历史的屈辱,防止历史的悲剧重演,使我们更加坚定为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勇前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11-01 10: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