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梗概:
晓梦第一次见青玄的时候才八岁,而后很多年过去了,青玄所带给晓梦的人世思考一直影响着晓梦对“道”的理解,若无人世羁绊,则无道法渊源。十九岁的青玄用一枝桃花告诉晓梦‘修身之路,讲求自然平和,这花这草都是修行’,而后用自身的死启示晓梦:精卫填海,到底是意难平。人世前行中,年幼的晓梦开始了自己的修行。
《梦之初·人间世[1]》
晓梦八岁入师门,方知人世纷扰。
在那之前晓梦只知道自她记事起她便生活在那片名为竹墟的竹林里,身边只有已过耄耋的素梧陪伴,至于她们为什么住在这里,素梧说是战争,然而是哪一场、哪一国的战争就再也问不出了。
竹林很大,很安静。入夜后,总能听到一些细小的声音,有时候是雨落在竹叶上的声音,有时候是鸟儿挥动翅膀的声音,更多的时候是风声,风吹竹林的声音。跟着她的素梧告诉她那声音像极了海浪,所以每次风过后晓梦总会盯着那片绿色的竹林发呆,她想能和这片绿色巨浪媲美的海又该有多么广阔。竹墟绵延数十里,竹子之间生得极为紧密,能走人的路只有一条幽僻的羊肠小道,每次都要走上好几个时辰方可出谷,海又有多大呢?
在她还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的时候,她就悄无声息的长大了,素梧告诉她:你的天资极高,心境却浮躁,若无贤师引导怕也会荒废自己。真奇怪,晓梦看着面前已是满头白发的素梧,她没有告诉过她的身世,没有告诉过她习剑的理由,却总是会告诉她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比如大海,或者她根本不关心的问题比如拜师。当然这只是她当时的想法,时过境迁,她在想如果当时自己没有像素梧说的那样击败几位长老,她的人生又会如何。
万法自然,顺应大道,已为天宗掌门的她也许不该想这些虚无的假设。
至于拜师,年少的她的确是想知道更多,更多关于眼前这个人世的问题困扰着她,素梧已经很老了,如果素梧死了,她在想问问题的时候又该找谁呢,于是顺理成章的她成为了这个已经五十年不收徒的北冥子的徒弟。至于他为什么愿意收自己为徒,晓梦没有问,就像北冥子也没有问她为什么要拜师一样。关于师傅,她只是有耳闻:北冥是一个十分神秘的家族,是原四大家族(东方、南宫、西门、北冥)之一,其家族人才辈出却人丁稀薄,如今关于几个家族的消息已是少之又少。她的师父北冥子就是仅有的北冥后人之一,而关于自己的身世知道的人恐怕只剩下素梧。这样想起来,她做他的徒弟应该是很合适的,那时候的她太小,只觉得这拜师也不是什么难事,收徒也不是,为何北冥子要等五十年才收徒呢?
等她正式入了道家之后她才明白,这和她生活的竹林相比已是另一番天地。即便是清修的渊潭也是过于吵闹了,所以更多的时候她选择去深山里,在那里或许能寻得一两个安静的地方。她的耳朵在竹林的时候被锻炼的极为敏感,她甚至能听到一颗露珠落下的声音。而这在道家很多人身上都是不可能的,所以晓梦内心的问题便更多了,身为修道之人为何会身陷尘世纷扰呢?她看到了太多的暗流涌动,明争暗斗,依旧只能把答案归结为两个字:贪念。直到她遇到青玄子,她又开始思考或者说寻找,也许这纷扰有另一个答案呢。
多少年过后,晓梦想起原来她们的初见已经是很遥远的事了,那年青玄十九岁,晓梦八岁。论岁数她是该尊她一声姐姐。可是若论起辈分,她应该是她的师叔。
晓梦那时刚拜在北冥子门下,也许是年龄尚小的缘故,依旧会对很多事很多人侧目。那一日便是如此,晓梦跟随师傅来到天宗明虚堂,拜见当时的掌门师兄赤松子,行过拜见之礼的晓梦现行离开,只留赤松子与北冥大师两人堂中谈话。
“大师新收的弟子怕是大有修为,只等她日后在天宗发扬大道,教化世人。”赤松子放下茶杯,若有所思道。
“晓梦资质自是极高,只是······她还未受过人世羁绊,只怕难懂天宗奥义所在,为俗事所扰。她若只研习剑术而无修为岂非枉作道家弟子。”北冥大师淡淡道,面前的茶杯泛起氤氲。
“她尚未闭关,难说结果。”赤松子捋了捋胡须,身旁所持的雪霁在阳光下晃动着别样的光。
“只看她自己的造化。”北冥抬手挥散吹进屋中的树叶,行云流水间是一位老者沉寂多年的无声的期待,也许上天自有安排也未可知啊。
【清虚堂院中】
晓梦走在廊间,春日晴好的天气,只见一名身着道家服饰的弟子守着一缸观鱼盆,口中念念有词,那人便是赤松子坐下的弟子——青玄。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青玄手持几朵玉色桃花,一朵一朵放入鱼缸中,只是那桃花太重,只一碰水面便沉入缸底。
“落花归土,何苦搅得鱼儿不得安生,当真痴人。”八岁的她静静地看着沉入缸底的桃花,摇头说道。
青玄也不恼,直到终于有一朵桃花安然浮于水面才说 “心若不静,花便不能停于水面。我放花是为静心,而非挽留落花。”说完便把手中折的一只花枝递到晓梦面前。“修身之路,讲求自然平和,这花这草都是修行”。
晓梦接过花枝,思索片刻道“花停于水,心静于无,你可知是为何?”
“花停于水实为无风,心静于无是为无欲”青玄浅笑,这一次轮到晓梦叹服,此人的境界委实不俗,想必应是那首席弟子。
自此,便不时和青玄谈天论道,而晓梦虽占了辈分上的便宜,但在青玄眼中却并未因此过于尊崇。这也是晓梦愿意和她来往的原因,她不来,青玄便也不扰她,相处的很是自在。
现在看来,如果青玄没有死,晓梦怕是永远不知道她这位志同道合的知己有着怎样的过去。晓梦没有提起过自己的身世,青玄亦没有。在晓梦看来,所谓的身世不过是人从哪里来。而人都会死,从何处来便也不那么重要,无非是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同为生命,人的生死与花的开谢一样,追问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她忘了,青玄年长她十一年的岁月里有些事物是她没有经历过,而又让青玄难以忘记的。她也忘了,不是所有人都像她一样是从竹墟直接走进道家师门的。她忘了,世人均是俗人,即便是青玄也不能免俗的走上了另一条与道家门规相违背的道路。
青玄死的那一晚,晓梦闻讯独自赶来。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只是她觉得也许那个困扰她很久的问题仿佛要有答案了。她曾经一度以为师傅北冥子会给她答案,但是在等待中青玄成为了那个向她抛来答案的人。
就像她抛来的那枝桃花在渊潭的土地中生根一样,青玄用她的死在晓梦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晓梦潜入停放青玄尸首的别院中,很轻易地摆脱守门弟子后,她又一次站在青玄面前。只不过只一次已是阴阳相隔。青玄看起来与初次见面并无两样,只是掀开白布后,她的胸口多了一个血窟窿。从心脏冒出的鲜血染红了她的前襟,远远看去青色的布料上像是绽开了一朵桃红色的花。晓梦最后看了一眼青玄,想起那日初见时自己说的话。
“落花归土,何苦搅得鱼儿不得安生,当真痴人。”这是晓梦和青玄说的第一句话,后来想起她真是一语道破了青玄的一生:当真痴人。
从道家弟子的众说纷纭中,晓梦尽力拼凑出了青玄的故事:身为亡国之女却没有在修行中度化自己,与同是亡国之人的人宗同族一起行刺秦国高官失败,当场伏法身亡。
亡国,人宗,行刺。这三个词在晓梦脑海中徘徊不去,她知道人宗与天宗对道法理解不和,也明白行刺是无谓的生灵之间的自相残杀,她没有经历过颠沛流离的逃亡,只在书简中读到过家破人亡的战争之苦,却也知道这看似无比荣耀的大秦帝国不会真正的万古留存。
她还是懂得的,那为什么青玄会看不破这一点呢?人宗与天宗,秦国与六国,行刺与被杀,这一切在天道万物面前都是渺小的存在,为何在晓梦眼中修为不俗的青玄依旧会陷入过往的尘世纷争?
一切好像又回到原点一样,还是没有答案。
晓梦回到渊潭,巨石上的那尊玉缸中的桃花不知何时已全部沉入缸底,成为鱼儿嬉戏的玩物。晓梦抬头望着满天星辰,良久,呢喃道:起风了。
“花停于水实为无风,心静于无是为无欲”这也是青玄说的。
晓梦捡起地上的一枚落花放入缸中,玉色桃花一如那日一样沉入缸底。晓梦看着水中自己的倒影,她是在难过吗,她不知道。生死对于她来说是小事,素梧很早便告诉她,人都会死,所以素梧也会死,所以这是常事也是小事,所以······素梧死的时候晓梦也不用难过。现在,素梧尚在人生,青玄成为了晓梦对生死的初次接触。手指滑到缸底,晓梦觉得这缸的一角是被人垫高了,以至于自己的桃花沉入了水中。摸索中,是一小卷装在绢布中的竹简,展开后青玄的字映入眼帘。
“晓梦亲启,晓梦你现在一定在想我为何会陷入纷扰枉送性命对吧,你曾问过我是否知道花停于水,心静于无的原因,我也回答了你,看起来我们对问题和答案都很满意······但是后来我发现了我们所忽略的地方,因为从一开始我们就假定现世安稳。
花停于水,心静于无不应该是我们的问题。花为何会沉入水,心何会不归于平静才是我们该解答的问题。花沉入水是因有风,是因水不平。心不静是因心中有念,是因意难平。我曾想将一切交给天道轮回,顺其自然,却发现时间不能平复一切,那些虚无的执念在时间面前远比有形的事物来得持久。上古有神鸟精卫欲填东海,可见人神均有欲念······却不只限于欲念,晓梦······”
而后的一切,晓梦已记不清了。她只知道自己在巨石上望着书简坐了一夜,山前的桃花落得满头满身,她在想也许她的问题从一开始就错了,像她和青玄的问题一样,她问:身为修道之人为何会身陷尘世纷扰。现在想来,修道之人亦是人,既为人,便会有生老病死之苦,所以身陷尘世不是选择而是与生俱来的宿命。那为何要修道呢?青玄说过这花这草都是修行,世间万物均有自己的道,所谓修行不过是在人世中前行。生命从一开始便是一场永无止境的修行,只不过有些人意识到了,有些人没有。所以才会有人怨天尤人深受苦难,心境不到,则万事皆苦。
晓梦将衣襟上的落花放入缸中,朵朵桃花浮于水面,一朵不沉。
山顶,北冥子看着晓梦的背影,叹道“现在,是时候了。”微风吹散了浮云,却没能撼动满缸的浮花。
自此,晓梦闭关十年。青玄的名字在也没被她提起,只是当她憧憬大海的时候总会模糊地看到一只衔石填海的精卫鸟,人间世事已很少能让她驻足侧目。
(完)
[1]源于庄子《人间世》
晓梦第一次见青玄的时候才八岁,而后很多年过去了,青玄所带给晓梦的人世思考一直影响着晓梦对“道”的理解,若无人世羁绊,则无道法渊源。十九岁的青玄用一枝桃花告诉晓梦‘修身之路,讲求自然平和,这花这草都是修行’,而后用自身的死启示晓梦:精卫填海,到底是意难平。人世前行中,年幼的晓梦开始了自己的修行。
《梦之初·人间世[1]》
晓梦八岁入师门,方知人世纷扰。
在那之前晓梦只知道自她记事起她便生活在那片名为竹墟的竹林里,身边只有已过耄耋的素梧陪伴,至于她们为什么住在这里,素梧说是战争,然而是哪一场、哪一国的战争就再也问不出了。
竹林很大,很安静。入夜后,总能听到一些细小的声音,有时候是雨落在竹叶上的声音,有时候是鸟儿挥动翅膀的声音,更多的时候是风声,风吹竹林的声音。跟着她的素梧告诉她那声音像极了海浪,所以每次风过后晓梦总会盯着那片绿色的竹林发呆,她想能和这片绿色巨浪媲美的海又该有多么广阔。竹墟绵延数十里,竹子之间生得极为紧密,能走人的路只有一条幽僻的羊肠小道,每次都要走上好几个时辰方可出谷,海又有多大呢?
在她还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的时候,她就悄无声息的长大了,素梧告诉她:你的天资极高,心境却浮躁,若无贤师引导怕也会荒废自己。真奇怪,晓梦看着面前已是满头白发的素梧,她没有告诉过她的身世,没有告诉过她习剑的理由,却总是会告诉她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比如大海,或者她根本不关心的问题比如拜师。当然这只是她当时的想法,时过境迁,她在想如果当时自己没有像素梧说的那样击败几位长老,她的人生又会如何。
万法自然,顺应大道,已为天宗掌门的她也许不该想这些虚无的假设。
至于拜师,年少的她的确是想知道更多,更多关于眼前这个人世的问题困扰着她,素梧已经很老了,如果素梧死了,她在想问问题的时候又该找谁呢,于是顺理成章的她成为了这个已经五十年不收徒的北冥子的徒弟。至于他为什么愿意收自己为徒,晓梦没有问,就像北冥子也没有问她为什么要拜师一样。关于师傅,她只是有耳闻:北冥是一个十分神秘的家族,是原四大家族(东方、南宫、西门、北冥)之一,其家族人才辈出却人丁稀薄,如今关于几个家族的消息已是少之又少。她的师父北冥子就是仅有的北冥后人之一,而关于自己的身世知道的人恐怕只剩下素梧。这样想起来,她做他的徒弟应该是很合适的,那时候的她太小,只觉得这拜师也不是什么难事,收徒也不是,为何北冥子要等五十年才收徒呢?
等她正式入了道家之后她才明白,这和她生活的竹林相比已是另一番天地。即便是清修的渊潭也是过于吵闹了,所以更多的时候她选择去深山里,在那里或许能寻得一两个安静的地方。她的耳朵在竹林的时候被锻炼的极为敏感,她甚至能听到一颗露珠落下的声音。而这在道家很多人身上都是不可能的,所以晓梦内心的问题便更多了,身为修道之人为何会身陷尘世纷扰呢?她看到了太多的暗流涌动,明争暗斗,依旧只能把答案归结为两个字:贪念。直到她遇到青玄子,她又开始思考或者说寻找,也许这纷扰有另一个答案呢。
多少年过后,晓梦想起原来她们的初见已经是很遥远的事了,那年青玄十九岁,晓梦八岁。论岁数她是该尊她一声姐姐。可是若论起辈分,她应该是她的师叔。
晓梦那时刚拜在北冥子门下,也许是年龄尚小的缘故,依旧会对很多事很多人侧目。那一日便是如此,晓梦跟随师傅来到天宗明虚堂,拜见当时的掌门师兄赤松子,行过拜见之礼的晓梦现行离开,只留赤松子与北冥大师两人堂中谈话。
“大师新收的弟子怕是大有修为,只等她日后在天宗发扬大道,教化世人。”赤松子放下茶杯,若有所思道。
“晓梦资质自是极高,只是······她还未受过人世羁绊,只怕难懂天宗奥义所在,为俗事所扰。她若只研习剑术而无修为岂非枉作道家弟子。”北冥大师淡淡道,面前的茶杯泛起氤氲。
“她尚未闭关,难说结果。”赤松子捋了捋胡须,身旁所持的雪霁在阳光下晃动着别样的光。
“只看她自己的造化。”北冥抬手挥散吹进屋中的树叶,行云流水间是一位老者沉寂多年的无声的期待,也许上天自有安排也未可知啊。
【清虚堂院中】
晓梦走在廊间,春日晴好的天气,只见一名身着道家服饰的弟子守着一缸观鱼盆,口中念念有词,那人便是赤松子坐下的弟子——青玄。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青玄手持几朵玉色桃花,一朵一朵放入鱼缸中,只是那桃花太重,只一碰水面便沉入缸底。
“落花归土,何苦搅得鱼儿不得安生,当真痴人。”八岁的她静静地看着沉入缸底的桃花,摇头说道。
青玄也不恼,直到终于有一朵桃花安然浮于水面才说 “心若不静,花便不能停于水面。我放花是为静心,而非挽留落花。”说完便把手中折的一只花枝递到晓梦面前。“修身之路,讲求自然平和,这花这草都是修行”。
晓梦接过花枝,思索片刻道“花停于水,心静于无,你可知是为何?”
“花停于水实为无风,心静于无是为无欲”青玄浅笑,这一次轮到晓梦叹服,此人的境界委实不俗,想必应是那首席弟子。
自此,便不时和青玄谈天论道,而晓梦虽占了辈分上的便宜,但在青玄眼中却并未因此过于尊崇。这也是晓梦愿意和她来往的原因,她不来,青玄便也不扰她,相处的很是自在。
现在看来,如果青玄没有死,晓梦怕是永远不知道她这位志同道合的知己有着怎样的过去。晓梦没有提起过自己的身世,青玄亦没有。在晓梦看来,所谓的身世不过是人从哪里来。而人都会死,从何处来便也不那么重要,无非是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同为生命,人的生死与花的开谢一样,追问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她忘了,青玄年长她十一年的岁月里有些事物是她没有经历过,而又让青玄难以忘记的。她也忘了,不是所有人都像她一样是从竹墟直接走进道家师门的。她忘了,世人均是俗人,即便是青玄也不能免俗的走上了另一条与道家门规相违背的道路。
青玄死的那一晚,晓梦闻讯独自赶来。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只是她觉得也许那个困扰她很久的问题仿佛要有答案了。她曾经一度以为师傅北冥子会给她答案,但是在等待中青玄成为了那个向她抛来答案的人。
就像她抛来的那枝桃花在渊潭的土地中生根一样,青玄用她的死在晓梦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晓梦潜入停放青玄尸首的别院中,很轻易地摆脱守门弟子后,她又一次站在青玄面前。只不过只一次已是阴阳相隔。青玄看起来与初次见面并无两样,只是掀开白布后,她的胸口多了一个血窟窿。从心脏冒出的鲜血染红了她的前襟,远远看去青色的布料上像是绽开了一朵桃红色的花。晓梦最后看了一眼青玄,想起那日初见时自己说的话。
“落花归土,何苦搅得鱼儿不得安生,当真痴人。”这是晓梦和青玄说的第一句话,后来想起她真是一语道破了青玄的一生:当真痴人。
从道家弟子的众说纷纭中,晓梦尽力拼凑出了青玄的故事:身为亡国之女却没有在修行中度化自己,与同是亡国之人的人宗同族一起行刺秦国高官失败,当场伏法身亡。
亡国,人宗,行刺。这三个词在晓梦脑海中徘徊不去,她知道人宗与天宗对道法理解不和,也明白行刺是无谓的生灵之间的自相残杀,她没有经历过颠沛流离的逃亡,只在书简中读到过家破人亡的战争之苦,却也知道这看似无比荣耀的大秦帝国不会真正的万古留存。
她还是懂得的,那为什么青玄会看不破这一点呢?人宗与天宗,秦国与六国,行刺与被杀,这一切在天道万物面前都是渺小的存在,为何在晓梦眼中修为不俗的青玄依旧会陷入过往的尘世纷争?
一切好像又回到原点一样,还是没有答案。
晓梦回到渊潭,巨石上的那尊玉缸中的桃花不知何时已全部沉入缸底,成为鱼儿嬉戏的玩物。晓梦抬头望着满天星辰,良久,呢喃道:起风了。
“花停于水实为无风,心静于无是为无欲”这也是青玄说的。
晓梦捡起地上的一枚落花放入缸中,玉色桃花一如那日一样沉入缸底。晓梦看着水中自己的倒影,她是在难过吗,她不知道。生死对于她来说是小事,素梧很早便告诉她,人都会死,所以素梧也会死,所以这是常事也是小事,所以······素梧死的时候晓梦也不用难过。现在,素梧尚在人生,青玄成为了晓梦对生死的初次接触。手指滑到缸底,晓梦觉得这缸的一角是被人垫高了,以至于自己的桃花沉入了水中。摸索中,是一小卷装在绢布中的竹简,展开后青玄的字映入眼帘。
“晓梦亲启,晓梦你现在一定在想我为何会陷入纷扰枉送性命对吧,你曾问过我是否知道花停于水,心静于无的原因,我也回答了你,看起来我们对问题和答案都很满意······但是后来我发现了我们所忽略的地方,因为从一开始我们就假定现世安稳。
花停于水,心静于无不应该是我们的问题。花为何会沉入水,心何会不归于平静才是我们该解答的问题。花沉入水是因有风,是因水不平。心不静是因心中有念,是因意难平。我曾想将一切交给天道轮回,顺其自然,却发现时间不能平复一切,那些虚无的执念在时间面前远比有形的事物来得持久。上古有神鸟精卫欲填东海,可见人神均有欲念······却不只限于欲念,晓梦······”
而后的一切,晓梦已记不清了。她只知道自己在巨石上望着书简坐了一夜,山前的桃花落得满头满身,她在想也许她的问题从一开始就错了,像她和青玄的问题一样,她问:身为修道之人为何会身陷尘世纷扰。现在想来,修道之人亦是人,既为人,便会有生老病死之苦,所以身陷尘世不是选择而是与生俱来的宿命。那为何要修道呢?青玄说过这花这草都是修行,世间万物均有自己的道,所谓修行不过是在人世中前行。生命从一开始便是一场永无止境的修行,只不过有些人意识到了,有些人没有。所以才会有人怨天尤人深受苦难,心境不到,则万事皆苦。
晓梦将衣襟上的落花放入缸中,朵朵桃花浮于水面,一朵不沉。
山顶,北冥子看着晓梦的背影,叹道“现在,是时候了。”微风吹散了浮云,却没能撼动满缸的浮花。
自此,晓梦闭关十年。青玄的名字在也没被她提起,只是当她憧憬大海的时候总会模糊地看到一只衔石填海的精卫鸟,人间世事已很少能让她驻足侧目。
(完)
[1]源于庄子《人间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