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韵冰吧 关注:44贴子:372
  • 6回复贴,共1

|雨韵冰|『诗词』纳兰性德·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赏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   ★        
 ★   1879   *        
 ★   雨韵冰 ‘        
  *.     :        
   ‘ * ...     

  ╭╮╭╮                        
╭★┴┴★╮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  何如薄幸锦衣郎, 比翼连枝当日愿.           

∴ ☆..·°.·∴雨韵冰樱-分割线☆..·°.·°☆                                        

        
            
  ●  什么监狱什么死,      

              
      ●  都不能屈服了你,      

           
  ●  因为你拥护真理,      


              
      ● 所以真理拥护你。   
 


1楼2008-12-13 16:56回复
    【译文】: 
    1:如果相爱永远像初识, 
    就不会出现婕妤怨秋扇的旧事。 
    当薄情郎轻易变心时, 
    男女的感情中本来就会出现这类事。 
    想当初唐皇与贵妃的山盟海誓犹在耳边, 
    却难熬栈道雨声铃声声声怨。 
    现在我身边的薄幸锦衣郎, 
    还不如当年唐明皇许过比翼连枝愿。 
    2:假如我来世上一遭 
    只为与你相聚一次 
    只为了亿万光年里的那一刹那 
    一刹那里所有的甜蜜与悲凄 
    又怎么会有 
    怎么会有寂寞的西风 
    在我的折扇上 
    慢慢地画着怀念的悲伤


    2楼2008-12-13 16:57
    回复
      【赏析二】

       “人生若只初相见”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在《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中的第一句。对这首词整体的分析相当的多,不想在这里续貂。只是想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看在第一次读到这一句时的内心感受。

       人生若只初相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以一句假设开头,再写这种假设之后的可能,极尽婉转伤感之韵味。短短一句胜过千言万语,人生种种不可言说的复杂滋味都仿佛因这一句而涌上心头,叫人感慨万千。这种写法让人想到江淹在《别赋》中的开篇第一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其余韵缭绕哀转久绝,让人不忍卒读。

       其实一切感伤与慨叹都缘于“初相见”。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能保持最初相见时的美好印象而到永远;或者人与人之间能保持最初相见时彼此厌恶的情形而不继续来往,就不会有后面无数的悲欢离合。但这一切都只是美好的假设,善良的愿望。

       人生若只初相见,那么多爱恨情仇,苦辣酸甜就会永驻心间。因为“初相见”,彼此会竭力向对方展示自己最可爱最迷人最优秀的一面,恰如孔雀开屏只把绚丽多彩的一面露出一样。这方面的典型当属高山流水中的俞伯牙与钟子期。俞伯牙因为钟子期对他音乐的理解,“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就把钟子期当成自己的知音,以至于子期死后伯牙摔琴,不复弹琴以谢知音。

       只是一次见面,为什么会有这样强烈的效果?能不能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这种现象?

       首因,是指首次认知客体而在脑中留下的“第一印象”。首因效应,指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这种心理效应往往出现在不熟悉或是很少见的人之间。

       社会交往中,个体获得对方第一印象的认知线索主要是相貌、表情、姿态、身材、仪表、服饰、语言等外部的信息。黛玉初见宝玉“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就是根据宝玉的相貌、身材、仪表、服饰、语言来判断的(书中的解释是另一个话题)。但这些首次获得的信息往往成为以后认知与评价的重要根据——宝黛之爱就是这个判断的延续吧?人们日常社会交往中,若第一次与人交往接触留下了好印象,则在彼此分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会保留在脑中;当第二次再相遇交往时,则会不由自主地按脑中原来第一次形成的好的评价的视角来认知评价对方。首因效应,也会使个体在第一次交往所获取对方少量的信息后,就动用个体以往的知识经验来对这少量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分析、综合、比较、推测客体的特点,形成总体评价。

       引起首因效应产生的关键原因,是信息输入的先后顺序。社会心理学家鲁申斯做过如下研究:他用文字来描述一个取名为吉姆的人。第一段把他描述成一个开朗、外向喜欢交际的人。第二段却把他描述成一个害羞、内向不喜交际的人。然后,鲁申斯将描述交给四个小组的人阅读。第一组按第一段到第二段的顺序阅读,第二组按第二段到第一段的顺序阅读,第三组只读第一段,第四组只读第二段。结果,鲁申斯发现各小组的人对吉姆的评价都最是先读的是那一段的描述:第一组有78%的人认为吉姆比较开朗,第二组只有18%的人这么认为,第三组有95%的人也持同样的观点,第四组则仅有3%的人对此观点没有异议。很明显,这里存在有一个“先入为主”的现象。

       实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外界信息输入大脑时的顺序,在决定认知效果的作用上是不容忽视的。最先输入的信息作用最大,最后输入的信息也起较大作用。大脑处理信息的这种特点是形成首因效应内在原因。

       首因效应的影响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首因效应的产生与个体的社会经历、社交经验的丰富程度有关。如果个体的社会经历丰富、社会阅历深厚、社会知识充实,则会将首因效应的作用控制在最低限度;另外,通过学习,在理智的层面上认识首因效应,明确首因效应获得的评价,一般都只是在依据对象的一些表面的非本质的特征基础上而做出的评价,这种评价应当在以后的进一步交往认知中不断地予以修正完善,也就是说,第一印象并不是无法改变,并不是难以改变的。孔子“吾始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吾今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也就是这种变化最经典的说明。

       对于这种因信息输入顺序而产生的效应的现象,有种种不同的原因解释。一种解释认为,最先接受的信息所形成的最初印象,构成脑中的核心知识或记忆图式。后输入的其他信息只是被整合到这个记忆图式中去,即这是一种同化模式,后续的信息被同化进了由最先输入的信息所形成的记忆结构中,因此,后续的新的信息也就具有了先前信息的属性痕迹。另一种解释是以注意机制原理为基础的,该解释认为,最先接受的信息没有受到任何干扰地得到了更多的注意,信息加工精细; 而后续的信息则易受忽视,信息加工粗略。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人生若只初相见”,那么,会有多少浪漫?会有多少怨恨?如果只保留“初相见”时的评价,首因效应会多么强烈呵!


      3楼2008-12-13 16:59
      回复
        人生若只如初见便不会有那么多的人情世故,没有那么多的仇恨交织。
        若人生只是初相见,又何必铭心刻骨,倒不如把这段记忆当做永恒


        IP属地:广东4楼2008-12-14 13:05
        回复
          任何事物人们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我agree with纳兰性德


          5楼2009-01-12 18:14
          回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在枝当日愿。


            7楼2009-03-29 17:33
            回复
              初相遇的时候,一切都是美好的,所有的时光,都是快乐的。即使偶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也甘心消受,因为抱着憧憬,所以相信一切只会越来越好。所有的困难,都是微不足道,满天的星辰,都在你面前失色,我的世界没有我,全部是你。 
              我不懂世事的因循,一切美好的东西,为什么到最后都会发生不可思议的转变。我不懂浮生的如梦,纠结的爱情,我不懂怀念和遥望的分别,挥手决绝抑或万水千山,反正绝望不起来也暴烈不起来。 
              深情的怀旧,原是美好的恍惚,记得的也是幸福,那一刻,仿佛时光倒流,繁花盛开。 
              温柔与感动,渴盼与甜蜜,原来只是初初相见。潮生潮灭,沧海桑田,换了人间。 
              人生若只如初见...


              8楼2009-03-29 17: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