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我们不回家:重庆文理学院扎根农田,科技支农
图书馆埋头复习的时光刚刚过去,在大多数学子们都在忙着收拾回家行李的时候,有一支学生队伍却在马不停蹄的为接下来一段意义非凡的行动做好出发准备,他们就是重庆文理学院三下乡重点团队——林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科技支农”帮扶团。团队以“扎根农业基地,科技支农帮扶”为主线,奔赴重庆永川农业科技园区、黄瓜山猕猴桃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服务活动,为当地的农业发展提供支持。
科技支农帮扶团队在教奎猕猴桃基地集体合影
7月7日,团队在林学院党总支书记谢荣成、兰建彬博士的带领下前往永川农业科技园区开展志愿帮扶工作。
“让这样一群象牙塔里的孩子下地干活,的确是一次挑战。”
在园区人员引领下,团队首先来到猕猴桃大棚基地,围绕猕猴桃穴盘苗开展上盆工作,将长出4-5片嫩叶猕猴桃苗及时移栽至大小合适的营养钵中。并对猕猴桃肉质根进行适当的修剪处理,剪掉过长的须根、病枯根、伤裂根及腐烂根。对萎焉植株进行了浸泡吸水处理,提高移栽植株的成活率。书本上的知识记载在几页轻飘飘的纸上,但现场的实际操作却不尽然,一蹲就是几个小时,汗流浃背,手上脚上沾满了土,全然没了学校里的衣着光鲜。“这是谁蹲的两个坑?暴露体重了吧。”志愿者把青春的斗志激情和着汗水一并挥洒出来。园区的工作人员带着些诧异和惊喜,看着这群象牙塔里的孩子们没有一句怨言地埋头苦干,满怀热情的全身心投入其中。
团队在农业基地大棚开展上盆工作
“我们虽然刚刚上手,却是全心全意服务”
随后,团队又来到温室车间,加入工人阿姨劳动队伍,参与构树幼苗的换盆工作。“你们做的还是规整。”工人阿姨满脸笑意的从志愿者手上接过一盆盆营养钵,对成果给予了肯定。志愿者手上的动作不停,也虚心向工人请教植株的相关知识。“虽然工作人员动作快,但是上盆没把组培苗根部营养基打散,会对后面的植株发育有影响。”带队专家兰建彬博士在工作中总结提出建议。
志愿者参与一线劳动生产。 中青网通信员 李怡 摄
“只要有发挥的余地,我们就冲在最前面”
7月8日,帮扶团队深入黄瓜山教奎猕猴桃基地。在林学院团总支书记贺方云和兰建彬老师的指导下,,对东红和红阳两个猕猴桃品种的植株开展了缠绕枝、枯病枝及老枝的修剪工作。对于大大小小的工具,志愿者们有些兴奋,“开始修剪不觉得有什么,时间一长感觉工具重了不少。”志愿者王琼说道。 “这个桶里的浓度高了,再加些水!”配置药水时,志愿者颇有点技术人员的样子。为了有效防止溃疡等病害,对猕猴桃植株进行施肥打药,志愿者们谨记要求,在水溶性钙镁肥的配置上讲究科学的步骤和比例,提高肥力和药效。从开始的小心翼翼到后来的熟能生巧,“我们不仅脑子里的知识多,如今手上的技术也多了,以后在工作岗位上就能更快上手,综合考虑。”志愿者张键锋有些洋洋得意。志愿者们每步谨慎对待,既解决了基地实际问题,又将理论知识联系实践,达到了活动预期目的。
志愿者陶继春、涂文辉等在现场科学配置药剂
本次科技支农活动通过引导学生走向基层农村开展支农服务,摒弃“高高在上”的大学生身份,放下身段,扎根田地,有效地将专业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增知识,长才干,体现了重庆文理学院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有助于高校对学生专业素质与思想引领建设的全面培养。
图书馆埋头复习的时光刚刚过去,在大多数学子们都在忙着收拾回家行李的时候,有一支学生队伍却在马不停蹄的为接下来一段意义非凡的行动做好出发准备,他们就是重庆文理学院三下乡重点团队——林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科技支农”帮扶团。团队以“扎根农业基地,科技支农帮扶”为主线,奔赴重庆永川农业科技园区、黄瓜山猕猴桃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服务活动,为当地的农业发展提供支持。
科技支农帮扶团队在教奎猕猴桃基地集体合影
7月7日,团队在林学院党总支书记谢荣成、兰建彬博士的带领下前往永川农业科技园区开展志愿帮扶工作。
“让这样一群象牙塔里的孩子下地干活,的确是一次挑战。”
在园区人员引领下,团队首先来到猕猴桃大棚基地,围绕猕猴桃穴盘苗开展上盆工作,将长出4-5片嫩叶猕猴桃苗及时移栽至大小合适的营养钵中。并对猕猴桃肉质根进行适当的修剪处理,剪掉过长的须根、病枯根、伤裂根及腐烂根。对萎焉植株进行了浸泡吸水处理,提高移栽植株的成活率。书本上的知识记载在几页轻飘飘的纸上,但现场的实际操作却不尽然,一蹲就是几个小时,汗流浃背,手上脚上沾满了土,全然没了学校里的衣着光鲜。“这是谁蹲的两个坑?暴露体重了吧。”志愿者把青春的斗志激情和着汗水一并挥洒出来。园区的工作人员带着些诧异和惊喜,看着这群象牙塔里的孩子们没有一句怨言地埋头苦干,满怀热情的全身心投入其中。
团队在农业基地大棚开展上盆工作
“我们虽然刚刚上手,却是全心全意服务”
随后,团队又来到温室车间,加入工人阿姨劳动队伍,参与构树幼苗的换盆工作。“你们做的还是规整。”工人阿姨满脸笑意的从志愿者手上接过一盆盆营养钵,对成果给予了肯定。志愿者手上的动作不停,也虚心向工人请教植株的相关知识。“虽然工作人员动作快,但是上盆没把组培苗根部营养基打散,会对后面的植株发育有影响。”带队专家兰建彬博士在工作中总结提出建议。
志愿者参与一线劳动生产。 中青网通信员 李怡 摄
“只要有发挥的余地,我们就冲在最前面”
7月8日,帮扶团队深入黄瓜山教奎猕猴桃基地。在林学院团总支书记贺方云和兰建彬老师的指导下,,对东红和红阳两个猕猴桃品种的植株开展了缠绕枝、枯病枝及老枝的修剪工作。对于大大小小的工具,志愿者们有些兴奋,“开始修剪不觉得有什么,时间一长感觉工具重了不少。”志愿者王琼说道。 “这个桶里的浓度高了,再加些水!”配置药水时,志愿者颇有点技术人员的样子。为了有效防止溃疡等病害,对猕猴桃植株进行施肥打药,志愿者们谨记要求,在水溶性钙镁肥的配置上讲究科学的步骤和比例,提高肥力和药效。从开始的小心翼翼到后来的熟能生巧,“我们不仅脑子里的知识多,如今手上的技术也多了,以后在工作岗位上就能更快上手,综合考虑。”志愿者张键锋有些洋洋得意。志愿者们每步谨慎对待,既解决了基地实际问题,又将理论知识联系实践,达到了活动预期目的。
志愿者陶继春、涂文辉等在现场科学配置药剂
本次科技支农活动通过引导学生走向基层农村开展支农服务,摒弃“高高在上”的大学生身份,放下身段,扎根田地,有效地将专业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增知识,长才干,体现了重庆文理学院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有助于高校对学生专业素质与思想引领建设的全面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