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吧 关注:32,873贴子:655,366
  • 31回复贴,共1
这两个人是谁呀 小的才疏学浅不知道x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2-26 11:32回复
    你说的哪两个人?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2-26 11:38
    收起回复
      建议百度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2-26 11:39
      收起回复
        等等被清帝免了职?!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2-26 11:40
        收起回复
          我去百度一下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2-26 11:40
          回复
            史书是当时文化人的必读课吧,小说和历史都分不清的文化人应该是很少很少很少的,而且小说在当时的地位并不高。要真犯了这种蠢事,被嘲笑也很正常。


            IP属地:加拿大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7-02-26 12:44
            回复
              “何屺瞻作札,有生瑜生亮之语,被毛西河诮其无稽,终身惭愧。”
              出自《随园诗话》卷五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2-26 14:50
              收起回复
                所以还是历史重要吧...虽然小说比较大众化,可是归根究底还是历史反映的更多啊。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2-26 15:12
                回复
                  这个我之前本来想写出来的,不过后来觉得没必要,既然提起,而且以后也不会详细写了,放着我也没用,就这里说了吧。
                  在后世读书人圈子里,演义的影响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但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以至于有些读书人都一时分辨不清。
                  清·梁章鉅《楹联丛话》:吴中多周公瑾祠,有自夸其撰联之工者,云:“顾曲有闲情,不碍破曹真事业。饮醇原雅量,偏嫌生亮并英雄。”余谓“既生瑜,又生亮”语出《三国演义》,史传中并无其事。本传历叙公瑾运筹决胜,绝无与诸葛交涉一言,惟《鲁肃传》载肃迎刘备于当阳,劝备与权并力,备甚欢悦,时诸葛亮与备相随,肃谓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数语而已。大抵瑜亮之评,前明即有之,故王渔洋《古诗选凡例》及尤西堂《沧浪亭诗序》皆袭用之。且如落凤坡亦出演义,而《广舆志》误收之,渔洋遂有《落凤坡吊庞士元》诗矣,何况余子。若《桃符缀语》中所载一联云“大帝君臣同骨肉,小乔夫婿是英雄”十四字却落落大方。
                  梁章鉅自己读了不少书,《称谓录》就是他写的,所以知道这些事。
                  王渔洋与尤西堂都是有一定文史素养的学者,他们袭用演义的说法,小说的影响力可见一斑。王应奎论及此事时也不由感叹:“以二公之博雅,且犹不免此误,今之临文者可不慎欤!”
                  流行的说法多起来以后,也有人感于小说家混淆视听,特地为既生瑜“平反”,比如,清代的陶元藻在《全浙诗话》提到一个名叫“张杉”的人:
                  予入郡,赴兰亭集,有于集次取李白诗比南士(张杉字南士),南士赩然不之答。其人既去,座客谓南士:“李杜犹不足比耶?”南士曰:“君自误称耳。李安足与杜齿?杜之籓篱,李未能窥及,况堂奥乎!若言杜,则吾岂敢?不惟吾不敢,唐以后至今,堆垜若吾辈千万人皆不及也。李与杜相去何许,而君称李杜,误矣!天下有两冤称,诗人称李杜,才人称瑜亮,甚有抑瑜而扬亮者,冤乎!”因朗吟曰:“我生若在开元日,争许人称李翰林。”时闻者皆咋舌。去越数日,两耳籍籍,诮南士者踵至,且有摭所吟二句揶揄南士者。按此二句系许昌薛尚书《寄符郎中》诗也。南士尝曰:“白诗原有佳处,但胜于任华、马异一流,而公然与子美齐名,且间举其价在曹刘鲍谢之间,岂有此理?”盖当时吾郡早有效白诗以诟杜者,南士此言有为耳。
                  再如《随园诗话》里提到的毛西河,就是毛奇龄,毛大可也是他,这个人对生瑜生亮之论很不以为然。
                  《四书改错》里记载:远宗曰:“‘彻’字袛三义:一,通彻之彻,周制‘彻法’、‘汉制’彻侯是也;一,道彻之彻,《诗》:‘天命不彻’,《毛传》以彻为道,《尔雅》以不彻为不道是也;一,彻去之彻,《论语》:‘以雍彻’,《孟子》:‘酒肉将彻’是也。然并无训均者,今以造彻法而并造一均彻之训,以实其说,字学并坏矣。”又曰:“宋人每以杜造语为常谈,其害已久,惟先生(指毛西河)能正之。尝在饮次,客有称人优劣为瑜亮者,先生曰:‘十亮何能敌一瑜,而反颠倒之。且生瑜生亮系小说家无赖语,君子勿道也。’后门人有以起衰八代为词者,先生曰:‘冤哉!无稽之谈,人人诵之而恬不知怪。周秦以后,惟汉文为独盛,毋论迁、固二人擅绝百代,即晁错、贾谊、董仲舒辈,韩愈能过之乎?’四座惊叹。今儒者说岀而其锢蔽胸腹,沦浃肌髓者,何止起衰、瑜亮二语。嗟乎!可悲已。”
                  毛奇龄发这样的言论,可能有他本人性格偏激,不容于世的因素在内,他本身也是一个相当“传奇”而“有意思”的人物。
                  这种一定程度上矫枉过正的说法招致了一些人的不满,为此,尤侗在《艮斋杂说》里就辩白道:
                  三代以下无圣人,近于圣者,其惟诸葛武侯、郭汾阳乎?汾阳忠义功业,人无间言,独武侯后世不无遗议。近绍兴张杉着论,以瑜亮并称为非,必欲尊瑜而贬亮,毛大可复助其说,予窃怪焉。不可无辨据,云:“瑜开拓东吴,而亮所画三分,无尺寸之地,但夺得刘璋巴蜀耳。”不知东吴乃孙伯符所创,瑜并无攻城掠野之功,惟赤壁一战差强人意。当其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非瑜一人之力,其决意不降者,则权主之,鲁肃成之,而亮激之也,恶足为瑜夸乎?若亮岀茅庐,已定三分之计,盖中原属魏,江东属吴,舍荆、益二州,别无可取之地。备至荆州而不能取,拱手送与曹操,身几走死,若再失益州,则操灭张鲁之后,势如破竹,蜀必归魏,璋能保而有之乎?说者又谓璋同姓,不宜袭取。不知刘表、刘璋非封建之国,乃窃据有之,则备所取者,乃汉家之地,非璋地也。彼刘虞幽州,公孙瓒尚可并吞,何有于备?况入蜀者庞统也,而乃以为亮罪乎?至谓六岀祁山不能成功,此乃天也,必以成败论人,则岳武穆不如刘豫,张弘范贤于文信国矣。又谓将略非孔明所长。此陈寿挟怨之言,计三国时将略无岀亮右者,如八阵、木牛流马之法,皆孙吴所未及;五月渡泸,七纵七擒,南人骇为天威,营平、伏波何足道哉?以司马懿之狡诈,畏蜀如虎,甘受巾帼之遗,至叹为“天下奇才”,而瑜临没叹恨于“既生瑜,何生亮”者,岂让美之言乎!杉乃尊瑜而贬亮,人之知瑜,不如瑜之自知矣。岀师表云:“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所逆睹。”亮在草庐,已定三分,岂不知中原不可混一?顾不量力而为之者,诚欲竭其忠贞,以报先帝之遇也。而说者訾为不智,不亦谬乎!昭烈顾命云:“嗣子可辅,则辅之;不可,君当自取。”斯言也,入操、懿之耳,未有不莫逆于心者,而亮纯臣,断不岀此。假使备亡之后,亮安坐成都,息境宁民,经理相业,岂不能享二十四考之荣?又岂武矦之心乎?故为汾阳易,为武侯难,使武侯为汾阳易,使汾阳为武侯难。然则三代以下,武侯一人而已。武侯之失,惟用马谡有街亭之败,与汾阳九节度师同一错耳。至猇亭之役,昭烈忿兵,果愎自用,不可强谏,即亮在军不能救连营之失,而追恨于法孝直者,此武侯之托辞也。亮没之后,廖平、李严皆哭泣而死,西南万里,庙祀至今,岂偶然哉?后儒不识,好为异论,责备贤者,多见其不知量也。大可又谓蜀汉不宜列正统,比于萧詧、刘崇。予谓萧詧已臣拓跋,至江陵亡而南齐兴矣,刘崇一隅,岂可作天子,惟李亚儿可继唐后,而乃列朱三于五代,则吾所不解也。
                  杉又以李杜并称为非。李诗虽不及杜,然天才豪放如千里之马,不受羁勒。俯视开元诸子,未见其匹,即子美亦云“白也诗无敌”,数百年来人无异辞,而杉独举薛能诗云“我生若在开元日,争许人称李翰林”,夫能何人?乃晚唐之最下者,杉不白之师,而愿学薛能,亦不足责矣。韩退之,唐人之杰岀者也。诗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如杉之言,不几蚍蜉撼大树乎?
                  关于演义的这个问题,大致的情况是这样。那个被清帝免职的人我不知道。
                  总之,不管怎么说,现在书这么多,不知道知识点是很正常的事,但这些现象说明,说话之前不去求证,没有这个意识,就容易闹笑话。


                  IP属地:浙江11楼2017-02-26 22:24
                  收起回复
                    围观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2-26 22:34
                    回复
                      围观中~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7-02-27 00:14
                      回复
                        演义高论,先哈为敬。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7-08-13 16: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