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中国吧 关注:153,772贴子:889,272

【超级中国】光变-从京东方复兴的历程来见证改开后中国工业艰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偶然的机会得知这本书,便买了一本。这本书不仅仅说明白了京东方的前世今生,还通过京东方这个曾经的超级国企的由盛转衰,而后再盛的艰难历程,折射出改开以后民族工业的艰辛,如果没有一些人的负重前行,就不会有今天中国工业的自主发展和繁荣昌盛,只会走上一条印度一样的买买买的奇葩工业之路。感谢作者路风,历时7年深入京东方一线,通过实事求是的亲力亲为的调查访谈才完成的大作,足以证明,所谓的市场换技术是彻彻底底的失败的政策,今天中国的繁荣,是遵循了第一辈领导人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理念才成功的。这部48万字的大作,我不可能全书上传,加上自己纯手打(找不到TXT版本),所以我把本书关于中国工业的
关键的部分摘录出来,还有中日韩台液晶产业的恩怨情仇也一并摘录,与大家共同分享。


IP属地:江苏1楼2017-03-24 16:41回复
    1:京东方的前身是北京电子管厂。虽然那个被称作774厂的老国企已经永远的留在历史之中,但是京东方不仅继承了她的物质资产,还继承了她的组织基因。今天,京东方从产品到工业设施的物质面貌已经与北京电子管厂完全不同,但从她的思维方式,战略倾向,组织行为等方面。到处都能看出那个红旗厂的影子。理解京东方就必须从了解北京电子管厂的历史开始。


    IP属地:江苏2楼2017-03-24 16:45
    回复




      IP属地:江苏3楼2017-03-24 16:48
      回复
        2:如果从筹备算起,北京电子管厂作为一个制造企业存在了40年,他的历史折射出中国工业发展从1950年代工业化知道1980年代改革的沧桑。当今天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工业国之后,已经很少有人记得中国的工业化基础是怎样奠定的,甚至也记不清楚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怎样走过来的,追寻北京电子管厂的兴衰起伏的轨迹,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个国企是如何建立,发展,僵化,和衰落的,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国工业的命运和京东方崛起的意义。


        IP属地:江苏4楼2017-03-24 16:52
        回复
          3:北京电子管厂是新中国一五计划的产物,是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在一五期间新中国 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几乎没有重工业。但同时,新中国开国的一代领导人又对工业化有着不同寻常的痴迷。在表明实现工业化的决心时,毛泽东曾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能磨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甚至一辆拖卡机都不能造。在大规模实施工业化的一五后期,中国已经生产出来了载重汽车,喷气式飞机,大型机床,拖拉机等,后被称为两弹一星的高技术研发项目也都纷纷上马,那是中国工业的英雄年代,而北京电子管厂就诞生在那个年代。


          IP属地:江苏6楼2017-03-24 17:22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3-24 22:05
            回复
              _(:з」∠)_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3-25 09:52
              回复
                4:从革命战争中走过来的新中国领导人,在考虑工业发展上有着独特的视角,就是极度重视国防和军事。1951年,中央军委总参谋部通讯部部长兼电信工业局局长王诤(后任四机部部长),就向周恩来写报告,建议建设无线电元件厂和电子管厂。同年10月29日,周恩来批准项目筹建,并列入苏联156项援建任务。在那个年代,电真空器件就如同今天的半导体集成电路,是民用电子整机,军事通讯设备,雷达,导航,国防尖端武器,广播电视,邮电通讯,仪器仪表等电子产品的核心元件。当时中国的电真空工业除了南京的一个民国时期的电子管厂外(772厂,1935年建设),就只有少数几家灯泡厂,一旦工业和国防建设对电子工业提出需求,电真空器件首当其冲。


                IP属地:江苏11楼2017-03-25 11:35
                回复
                  5:北京电子管厂(774厂)被划归为军工企业,最初的筹备组隶属于军委总参通讯兵部电信工业局。1954年6月在酒仙桥地区动工,到1956年7月建成,当时一五期间,全国工业总投资5.5亿,酒仙桥地区的3个电子骨干厂就用了2.6亿,北京电子管厂获得1.0282亿,与同期建设的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718厂),北京有线电厂(738厂),共同组建了一个电子工业基地。


                  IP属地:江苏12楼2017-03-25 11:39
                  回复
                    6:1956年10月15日,北京电子管厂举行开工典礼,出席的领导人有李富春,聂荣臻,陈赓,谭政,肖华,赖若愚,胡克实,张劲夫,王诤,万里,段君毅,赵尔陆,蒋南翔,邓拓等。


                    IP属地:江苏13楼2017-03-25 11:43
                    回复
                      7:从教科书上了解历史的人,很容易以为有了国家的投资和苏联的援助,一个大工厂就建成运行了。其实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工厂从一开始就必须自己克服许多困难,所以同样需要人创造性。北京电子管厂的第一任厂长周凤鸣是以为共产党老干部(1920-1980),从20岁开始就当过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当地几个县的县长,1954年从农林局局长调任774厂筹备组。周凤鸣属于那代人,他们没有技术背景,也没有工业经验,但懂得怎么样把人组织起来去实现特定目标,而且富于战略性思维。虽不像领导建立了中国国防工业的聂荣臻,张爱萍有那么高的地位,但在一个工厂领导的位置上,周凤鸣展示了同样的风格。


                      IP属地:江苏14楼2017-03-25 11:55
                      回复

                        如此的年轻,如此的有为。朝气蓬勃。


                        IP属地:江苏15楼2017-03-25 11:56
                        回复
                          快更!太监可耻!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7-03-25 15:14
                          回复
                            鉴于这本书全更要48万字,现在的进度更完时间太长,我决定再浓缩一下,把每个阶段的重要部分进行摘录,纯技术部分大部分省略。
                            8:北京电子管厂从破土动工到到开工典礼,只用了2年零4个月,安装设备3685台,各种仪器12606件,建筑面积13.46万平方米。项目最终评审为优,这个速度被苏联专家形容为骇人听闻,世界无例。同时在建设的期间,1953年周凤鸣组织建立技工培训科,1955年建立教育科,1956年,联合718,728,774厂联办了酒仙桥业余工学院,这样当北京电子管厂开工时,全部人员已经充分准备好,大大节省了磨合时间。


                            IP属地:江苏17楼2017-03-25 16: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