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鼎吧 关注:50贴子:481
  • 0回复贴,共1

赢鼎教育:丢分可不仅仅因为你“马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一针见血的语句道破出学生心声,而在模拟考试中我们经常因为粗心大意而丢分,导致最后的成绩不尽如人意。同学们是否都曾经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题目因为自己对其中一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步骤模棱两可而写不全答案,拿不到满分;有的题目明明自己都会做,知识点也都很清晰,但仍旧因为马虎而丢分,尤其表现在数学或者理综的解答方面。同学们往往在老师讲解答案的时候恍然大悟,拍腿直呼:“这个题我是会做的,都怪自己马虎大意!”这时候我们反思自己,平时考试的失分现象,真的仅仅因为是马虎导致?大概其背后的原因不能都归结为马虎吧,参考一些高考毕业生的学习经验,赢鼎教育专家归纳出以下几个场景,并分析其原因,给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第一,答题的准确率不高。
很多同学在模拟考试中做题速度很快,卷面答案也写得很满,但是试卷发下来才发现,自己的分数并不高,原因是虽然每个点自己都写了答案,但答案写得不准确,所以未能拿到满分。这犹如我们电脑打字,如果敲的键盘不对,就算速度再怎么快,敲出来的字错误率依旧很高,这些文字并非自己是自己需要的,只能重新来过。如果不准确地记住字母在键盘上的位置,盲目地提高打字速度,效果肯定适得其反。所以,我们在做题的时候,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做事力求“一遍做对”、“每一遍都有提升”,关键时刻才有可能一次做对。另外,准确率还和“做题量”以及“题目类型”有关。如果平时的作业100题总要错3-5题,考试的出错率基本会翻2-3倍。而概率因素导致平时错误率越高,考试时失分率越成倍增大。因为考试时题目的类型更加宽泛和变化多端。
我们解决方法是,每次做题都认真对待,提高准确率,争取会的题都做对,并且建立错题本。丢分以后找出真正的原因,分析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正确的解答思路有何不同,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遇到类似题型的再次犯错,如此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能记忆深刻,将知识点熟记于心。
第二,解答时基本概念不清。
有一些题目,同学们认为自己是会做的,因为平时曾经做对,只是考试出现意外,做错了。但很可能是大家只看过一两次,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而这些概念的细节到底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联是什么,可以有哪些变化,并未深究。在考试有时间限制和压力的情况下,人通常本能地选择自己大脑中最先搜索到的记忆存储,而这个记忆和认知很可能是错误和疏漏的。所以考试订正时,这类题目,不妨再变形或者深究一下,举一反三,这时很多知识漏洞又会被发现。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的解决方法是,试着去讲解题目,如果做到能清晰地讲解题目,这说明同学们确实理解答案本身了。通常在讲解过程中,也会不断发现自己知识上的漏洞。这也是教学相长的意思。学而知不足,教而知困。知不足后能自反也,知困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第三,答题时做题太慢。
这就涉及到做题熟练度的问题了。很多题目同学们都会,而且基本概念很清楚,做起来步骤、方法没有问题,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做题速度不快,这在高考中也是一大致命弱点。高考中考试时间紧迫,要求看到题目后能做到快速分析题目,迅速在脑海里给出基本的答案,并且可以做到一次性做对,不需要回头检查。因为高考答卷时能做完题都不错了,更别说寄希望于回头检查。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便涉及到一个概念——题海战术。这里的题海战术指的是,在完全会做一道题的前提下,反复练习类似的题型,大概需要做6次左右,才能做到一次性快而准地写上完美的答案。孰能生巧,这也是为什么高考的冲刺阶段,老师们让我们做很多真题以及模拟题的原因之一。通过题目的练习能达到对题型、知识点以及解答步骤的熟悉,这样在真正的高考中也才能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当然,做一次便可熟记于心的“学神”可自动跳过这个步骤。
相信通过上边的分析,很多同学便能意识到题目做错并不是自己粗心大意那么简单,而是这些粗心大意背后隐藏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法。因此,同学们应当引起足够重视,不停留在“我又马虎了,所以才丢的分”这样的层面,而是真正去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利用上述的解决办法根除导致自己丢分的隐患。


IP属地:北京1楼2016-12-06 14:2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