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写点东西了,之前一直秉承客观谨慎的原则,较少主观的评价太子,今天就来分享一下我所“了解的李建成”。最为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开国太子,李建成已经在历史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可是众所周知,成王败寇,李建成在传统史书中却作为一个反面人物,一直都被世人不屑唾弃。但是好的一点是,整个历史时段,总有智者不被简单的记录所迷惑,愿意深入探讨,于是,我们在历史的迷雾中,也能看到一个略微清晰的李建成。但是,毕竟史书是被篡改的,一千多年前的记载又是那么的单一,夹杂着居心叵测的人的肆意更改,李建成,似乎永远都在迷雾中看不清“面目”。还好,这世界总有有心人,因为看两唐书,看通鉴,看大唐创业起居注,看出来名堂来,也因为陆续出土的墓志,碑文,慢慢的还原了一个即骁勇又仁善,即果敢又悲悯的大唐开国太子的形象。随着深入的了解,一千多年后的我,也着实被这段历史所触痛,被这么一个优秀的储君的遭遇所不忿,于是,我们才在这个吧中整理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研究史书,碑文,墓志。我们也很欣喜的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了解这个人物,最让人欣慰的是,那些对李建成抹黑最为严重的历史书,电视剧,小说等媒介,也不再不假思索的把李建成作为脸谱化的反派,虽然,还不能够完全还原这个坦坦荡荡的开国太子。
对李建成研究的越多,越发现这个人物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他出生贵胄,出生那年隋朝完成了统一大业,父亲李渊,母亲窦氏希望这李家的第一个儿子能够建功成业,所以给儿子起名建成。这一家人这个时候并没有想到,他们将会成为一个历史时代的开创,更不会想到,这个建功成业的孩子,最后却是如此悲情的结局。
正史中关于李建成的事迹几乎删减一空,偶尔透露出的事件也是要以抹黑他为目的,却不慎让大家发现李建成的能力。打稽胡,为了说明李建成凶狠残暴,留下了他诱骗稽胡,围剿稽胡的事情。但是我们却发现,稽胡为外族,一直侵犯李唐,正值李世民打洛阳,为了长安大后方的安稳,李建成出征,短时之内就平定了稽胡,但是稽胡一族平定后定是做了有损大唐百姓和安危的事情,才导致太子建成一鼓作气直接灭了稽胡,现在看,这一行为非常有成效,自此,再无稽胡扰乱大唐。打刘黑闼,李世民是耗时长,消耗大,洺水之战还决堤,好不容易把刘黑闼打走了,却换来刘黑闼更猛烈的反击,加上李世民的残酷镇压,老百姓都向着刘黑闼,当李唐江山再次面临危机时,太子建成出征,才用了四十几天就平定了叛乱,还获得了人心。当然这件事能够记载在史书上,是因为事件实在太大了,不能忽略,但是为了说明太子功劳不大,就把功劳又记在魏征头上。但是他们忘了《大唐创业起居注》,李唐的第一仗,就是太子统领的,而这第一仗的政治措施,和打刘黑闼时是一样的,那时候的魏征,还不曾出现在史书中。这些是我们看史料能看到的,还有那些后续出土的墓志,碑文,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骁勇善战,清晰果断的将领形象。
太子建成不同于李世民,他又是仁善的,悲悯的,史书中记载的事件,太子建成在战争中从来都是军事手段辅以政治手段,速战速决,颇有成效,不扰民,不伤民,军纪严明,训练有素,不会为了达到战争的目的不择手段。他的仁厚也表现在他的家庭观上,他获得了家人的支持,爱戴,正是因为他以真心对家人,李世民多次要置太子建成于死地,杨文干事件差一点就得逞了,但是最后,因为仁善,太子建成还阻止了李元吉刺杀李世民的计划,不听取魏征除掉李世民的建议。他永远用一颗真诚,仁善,悲悯的心对待家人,部下,苍生。却刻意忘却帝王家的无奈,和权利的欲望以及人心的叵测。
从未出现在史书中太子建成的家眷,也因为太子妃墓志的出土而展现在大家眼前,美好的爱情,深厚的夫妻感情,无不令人感动,最后的悲情结果,也让人唏嘘不已。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我不想说什么如果,因为历史已成历史,再多的假设都没有意义,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史料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向世人展示一个我们研究后所能认定的较为真实的开国太子李建成!
对李建成研究的越多,越发现这个人物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他出生贵胄,出生那年隋朝完成了统一大业,父亲李渊,母亲窦氏希望这李家的第一个儿子能够建功成业,所以给儿子起名建成。这一家人这个时候并没有想到,他们将会成为一个历史时代的开创,更不会想到,这个建功成业的孩子,最后却是如此悲情的结局。
正史中关于李建成的事迹几乎删减一空,偶尔透露出的事件也是要以抹黑他为目的,却不慎让大家发现李建成的能力。打稽胡,为了说明李建成凶狠残暴,留下了他诱骗稽胡,围剿稽胡的事情。但是我们却发现,稽胡为外族,一直侵犯李唐,正值李世民打洛阳,为了长安大后方的安稳,李建成出征,短时之内就平定了稽胡,但是稽胡一族平定后定是做了有损大唐百姓和安危的事情,才导致太子建成一鼓作气直接灭了稽胡,现在看,这一行为非常有成效,自此,再无稽胡扰乱大唐。打刘黑闼,李世民是耗时长,消耗大,洺水之战还决堤,好不容易把刘黑闼打走了,却换来刘黑闼更猛烈的反击,加上李世民的残酷镇压,老百姓都向着刘黑闼,当李唐江山再次面临危机时,太子建成出征,才用了四十几天就平定了叛乱,还获得了人心。当然这件事能够记载在史书上,是因为事件实在太大了,不能忽略,但是为了说明太子功劳不大,就把功劳又记在魏征头上。但是他们忘了《大唐创业起居注》,李唐的第一仗,就是太子统领的,而这第一仗的政治措施,和打刘黑闼时是一样的,那时候的魏征,还不曾出现在史书中。这些是我们看史料能看到的,还有那些后续出土的墓志,碑文,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骁勇善战,清晰果断的将领形象。
太子建成不同于李世民,他又是仁善的,悲悯的,史书中记载的事件,太子建成在战争中从来都是军事手段辅以政治手段,速战速决,颇有成效,不扰民,不伤民,军纪严明,训练有素,不会为了达到战争的目的不择手段。他的仁厚也表现在他的家庭观上,他获得了家人的支持,爱戴,正是因为他以真心对家人,李世民多次要置太子建成于死地,杨文干事件差一点就得逞了,但是最后,因为仁善,太子建成还阻止了李元吉刺杀李世民的计划,不听取魏征除掉李世民的建议。他永远用一颗真诚,仁善,悲悯的心对待家人,部下,苍生。却刻意忘却帝王家的无奈,和权利的欲望以及人心的叵测。
从未出现在史书中太子建成的家眷,也因为太子妃墓志的出土而展现在大家眼前,美好的爱情,深厚的夫妻感情,无不令人感动,最后的悲情结果,也让人唏嘘不已。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我不想说什么如果,因为历史已成历史,再多的假设都没有意义,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史料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向世人展示一个我们研究后所能认定的较为真实的开国太子李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