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尤其是学习,总是拖拉、磨蹭,家长对此束手无策?名思教育专家陈老师建议家长:先观察孩子的表现,了解孩子拖拉、磨蹭属于哪种类型。然后,根据不同类型,从多个方面分析,找出导致孩子拖拉、磨蹭的真正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找方法,并适当运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
那么,孩子总是拖拉、磨蹭的原因,有哪些呢?陈老师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找原因:孩子自身和家长方面。首先孩子自身原因,陈老师总结大致有天生慢性子、注意力分散等原因。其次,家长方面,自己慢性子影响、家长包办一切等等。
最后根据孩子拖拉磨蹭的原因,名思教育专家陈老师将按照孩子表现和形成原因,分别分析,找出解决办法。帮助孩子改掉拖拉、磨蹭的坏习惯。在运用专家提供的方法时,家长要注意联系孩子实际情况,切忌盲目套用。
问题一:孩子天生慢性子
贝贝是这样一个孩子,说话慢条斯理,动作不紧不慢,每天早上任妈妈喊破嘴皮,仍然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真的是雷打不动。有时看着妈妈着急的样子,还会嘟哝“有什么好急的啊,真是的,大惊小怪。”让你哭笑不得。在贝贝妈妈眼里,儿子和他父亲一样,简直就是一头固执的慢牛。
名思教育专家陈老师提醒家长首先应该了解:孩子慢性子是遗传了长辈的基因,在出生后,跟着慢性子的长辈一同生活,就会受到基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使其性格更加固化了。(就像贝贝,首先贝贝遗传了爸爸慢性子的基因,又受到慢性子爸爸的影响,就养成了这种性格)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慢性子不加以注意,使得孩子养成拖拉、散漫的习惯,问题就产生了。
名思教育专家陈老师总结针对慢性子孩子的教育方法:
方法1:角色扮演法,真实体验结果
对于慢性子的孩子,家长和孩子可以经常在家里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由爸爸或妈妈扮演孩子,孩子来扮演爸爸或妈妈,真实再现孩子的生活情景。家长严格按孩子日常的速度行事,甚至可以再慢些,让孩子真心去体会自己日常动作是如何的慢,让他去感受到别人的不耐烦,对他产生一定的刺激,明白自己的慢性子浪费了多少时间,从而有意识地去做些改变。
名思教育专家孙老师提醒家长在运用这一方法时,应该注意:
1、如果您的子女是敏锐而挑剔的孩子,请不要运用此法,他们会觉得您在取笑他,捉弄他。
2、做角色扮演的游戏前,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试探一下孩子的承受力。
方法2:改变家庭气氛,组织家庭比赛
通过贝贝的例子,名思教育专家孙老师认为:家长要意识到自身慢性子所形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慢性子有责任,所以当孩子被别人认为“慢半拍”而感到委屈的时候,家长要更多的找自身原因。然后在孩子面前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给孩子做表率。
名思教育专家孙老师提醒家长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家长如果决定和孩子一起成长,就不要半途退却。
2、家长的磨蹭习惯比孩子还顽固,很有可能被孩子批评或者奚落,家长要对孩子解释,取得孩子的谅解。
方法3:运用自然教育法,进行后果提示
“自然教育法”倡导的理念是:一个人应当承受他的行为引起的后果,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名思教育专家孙老师提醒家长:家长一定要启发孩子去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可以广泛地了解,磨蹭的人为什么总是成为同伴们的笑柄?影响班集体荣誉的时候同学们会如何反应?这样可能对孩子产生一定的触动,促使孩子产生改变自己磨蹭的愿望。
问题二:家长包办一切,导致孩子磨蹭
家长对孩子过于疼爱,事事包办;家长急性子,嫌孩子动作太慢,浪费时间,不如自己包办;家长认为孩子小,磨蹭是暂时的,现在我先包办了,等他长大了再说不迟。名思教育专家提醒家长,以上想法做法,都会导致孩子磨蹭。
面对已经养成磨蹭习惯的孩子,家长该怎么改变?或者,有些家长怎么避免孩子磨蹭的习惯?名思教育专家给家长总结了几种方法:
方法1:家长学会放手,逐步减少过度帮助
名思教育专家陈老师总结的具体做法:
首先,只要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要让他尝试自己做,即使做不好,也要给予表扬,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其次,任何人做自己不熟悉、或是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都不会快的。家长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急躁的情绪,学会等待、包容,不管孩子的动作有多么慢,家长都不要急于伸出援助之手。
再次,家长要改变“孩子小,以后再培养也来的及”的错误观念。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制定什么事情是孩子自己要做,给孩子养成习惯。
方法2:合理运用对比法,激起孩子的热情
名思教育专家陈老师说:“我们所说的合理对比,就是巧妙地和别人对比或与自己前面的成绩对比,找进步,找希望。”同时,名思教育专家陈老师特别强调家长注意的是,我们这里的对比,是比进步,不是给孩子树立模范榜样让孩子去学习。比如,让孩子比较:“自己迅速做完事情的感觉,与妈妈替你做事情后唠唠叨叨,哪个心里舒服?”“昨天穿袜子,你自己穿一只,妈妈给你穿一只,你比妈妈慢,今天怎么比妈妈快了?”“今天如果有人问你:衣服谁给穿的?你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他:我自己!”
名思教育专家特别提醒:
家长最好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希望在改变孩子磨磨蹭蹭习惯问题上能得到老师的帮助,让老师减少一些批评,并给予更多一些的鼓励。这样家校配合,对改变孩子养成自己做事情的好习惯大有益处。
方法3:家长故意“耍赖”,逼孩子自己做事
“耍赖”可以说是孩子的法宝。名思教育专家赵老师认为,家长不妨学习孩子,适时运用一下“耍赖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会收到奇效。
比如:孩子要穿鞋到外面去玩,这时孩子是恨不得马上飞到外面去,会急着催大人快点给他穿鞋、系鞋带,这时不妨磨蹭一下,故意放慢速度,或者成心把鞋带系坏,目的是让孩子着急,自己也动手帮忙。这是“软”的耍赖方法。
还有“硬”的耍赖方法,开始要帮助孩子系鞋带的时候,就告诉孩子,一人一只,这样分工快。家长做完就不管了,就是耍赖告诉他不能帮他了。在看来帮助无望的情况下,他也会自己完成的,而且,速度也不一定慢,因为外面精彩的世界在吸引着他。
名思教育专家提醒,在运用耍赖法的时候,应该注意:
1、耍赖法要运用得当,不能太随意,不能太多,引起孩子的太大反感,就会失去效力。
2、既然家长运用了“耍赖”的办法,就必须坚持到底,不能被孩子的软磨硬泡或发脾气给难住,不能心软,否则前面的努力会前功尽弃。
那么,孩子总是拖拉、磨蹭的原因,有哪些呢?陈老师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找原因:孩子自身和家长方面。首先孩子自身原因,陈老师总结大致有天生慢性子、注意力分散等原因。其次,家长方面,自己慢性子影响、家长包办一切等等。
最后根据孩子拖拉磨蹭的原因,名思教育专家陈老师将按照孩子表现和形成原因,分别分析,找出解决办法。帮助孩子改掉拖拉、磨蹭的坏习惯。在运用专家提供的方法时,家长要注意联系孩子实际情况,切忌盲目套用。
问题一:孩子天生慢性子
贝贝是这样一个孩子,说话慢条斯理,动作不紧不慢,每天早上任妈妈喊破嘴皮,仍然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真的是雷打不动。有时看着妈妈着急的样子,还会嘟哝“有什么好急的啊,真是的,大惊小怪。”让你哭笑不得。在贝贝妈妈眼里,儿子和他父亲一样,简直就是一头固执的慢牛。
名思教育专家陈老师提醒家长首先应该了解:孩子慢性子是遗传了长辈的基因,在出生后,跟着慢性子的长辈一同生活,就会受到基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使其性格更加固化了。(就像贝贝,首先贝贝遗传了爸爸慢性子的基因,又受到慢性子爸爸的影响,就养成了这种性格)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慢性子不加以注意,使得孩子养成拖拉、散漫的习惯,问题就产生了。
名思教育专家陈老师总结针对慢性子孩子的教育方法:
方法1:角色扮演法,真实体验结果
对于慢性子的孩子,家长和孩子可以经常在家里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由爸爸或妈妈扮演孩子,孩子来扮演爸爸或妈妈,真实再现孩子的生活情景。家长严格按孩子日常的速度行事,甚至可以再慢些,让孩子真心去体会自己日常动作是如何的慢,让他去感受到别人的不耐烦,对他产生一定的刺激,明白自己的慢性子浪费了多少时间,从而有意识地去做些改变。
名思教育专家孙老师提醒家长在运用这一方法时,应该注意:
1、如果您的子女是敏锐而挑剔的孩子,请不要运用此法,他们会觉得您在取笑他,捉弄他。
2、做角色扮演的游戏前,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试探一下孩子的承受力。
方法2:改变家庭气氛,组织家庭比赛
通过贝贝的例子,名思教育专家孙老师认为:家长要意识到自身慢性子所形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慢性子有责任,所以当孩子被别人认为“慢半拍”而感到委屈的时候,家长要更多的找自身原因。然后在孩子面前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给孩子做表率。
名思教育专家孙老师提醒家长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家长如果决定和孩子一起成长,就不要半途退却。
2、家长的磨蹭习惯比孩子还顽固,很有可能被孩子批评或者奚落,家长要对孩子解释,取得孩子的谅解。
方法3:运用自然教育法,进行后果提示
“自然教育法”倡导的理念是:一个人应当承受他的行为引起的后果,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名思教育专家孙老师提醒家长:家长一定要启发孩子去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可以广泛地了解,磨蹭的人为什么总是成为同伴们的笑柄?影响班集体荣誉的时候同学们会如何反应?这样可能对孩子产生一定的触动,促使孩子产生改变自己磨蹭的愿望。
问题二:家长包办一切,导致孩子磨蹭
家长对孩子过于疼爱,事事包办;家长急性子,嫌孩子动作太慢,浪费时间,不如自己包办;家长认为孩子小,磨蹭是暂时的,现在我先包办了,等他长大了再说不迟。名思教育专家提醒家长,以上想法做法,都会导致孩子磨蹭。
面对已经养成磨蹭习惯的孩子,家长该怎么改变?或者,有些家长怎么避免孩子磨蹭的习惯?名思教育专家给家长总结了几种方法:
方法1:家长学会放手,逐步减少过度帮助
名思教育专家陈老师总结的具体做法:
首先,只要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要让他尝试自己做,即使做不好,也要给予表扬,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其次,任何人做自己不熟悉、或是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都不会快的。家长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急躁的情绪,学会等待、包容,不管孩子的动作有多么慢,家长都不要急于伸出援助之手。
再次,家长要改变“孩子小,以后再培养也来的及”的错误观念。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制定什么事情是孩子自己要做,给孩子养成习惯。
方法2:合理运用对比法,激起孩子的热情
名思教育专家陈老师说:“我们所说的合理对比,就是巧妙地和别人对比或与自己前面的成绩对比,找进步,找希望。”同时,名思教育专家陈老师特别强调家长注意的是,我们这里的对比,是比进步,不是给孩子树立模范榜样让孩子去学习。比如,让孩子比较:“自己迅速做完事情的感觉,与妈妈替你做事情后唠唠叨叨,哪个心里舒服?”“昨天穿袜子,你自己穿一只,妈妈给你穿一只,你比妈妈慢,今天怎么比妈妈快了?”“今天如果有人问你:衣服谁给穿的?你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他:我自己!”
名思教育专家特别提醒:
家长最好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希望在改变孩子磨磨蹭蹭习惯问题上能得到老师的帮助,让老师减少一些批评,并给予更多一些的鼓励。这样家校配合,对改变孩子养成自己做事情的好习惯大有益处。
方法3:家长故意“耍赖”,逼孩子自己做事
“耍赖”可以说是孩子的法宝。名思教育专家赵老师认为,家长不妨学习孩子,适时运用一下“耍赖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会收到奇效。
比如:孩子要穿鞋到外面去玩,这时孩子是恨不得马上飞到外面去,会急着催大人快点给他穿鞋、系鞋带,这时不妨磨蹭一下,故意放慢速度,或者成心把鞋带系坏,目的是让孩子着急,自己也动手帮忙。这是“软”的耍赖方法。
还有“硬”的耍赖方法,开始要帮助孩子系鞋带的时候,就告诉孩子,一人一只,这样分工快。家长做完就不管了,就是耍赖告诉他不能帮他了。在看来帮助无望的情况下,他也会自己完成的,而且,速度也不一定慢,因为外面精彩的世界在吸引着他。
名思教育专家提醒,在运用耍赖法的时候,应该注意:
1、耍赖法要运用得当,不能太随意,不能太多,引起孩子的太大反感,就会失去效力。
2、既然家长运用了“耍赖”的办法,就必须坚持到底,不能被孩子的软磨硬泡或发脾气给难住,不能心软,否则前面的努力会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