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先生的观点原文:
诗歌要有亲和力(赵月明)
什么叫诗歌的亲和力?简单的回答,就是一首诗与读者的共鸣。共鸣越少,亲和力就越小;共鸣越多,亲和力就越大。只有共鸣,才有亲和力。没有共鸣,就没有亲和力。一首连自己都不知道写的是什么,表达的是什么的诗歌,是不会有亲和力的。读者看不懂,弄不明的诗歌,也一定没有亲和力。与读者不能共鸣的诗歌,也绝不会有亲和力。诗歌的亲和力越强,它的生命力也就越强。
什么样的诗歌才具有亲和力呢?笔者认为有两种:一种是,人民大众喜闻和乐见的诗歌;另一种是,具有研究与考古价值的诗歌。前者,是大多数人的亲和力。后者,是少数人的亲和力。一首诗歌的亲和力越广,越高,越大,它的社会价值就会越广,越高,越大。总之,读者喜爱的诗歌,具有研究价值的诗歌,就是具有亲和力的诗歌。
怎样才能写出具有亲和力的诗歌作品呢?这就要求诗人们要多读书,多学习,多实践,多思考,深入社会,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深入百姓,去寻找,去发掘,去淘宝......只有这样,才能写出那些,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具有特强亲和力的诗歌作品来。
那些采用多年隐居,闭门造车,苦思冥想,脱离生活等等方式方法的诗人,是绝对写不出具有亲和力的诗歌的。
不才认为诗歌的亲和力绝非赵先生所愿:
诗歌的亲和力是指诗歌的“独性”或“毒性”,她有四个乳房:1、诗句结构的独特性2、意象表达的独特性3、意象之间的内在美妙关联4、诗者情感的真实和独特。并在触摸的过程中引领读者体验了一场高潮般的情感旅历。故此赵先生所言的亲和力和共鸣没有直接关系!只是间接的关系~~
在赵先生的帖内,留言了一句:诗人是为自己写诗还是为他人写诗就明白观点的对错。诗人都是为自己写诗!诗歌这种题材就是为诗人量体剪裁的霓裳,既遍是大众般题材也是自己从自己情感角度出发抒写。如果不是,那就不叫诗了....成了蹩脚诗~~
我们正从共和之后的政治诗歌走出来...并难能可贵的创新,并在现代诗歌的滋润下,已经开始润养当代的散文、记叙文、小说、歌曲和流行歌曲、综艺....可以这么说:没有现代诗歌的润养,其它艺术将是无源头之水.....诗歌是创造性写作,因此我静静的读诗---其乐无穷~~~其乐无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