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很多为人父母的朋友认为,所谓的家庭教育,无非是极尽所能开发孩子的智商,在两三岁教他背古诗词,四五岁上英语早教班,等读了小学后请家教,把成绩搞好,将来上个名牌大学,便可以光宗耀祖了……似乎只有这样,才是身为父母的成功,也才算孩子真正的成才。然而,实践证明,这些,远远不够。
不久前,“清华教师被骗千万”的新闻轰动了小区的妈妈圈,自此,延伸出来的一个育儿话题是: “让孩子读了那么多书,门门功课第一,最后是否一定能换来个好人生?”
细想下,这个问题不难回答。
试问,如果孩子缺乏对成功最起码的认知(一遇挫折就消极),没有梦想规划的能力(以后从事什么工作都不懂),无法保护自己(读了研究生还依然被骗),没有与别人分享的能力(腰缠万贯却快乐不起来)……那么,即便这个孩子读书多如恒河沙数,门门功课第一,那又怎样?
德 商
有话说:“小赢在智,大胜在德。” 据我所见,大凡真正的成功者,其道德修养都有着一定的境界。
很多人做事的失败,真正意义上,并非他们做事上的失败,而是他们为人上的失败。一个孩子,从小没有优秀的道德品行,就不会有优秀的做人品格。等他长大后,自然无法拥有高尚的事业与高尚的人生。
2012年,一位名叫陆杰森的美国留学生以一包薯条触动了全国网民。他在南京一家麦当劳门口路遇一位赤脚行乞的老奶奶,于是买了两包薯条来,给老人一包,自己一包,随后席地而坐,两人开心地吃着、聊着。陆杰森的有爱之举被路人拍下发到网上,无数人为之感动。但对陆杰森而言,这却是件极为平常之事。因为,在他二十多年的人生中,那可不是他第一次和乞讨老人吃东西。他回忆,5岁时他就给流浪汉送过果汁;8岁,他还陪被遗弃的艾滋病人吃过饭……
陆杰森的举手之劳,对大多数人来说,或许是奢侈之举。我们听惯了太多道德说教,却吝于付诸实践。其结果是,我们的孩子也有样学样——只叉着腰站在道德的堡垒里,乐于做一个评论者,而不是一个实践者。
我觉得,这我是所看到的最好的道德教育。这样的举手之劳,有着令人肃然起敬的道德内涵。
情 商
阿姨家的孩子,两次高考金榜题名,两次被重点大学录取。一次因在校期间痴迷网络游戏,导致门门功课挂彩;一次因与舍友发生争执,大打出手,终被校方不客气扫地出门。他的父母说自己的孩子是天赋异禀所致,他的老师说他单纯到几近透明……只有明心利眼的人才知道,这孩子不懂对父母感恩,不善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是智商极高,情商极低。
生活中,禀赋至高却令人叹息的孩子不罕见。智商与情商,如同一只雄鹰的一对翅膀,试问,只凭一只翅膀的雄鹰能展翅高飞吗?答案是否定的。可惜,很多父母只一味专注于孩子智力层面上的发展,而疏于情商方面的培养。
世界顶级名牌学校哈佛大学哈佛370年来,共培养出了8位美国总统、3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32位普利策奖获得者“传奇”从而何来?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心理学家丹尼·戈尔曼在其风靡于世的《情商》一书中给出答案:成功=20%的智商+80%的情商。
心 商
成功企业家冯仑曾提出一个“心理钱包”的观点。他说,人一生会有三个钱包,第一个是现金或资产,第二个是信用,第三个是心理钱包。无疑,第三个钱包说的就是一种心态。
孩子值得拥有的优秀的心理品质多如牛毛,认真、勤奋、乐观、积极向上,等等,可我始终认为,我们最应该让孩子拥有的心理品质便是“理智”。很多时候,理智决定这一个人一言一行、一事一情、一生一世的成败。
丘吉尔在传记中留下一句话:最坚强的人,不是能战胜强大的人,而是能战胜自己感情冲动的人。优化孩子成才的性格,首先要做的就是教会他们遇事冷静、镇定。才会有正确的分析、判断,才会做出正确的决定——才会使自己更加“有智”。
父母的教育理念,是孩子人生路上的第一个教育平台的导航器。让孩子懂得成功真正的涵义,具备良好的品格修养,学会做人,才是一种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让孩子终生受益
《新思域教育贾俊恒》
不久前,“清华教师被骗千万”的新闻轰动了小区的妈妈圈,自此,延伸出来的一个育儿话题是: “让孩子读了那么多书,门门功课第一,最后是否一定能换来个好人生?”
细想下,这个问题不难回答。
试问,如果孩子缺乏对成功最起码的认知(一遇挫折就消极),没有梦想规划的能力(以后从事什么工作都不懂),无法保护自己(读了研究生还依然被骗),没有与别人分享的能力(腰缠万贯却快乐不起来)……那么,即便这个孩子读书多如恒河沙数,门门功课第一,那又怎样?
德 商
有话说:“小赢在智,大胜在德。” 据我所见,大凡真正的成功者,其道德修养都有着一定的境界。
很多人做事的失败,真正意义上,并非他们做事上的失败,而是他们为人上的失败。一个孩子,从小没有优秀的道德品行,就不会有优秀的做人品格。等他长大后,自然无法拥有高尚的事业与高尚的人生。
2012年,一位名叫陆杰森的美国留学生以一包薯条触动了全国网民。他在南京一家麦当劳门口路遇一位赤脚行乞的老奶奶,于是买了两包薯条来,给老人一包,自己一包,随后席地而坐,两人开心地吃着、聊着。陆杰森的有爱之举被路人拍下发到网上,无数人为之感动。但对陆杰森而言,这却是件极为平常之事。因为,在他二十多年的人生中,那可不是他第一次和乞讨老人吃东西。他回忆,5岁时他就给流浪汉送过果汁;8岁,他还陪被遗弃的艾滋病人吃过饭……
陆杰森的举手之劳,对大多数人来说,或许是奢侈之举。我们听惯了太多道德说教,却吝于付诸实践。其结果是,我们的孩子也有样学样——只叉着腰站在道德的堡垒里,乐于做一个评论者,而不是一个实践者。
我觉得,这我是所看到的最好的道德教育。这样的举手之劳,有着令人肃然起敬的道德内涵。
情 商
阿姨家的孩子,两次高考金榜题名,两次被重点大学录取。一次因在校期间痴迷网络游戏,导致门门功课挂彩;一次因与舍友发生争执,大打出手,终被校方不客气扫地出门。他的父母说自己的孩子是天赋异禀所致,他的老师说他单纯到几近透明……只有明心利眼的人才知道,这孩子不懂对父母感恩,不善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是智商极高,情商极低。
生活中,禀赋至高却令人叹息的孩子不罕见。智商与情商,如同一只雄鹰的一对翅膀,试问,只凭一只翅膀的雄鹰能展翅高飞吗?答案是否定的。可惜,很多父母只一味专注于孩子智力层面上的发展,而疏于情商方面的培养。
世界顶级名牌学校哈佛大学哈佛370年来,共培养出了8位美国总统、3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32位普利策奖获得者“传奇”从而何来?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心理学家丹尼·戈尔曼在其风靡于世的《情商》一书中给出答案:成功=20%的智商+80%的情商。
心 商
成功企业家冯仑曾提出一个“心理钱包”的观点。他说,人一生会有三个钱包,第一个是现金或资产,第二个是信用,第三个是心理钱包。无疑,第三个钱包说的就是一种心态。
孩子值得拥有的优秀的心理品质多如牛毛,认真、勤奋、乐观、积极向上,等等,可我始终认为,我们最应该让孩子拥有的心理品质便是“理智”。很多时候,理智决定这一个人一言一行、一事一情、一生一世的成败。
丘吉尔在传记中留下一句话:最坚强的人,不是能战胜强大的人,而是能战胜自己感情冲动的人。优化孩子成才的性格,首先要做的就是教会他们遇事冷静、镇定。才会有正确的分析、判断,才会做出正确的决定——才会使自己更加“有智”。
父母的教育理念,是孩子人生路上的第一个教育平台的导航器。让孩子懂得成功真正的涵义,具备良好的品格修养,学会做人,才是一种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让孩子终生受益
《新思域教育贾俊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