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之友吧 关注:3,416贴子:223,230

【环球时报】TD媒体终于“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环球时报】TD媒体终于“赢”了一回:“哈哈!中国人自己都承认他们吃不起茶叶蛋!”
今天,两大TD媒体《自由喵时报》和《苹果喵日报》突然一起发出了一条情绪激动、透着一股“小人得志”气息的新闻。其中《自由喵时报》的标题是:《台灣人說對了! 中國作家:我們吃不起茶葉蛋》;而《苹果喵日报》的标题则是《很多中國人吃不起茶葉蛋?官方數據:是真的》
看着这两家TD媒体说得“有头有脸”的,连“官方数据”都拿出来,还真是有点唬人呐……那么,咱大陆人是否真有“很多人”真的吃不起茶叶蛋么?而这“官方数据”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12-18 18:12回复
    原来,根据这两家TD媒体的消息,这个“大陆很多人吃不起茶叶蛋”的消息,来自于【网易新闻】的“评论频道”推出的一篇文章,标题为《许多中国人穷得超出你想象,他们到今天也吃不起茶叶蛋》,作者则是一位名叫黄童超的作家。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12-18 18:13
    收起回复
      而黄童超得出中国13亿人中“许多人吃不起茶叶蛋”的理由,则是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的两组数据:
      其中这第一组数据称:2014年底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有7017万,2015年底减少到5575万。可这几千万人每人每天收入却不足7.67元……
      第二组数据则显示:刚好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中国人,会将收入的53.5%拿来买吃的。于是结合第一组数据中的7.67元的收入,黄童超得出中国有数千万人每天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仅为4.1元。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12-18 18:13
      收起回复
        耿直哥这里必须实话实说,虽然我们中国的贫困人口逐年都在缩减——比如黄童超所列出的数据就显示从2014年的7000多万缩减到了5000多万——但这涉及几千万人的贫困问题确实还很严峻,需要官方继续大力帮助这“相当于台湾人口一倍多”的人脱贫。
        但我并不认同网易新闻的网友评论板块中那满屏幕的戾气和污言秽语。因为耿直哥自己就曾多次撰写大凉山地区的文章,我清楚这个中国最贫困地区的问题,绝不是对于扶贫干部的辱骂就能解决的。相反,不少当地扶贫干部是非常投入的,可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确实制约了脱贫的进展。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12-18 18:14
        回复
          因为它们标题已经证明,他们关心的根本就不是我国这些几千万的贫困人口,而恰恰是耿直哥之前所说:他们拼命要证明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就是为了“以偏概全”地抹黑大陆、证明大陆不行,从而营造出一种统一不可行的舆论恐惧感。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12-18 18:18
          回复
            转发end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12-18 18:24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12-18 18:26
              收起回复
                顺便把文中提到的关于大凉山的那篇报道发过来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12-18 18:30
                回复
                  不过,这样的指控并不属实。根据央视报道,实情是,虽然国家已经拿出828亿准备帮助像“悬崖村”这种“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进行搬迁时扶贫,可在大凉山,比“悬崖村”生存条件更恶劣的地方还有1600多个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6-12-18 18:40
                  回复
                    当然,你可能会说,解放前中原地区也有很多自然环境很恶劣,同时也与外界隔绝的地方啊,为啥人家能发展起来呢?
                    这就涉及他告诉我的下一个问题了:语言。
                    是的,大凉山的彝族同胞不仅有他们独特的社会结构,也有他们独特的,区别于其他地方的语言和文化,甚至“彝族”这个称号本身,也是解放后国家给那里的同胞重新划定的。人类学家则通常称呼居住在凉山的他们为“诺苏人”。
                    而这独特的语言和文化,也就决定了对于凉山社会的现代化改造,会比外面的世界难上加难。


                    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6-12-18 18:43
                    收起回复
                      而除了上面这三个背景信息,他还推荐我阅读了一本关于凉山彝族的书,名为《我的凉山兄弟》,系台湾学者刘绍华所著。我花了一天时间读完后,又从这本书中了解到了更多关于彝族社会的信息。


                      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6-12-18 18:45
                      回复
                        当然,他也希望国家能够更多的帮助这些努力发展自己的彝族年轻人——不是给钱,而是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职业培训和素质,帮助他们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


                        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6-12-18 18:50
                        回复
                          另外,虽然扶贫工作确实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但当地的扶贫干部们也在努力寻找着破解当地复杂贫困局面的办法。他们中一些人更是已经找到了帮助诸如“悬崖村”等生存情况很恶劣的地方的村民的更好办法。而他们要的,只是外界的舆论不要再简单地消费大凉山的贫困。
                          这,也是耿直哥今天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我希望可以让大家看到大凉山的彝族同胞是从一个比我们其它地方落后很多层面的地方开始起跑的,而且他们的脚上不仅带着“镣铐”,跑道更是崎岖不已。我们不应“过度消费”那里的落后,并因为这种频繁的“消费贫困”而令人们逐渐对那里缓慢的发展而产生种种的傲慢、偏见与歧视,甚至妖魔化与标签化。
                          实际上,从在清朝末年的“东亚病夫”到如今新中国的崛起,我们整个国家不是也走过了一条漫长而崎岖的发展道路吗?在这条路上,我们不也曾遭遇过各种歧视与傲慢的眼神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6-12-18 18:51
                          回复
                            第二篇end


                            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16-12-18 18: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