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后遗症治疗吧 关注:326,431贴子:6,048,610

回复:【戒色经验】天清地宁笔记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些人暂时不必搭理:
以前一些学生找我我不愿意搭理。因为跟他说再多也没用,说完了又还是弹回去,还存在侥幸心,我犯错后老师还是会帮助我的,我还可以去找老师。因此,搭理他反而是助纣为虐,因为他的程序依然是个病毒程序,你理他了,反而使他觉得有靠山而不思悔改。
真正的关心:
真正会关心他人的人,心理总是装着他人,因此关心总是能走进别人内心深处。而把关心作为一种交际手段的人,其实内心真正关系的还是自己小我,所以这种关心往往带着自私成分。因此,这类人关心别人要不就是不痛不痒,要不就是关心让别人受不了。
遇到境界恐惧怎么办?
而出现惊恐恰恰反应了本身智慧不够圆满,遇事手足无措,此时恰恰是大家修道做功夫时机,自问几个月练就的清静为何如此脆弱?答案是自己肯定还有漏洞,私心杂念肯定还没有清除。那么怎么去清除?正确方法不是带着一种怨恨心态去逃避,而相反却要感谢妖魔,感谢它们提醒自己还有私心杂念,智慧还不够圆满
为什么人会寂寞、躁动?
感到寂寞或者耐不住寂寞,是因为看不到人生和万事万物的真相,自己宁静明净的心被自己的贪Yu、嗔恨、痴情所迷惑缠绕了,整天处于躁动不安之中。人生总是在不断的后悔与期盼中重复与轮回,从而生出种种烦恼。其实,当你烦躁、耐不住寂寞的时候不妨独自到大自然中走走,看看头顶的蓝天白云,看看四周的花草树木,听听虫鸣鸟叫,一切都是那么和谐美好,你敞开心中容纳、欣赏这一切的时候,你已经是一个很富有的人了,那会寂寞呢?如果看到身边有人和你一样困惑、耐不住寂寞,不妨奉献你的爱心,用你的真诚和智慧去开导她、他——一同和你分享这一份与天地自然和谐共存的富有和快乐,那么你的快乐就会不断延伸放大…… 做人若能经常会变换思维、开拓心胸、那么就很容易知足常乐。我们也许不能改变外界的人、事与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看待外界人、事与环境的心态和视角。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17-07-22 18:35
回复
    结婚的起点如果是男女私Yu的冲动。结果是让男女不得不学会付出,学会奉献,学会站在他人立场考虑。如果结婚男女一直没有参悟明白这点,那么他们的婚姻就是充满硝烟弥漫的,或者是冷若冰霜。也就是说 结婚这个社会化过程是人觉悟成长一个重要阶段,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得经历这个阶段的。
    不用担心别人的看法:
    世俗中没有人会是生命的主宰,喜怒哀乐愁都是不由自主、来自各自的习惯。不要担心别人怎么看你,不要表演给别人看,别人也在担心着同样的事情,大家彼此相互恐惧,在内心中创造出虚假的绳索把自己捆绑,然后还把责任推给别人--是别人造成的。在这个世界上,大家好像在一起,但真相是,大家彼此是独立的,在死亡来到之时,必然会领悟到这一点。
    学习戒色的态度:
    戒XIE淫难其实不难,真正难的是你是否真正愿意信任明医?真正吃明医开给你的药?找了半天才找到明医,又对医生半信半疑,口里说信明医心里还嘀咕---他真能治好我的病吗?这样的病人属于不治之症---病入膏肓。这类病人我平时懒得理---原因很简单:他不愿意好,送到嘴边的药不吃,即使吃也是最多吃一次两次,急功近利,肯定是小人,呵呵小人心小气短又贪SE,哪能得治呢?最后被女SE迷倒耗尽精气做了粉骷髅——没有男子汉气魄的小男人。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17-07-22 18:36
    回复
      三十而立:
      这个立不是找异性结婚,而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确立。
      邪淫靠压制是不现实的,必须要回归到问题的根源—调和:
      若我们只是简单的采取打压政策,这注定会是徒劳的,因为这一切都是生命体回归平衡的需要,所以,最重要的应该是搞清楚xieyin的源动力——你的内心为何总是失衡?这就涉及到心理系统的调整,而心理系统调整的背后其实是灵魂的成长问题。你是否认识你本然的生命?你经常抱怨家庭的不和睦,周围人的不道德,你是否反过来思考过——为何你偏偏遇到如此多不如意的人和事?或者,面对同样的境遇,你是否可以有另外一种心态去面对?以上种种,都是一个人的灵魂成长中所必须经历的磨难。
      感恩有“魔”:
      我认为,人生当中的一切挫折苦难,其实都是生命学习提升的必修课。通过这些坎坷的人生经历,你是否能够实现在更高层次认识人生的本质规律?这才是我们来人间走一遭的使命所在。人不摔跤,怎么会懂得如何走路?如果因为摔跤的疼痛而去否定摔跤、逃避摔跤,甚至陷入对摔跤的恐怖中,这本身就不是一种健康的心态。“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生活中我们要坚决摒弃机械论、静态论的视角,而要提倡一种动态的思维。正因为摔过跤,所以才慢慢摸索出走路的方法,才走出了摔跤的痛苦。
      对于经常摔跤的人,他们内心其实都不缺乏对摔跤疼痛的恐惧,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再去恐吓他,而要去帮助他剖析背后的原因——为何老是摔跤?是否有一些他没有认识到的规律?否则,反过来,我们若不断地对他强调再摔跤下去会断腿,会无法正常生活,会在身心带来如何大的伤害等等,反复恐吓,久而久之,会怎样的结果呢?他会无比恐惧,终会自暴自弃——我已经罪孽深重,我没有机会了。作为真正的觉悟者,应该如何帮助他?——不要紧,我们只是没有发现深层的原因,但是,现在我们可以开始去总结思考,在带来真正改变之前,我们还有可能再摔跤,,但是,现在我们可以开始去总结思考,在带来真正改变之前,我们还有可能再摔跤,但是你不要担心,我们已经走过那么多的路了,不需要再为之手忙脚乱。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过去几年的摔跤经历,将这些连串起来,看看这些历史背后,有没有一些深层的、被我们忽视的问题。我想这才是比较理xing的态度,否则,让当事人一直活在“因果报”“业障”论调之中,是不可能真正回归到健康和谐的。人,只要活着,你就是有希望的。因为,你与动物不同,你有后天的强大理xing,你的良知良能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只要努力,就是有机会的。年轻人,对生活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消沉失落不应
      对于“魔”,我们没有必要简单报之以讨厌的态度,去回避他们,因为魔只是迷在其中的我们没有看到背后的规律,本末倒置而已。换一个角度来看,生活中的“魔”是帮助我们思考、认识规律的一个契机,就像我们之前提到的“xieyin”,它有着身心的合理xing,可以带来kuai感回归暂时的平衡,但也可以带来身心的崩溃。但是,这些其实都不重要,更关键的是,他本身是一面镜子,可以照见短期利益、长期利益和终极利益之间的差异。
      追求名利的副作用:
      追求功名利禄会形成一个更强大的**,让你迷失自我。你以为通过男欢女爱暂时的欢愉获得了解脱,实际反而陷入更大的烦恼漩涡。因男欢女爱引发出来的情爱仇杀,这又会与功名利禄纠缠在一起,形成下一轮的漩涡。这是一般人没有看清楚的事实。一般人学习工作压力太大的时候,就会想着找异性、情感安抚,进一步就是身体欲望的发泄。但是狂躁以后,你还得面对现实,于是你就会陷入两难。男女暂时的欢愉会在你内心形成印记,会形成你内心销魂的胡萝卜。但是现实你与这个人谈婚论嫁,这里面就涉及很多名利利禄的东西——这就会变成一团麻,都涉及名利金钱地位等问题。于是,双方就在算计。这又会进入下一次男欢女爱之中,形成越来越大的纠结。若其中一方面不满意,必然迅速成为对对方的一种厌恶,觉得对方欺骗了自己,在赤裸裸爱情里,起点已经掺杂了功名利禄——若你不偷懒,不好逸恶劳,不想找一个大树靠,只要自强不息,你绝不会招惹对方陷入与对方强烈的感情漩涡。一旦陷进去,回归现实的理性,必然会让这个波浪越来越浑浊。反过来,你又觉得对方欺骗了你。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17-07-22 18:36
      回复
        怎么做才能保持清澈的心境?
        在红尘的纷纷扰扰,人间的是是非非中,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做到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任天上云卷云舒?
        作为一个修行人,应该在日常生活的行立坐卧中保持一份观照心和自控力。当Yu望来得最迫切的时候,最需要保持一种静观的心态。比如说人饿了,会很本能地吃得比较快(正有一学生吃得忘其所以)。你看我为什么老拍他脑袋?因为他已经不自觉地被这种本能的惯性牵着走了,不能自控:一感觉饿了,全然不顾他人的节奏,自己拼命吃还发出像猪一样的声音,这叫原形毕露。你看他哪有修行人的那份自在和从容?吃是本能驱动下的Yu望,你越在意,它就越被放大。比如说xing y u,如果人老是想那些东西,辗转难眠,这个Yu火反而越难受。假如你不把它当一回事,它就不能兴风作浪。所以修行人在吃饭时仍然得保持修行人的气定神闲。
        一般的俗人,饿了就猛抢猛吃,此乃**之相。我现在在说话,你们其他人都停了下来,但是他还憋不住,一直在吃。这就缺乏了修行的观照心。(学生狡辩道)我是一心二用嘛。(师)什么一心二用?你看养猪的时候,主人把潲水倒到食槽,那猪就在拱啊。你看他的神态和模样像不像?(众大笑)你活着的时候已经呈现动物相了,更不要说以后了。你们再看那些贪色的人,一到风月场所,眼睛就四处瞟,嘴上流口水,说什么秀色可餐,性子里的阴暗面就显露了。
        修行先修定力。自己能不能控制自己Yu望的洪水,然后用自控力把它化成一泓清水?修成了之后,自然就没有这团Yu火。
        如果两三个小孩在抢一碗饭,那大人就应该教育他们。哥哥吃一点,弟弟妹妹吃一点——这就是把人的Yu望化掉,否则就完全是动物本能了,受一团Yu火所操纵。
        动物表面上很聪明,什么都为自己着想,但实际上是最笨的。人就恰恰会利用动物的Yu望。比如知道飞蛾喜欢光,人就会制造一个光管来吸引他;知道鱼贪吃,人就会在钩上放鱼饵引诱它。动物再怎么凶猛,最后还是***纵:因为他们的理性太低了。我们修行人应该比一般的俗人多一份自在从容。不是说我们没有饮食男女的Yu望,而是不被这个Yu望牵着走。
        欲望来了怎么办?
        大家时常保持一份观照心。Yu 火一来,往往是我们修炼的最好时机。第一, 你观照清楚没有?第二,你能不能控制住?第三,你能不能将Yu 望转化?人的惯性一般是,一饿就拼命猛吃,吃过头了,感到撑;xing y u来了,找刺激,放纵,到头来肾虚、肾亏。不能把Yu 望控制在一个度,更不要说把这层能量转化甚至是升华了。其实每个人都能够做到,只是不愿意做,也不愿意去探究方法。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17-07-22 18:36
        回复
          命运是什么?
          其实就是一个惯性的力。这种力是怎么形成的?实际上就是人每个念头,每种习惯的不断强化。经常看智慧经书,就经常浸染这种清凉;经常看邪Yin的书,就经常Yu火焚烧;经常看缠绵悱恻的书,就经常幻想;经常看哲学,就经常思辨。人生来就带有一种惯性,有些人特别贪邪Yin,他就老在下面搞文章;有些人特别喜欢缠绵,自己就在制造情语烟蒙的幻境,最后自己也迷失在里面;有些人特别固执,老是想造概念,一天到晚都在思辨,通过向别人炫耀他懂的那些概念而臭美一把。
          所以人的命绝对可以预测。他先天带有这种倾向,后天又主动去搜索收集这方面的信息,这就不断强化了自己的惯性力量。
          你看有些人老是晃脚,中医诊断一般是肾气不足,他得通过晃,把元气调出来。那为什么肾气不足?是因为他不断耗散自己的肾气。越晃脚元气耗散得越厉害,这就像滚雪球了,更加耗散自己的肾气。当脚一动,你就得憋住,长期这样训练,就能把不良的惯性的方向扭过来。这样才能改变命运,由着自己的性子,那就甭想改了。
          为什么《大学》讲知止而后有定?我们一般都活在自己的惯性里面,所以要经常反省,在生活和工作中,保持一份观照心,并通过看智慧经书和劳动改造扭转自己生命的惯性。
          虚伪的本质:
          自虐。扭曲自我人性,去扮演角色迎合别人,以期待活得别人一个好评,你从来没有为自己灵魂活,把自己镶嵌在一个好看的人格面具里面,不停去演戏,不扭曲不累才怪呢。
          人格面具不一定是坏事,人与人交往有时候需要演某个角色,暂时带一下面具。但长期戴着 戴得不亦乐乎,以人格面具作为真正自我,那就是扭曲,就是变态了。
          邪淫后会觉得没有任何兴趣了。
          当YIN欲发泄完后,又觉得身边的异性一点意思都没有,对身边异性肉体没啥兴趣,这前后的一冷一热对比,其实自己都不知真正要啥 ,根子里面是没有灵魂归宿,自己就是孤魂野鬼。因为心灵没有真正的归宿,而潜意识又十分渴望找到港湾,现实中只能凑合,把一个异性肉体作为依靠,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17-07-22 18:37
          回复
            真正的富贵:
            在这个所谓“财富”的虚拟化过程中、市场经济的泡沫中,导致现在的财富都如梦幻泡影似的。这个过程都不涉及到人任何实际性的劳动、汗水的付出,往往理解为某种运气,这将造就人的投机心理、不劳而获的心理加速膨胀,背后实则都源于对财富的拥有。
            再说现在的土财主,他更看中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财富,他就把钱变现成房子啊、车子啊、别墅啊、工厂啊、公司等,认为这些都是他可以享受的物质财富。那么物质财富的另一层面,转换成感官刺激的一种享受,除了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还有人难以摆脱的一种精神层面的匮乏——就转化成歌舞升平的东西、各种娱乐。但在商业化时代,各种娱乐又需要金钱去购买。而很多人把娱乐当成精神,这是一个很肤浅的、甚至是有点错误的认知。娱乐,更多是感官层面的东西,它不涉及到精神甚至灵魂层面的东西。很多人很富,然而很穷,为什么?穷得只剩下钱了,所以很多“富人不贵”,他们对生命的理解缺乏深度。
            所以“富”应该从两个层面理解: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我们的理想值是两个层面都富裕。但现在这个社会好像更强调物质层面的富裕,没有或是很少讨论精神层面的富裕。而且商业时代有一个很重要的误区,是什么?衡量的精神财富的标准,往往基于他的观点、知识有多少被社会人所接纳甚至有多少被转换成金钱。例如,有这种说法:哎呀!你学那么多知识有什么用?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你的书都不卖钱!你的讲座都没人听!而一个金钱社会最大的危险,就是把人的价值作了一个最肤浅、最表象的定义,把人生的价值作了一个最表层化的定义,浓缩成一句话——你的知识、学问、精神,有多少可以兑换成现金流——这样的定义。所以,一个真正有思想、有精神内涵的人会有很多疑惑甚至困绕,他会困惑:自己那份对精神的探索,自己对生命、对社会、对宇宙的那份认识感悟是否有价值?是否有意义?在现实什么都需要用金钱去交换的时候,他不禁会发出这样的天问:我现在做的事情有意义吗?如果有意义,为什么我现在还是穷困潦倒?所以在这个时代,有大智慧做真学问的要比任何一个时代都要耐得住寂寞,因为都商品化、金钱化了。所以,这个时代浮躁是必然的结果。浮,追求表层;躁,没有根基,很容易被外在人和环境影响,一有风吹草动,就改变自己的立场。若把追求物质层面财富作为人生理想、作为对自己生命价值定义的人,他肯定表现得很浮躁,因为他是这样去理解人生、去理解自己的生命定义。而这个时代流行的价值观,片面甚至过分夸大了物质财富的作用和意义,导致心浮气躁这种“心理阳亢症”的泛滥成灾,这是“时代病”。
            当然不是说一定要这个人思想学问很丰富,但三餐又难以维继,或者说开销很拮据,这就是理想人生。我不认为这是一种理想人生。比较理想的是,物质和精神财物都很富,而且很善于把自己拥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救济苍生、经世济民、回馈社会,这才是比较圆满与智慧的富者。
            真正的贵是什么?
            我们传统文化的角度理解是德高望重。德行、声望很高,发出的声音很有力度,正面的影响力很广,使百姓在很久之后都能发自内心的感激、敬仰他,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贵。但现在这个社会不少人对这个 “贵”的理解都表象化,甚至有点扭曲地理解。现在有不少官,从做官的动机来讲,就打上了对“贵”的表象肤浅的认知:他认为当官就可以实现自己那份对权力Yu、控制Yu、虚荣心的满足,对金钱物质贪婪的满足。说白了,都被一种感觉所操纵。贵,说到西方的贵、贵族身份,应该是绅士风度,举止、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内心有自己的精神品味,人生抱负不是说你出入社会名流就是贵了。社会名流里,这个“名”到底能支撑多久,这个“流”到底能流多远,这都需要经历时间考验,在历史的长河里去锤炼它的真正价值有多大。当然,官位很高,社会地位很高,德行也很高,造福苍生的影响力也很大,这就是理想中真正的贵。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17-07-22 18:37
            回复
              挫折的意义:
              每一次摔跤对于成长都是很重要的意义,有很多价值---如果自己事后认真反省总结的话。没有这些摔跤,根本没有后来的所谓成就结果。但很多人面对这个过程摔跤往往被疼痛失落的情绪控制而忘了最重要的事情---反省总结历史。于是便有了跳不出来的命运怪圈。
              其实真正明智的人都不会被暂时的挫折带来的负面情绪操控的,也不会长嗟短叹或者去求助冥冥神奇力量,而是通过挫折去反省、去学习、去否定自己超越自己……这过程本身就是人生意义,不断增长自己的智慧。正因为有各种难题和挫折,才凸显自己生命中种种困惑和误区,才需要自己去面对去参悟去改进完善。
              人来到这个世间就是充满各种不和谐、不完美的东西。人生过程尽管充满各种苦难,但正是这些苦难促使我们不断去无限逼近完美纯真世界。这就是我们做人一趟的最大意义。
              为什么觉得看了美女动心了不好?
              其实在美女出现之前我们内心就潜藏认为美女是生命必不可少,无限期待的,存在内心这种yu望的夸大,如果不把美女当成美女,看出和普通人放在平等的角度去看,不至于看了美女就这么癫狂。但人经常把内心追的这个东西无限放大,遇到跟这个从系关联的信息,就会刻意的搜索,内心开始跌宕,这就是攀缘,攀缘的结果是导致自己私yu的心再次放大。看了美女如果只停留在欣赏一下她五官不错也就罢了,但人不满足于此,还在想如果我能抱一下就好了,这个念头就开始膨胀了,幻想自己看过的黄色片中的种种所谓的快感,在看美女一刹那作为潜意识的波浪源头再释放,就进一步加剧自己这团燥火。如果此时人正好又处于性线与情绪线的交合点;再加上最近吃肉较多;再加上最近竞争激烈,压力比较大,心中yu火难以发泄,几股力一交集,就不止停留在视觉欣赏的层面了。潜意识底层的种种贪yu、色yu、控制yu全部交合在一起放大,加上生理周期气血翻腾,很难不发生意Yin、性骚扰的行为甚至QiangJian。
              看美女有错吗?
              问题不在于对错,而是否明白刚才所讲的道理。看美女时你并不了解内心潜藏那么多yu火,而看美女作为诱因有可能会产生那么多后果。我们还只是从心理和社会的角度来讨论,还没讨论生理。从中医角度,看美女有意Yin会导致心中相火离位,肾精暗耗,所以就会亢奋,烧得滚烫。这个念头随着眼睛盯着美女产生更多幻想,身体精气神就加速在耗。回到家还念念不忘,不停回味,就耗得更厉害,这种损耗长期积累对身体会产生严重伤害。如果把这种身体的损耗与有可能发生的社会关系的这种副作用全部考虑进去,那么你看美女而不好好守戒律,可能发生的副作用还是很大的。倘若你愿意承担这个结果无所谓,但很多人抱着侥幸的心理,所谓侥幸是不明白人的贪心存在着累积效应。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17-07-22 18:37
              回复
                学习不是为了张扬:
                自己走向哪里, 自己下了多少功夫和汗水,自己能走多远,自己应该心知肚明 何须四处张扬?
                命薄之相:
                那些人容易激动,容易亢奋,爱幻想,爱浪漫,玩起来很疯癫,还极其自我陶醉、自恋,从中医看,这都是典型的命薄之象,因为命薄,精气不能内敛。真阴不足,自然假阳外扬---容易亢奋,难以沉静,难以理解精神和心灵深处的内涵文字。
                老期待他人看自己照片夸耀赞扬一番---这不是福浅命薄之人的行为吗?真正命厚之人不需要别人夸耀,自己积累多少福报,自己心中有数,自己面相好还是不好,心理也有数,自己缺点在哪里更是心里有数。
                为什么佛法不可思议:
                打个比方,一个站在山底的人他看来看去都是山窝窝里的那点景物,他能看到多少呢?他四面受阻隔,没有办法思议外面的世界啊,能思议者是他的心,也就是思想。思字上是是田,下面是心,他那个心只有一亩三分地那么大,能想出什么东西呢?想来想去还不是一亩三分地出来的那个像,这就是思想。有人说思想有多大的高度,人生境界就有多大的高度,这个话是没错。但你要提高思想、觉悟,怎么提高呢?心怎么去打开呢?你打开心的时候这个心念本身就是个念头。所以打开心的前提条件是把你所有原来的惯性思想都放在一边,放弃原来的那一亩三分地,因为放弃才能拥有,所有禅宗叫人放下。不要用你原来的那一套惯性思想去思、去想,因为你的惯性有问题。
                偏执人的特点:
                偏执其实就是死死抓住某个自认为很好的东西不放,如果这种死抓不放让你手中流血,疼痛难忍,自然就放手了。但放手没有那么容易——因为惯性心理让你觉得放手会很恐怖。这都是自我制造泡影自我下套而已。很愚蠢。既然手疼难忍赶紧松手就是了,没啥,很简单。
                偏执的人往往脸部肌肉紧张,内心有一个围栏,很扎实的领地,并时刻准备着向外出击。攻击性很强,生命能量就不断在“敏感探查”——“猛烈抗击”——“亢奋激动”——“失落怨恨”——“自叹自怜”这样一个负面心理循环链条中不断重复跌宕,直至精疲力竭。现实中还不少这样一辈子都不开化的人,往往苦命的人都是这样一个偏执好胜个性。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17-07-22 18:37
                回复
                  痛苦的意义:
                  人生来不是完人,不是啥都懂,但各种痛苦恰恰就是表明自己需要总结经验教训,面对反省自己不完整的一面。
                  穷的只剩下钱:
                  现在太多的人穷得只剩下钱了,每天都在琢磨与某某交往有什么好处,所以人与人之间关起了心门,但人又离不开与世界的普遍联系性,所以在他的心理会形成一种巨大的张力,表现在私心重的个性里面有一种莫名的躁动,害怕别人不认可他,这种人格心理扭曲偏颇的人,内心会缺乏包容,很少考虑他人的立场。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了解你的学识时,你不生气,不也很君子吗?这个愠指的是微微有一点生气的感觉,还不到恼怒的地步。
                  所以教育我们在心性的修炼上,哪怕是有微微的缺陷也要改正,不能只追求大方向上的圆满,细节也要圆满。
                  与其整天把时间精力拿来教化别人,不如埋头做事学习,好好教化自己。修行不是背口号,经典是用来指正自己的,不是指责别人的。
                  忏悔需要掌握正确方法:
                  例如 在反省自己邪Yin的问题,首先要清查自己过去邪Yin犯了几次?都有哪些思想行为? 这是第一层反省,目的在于敢于正视自己的污垢。 接着要做第二层次反省:研究自己邪Yin的前因后果,邪Yin跟什么心理无意识相关联?最严重的邪Yin发生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情境?深处动机是啥?
                  第三层次,继续深入分析,不同心理阴影之间如何相互关联,在邪Yin过程中具体身心细节透视出自己什么无意识阴影?这些阴影如何控制自己的意识行为?自己如何掩饰伪装? 按照这种层层剖析的方法去分析自己灵魂自然认识自己很多原来未了解的内容。在意识层面真正明白这些心灵无意识层面的信息和规律,才能明白为何自己在懵懵懂懂之间做了自欺欺人、害人害己的蠢事,才能更好把握自己未来的人生,以免再犯!
                  未来承接于现在:
                  过去的不如意正好成为你今天教训,告诫自己不要重复。明天的快乐幸福取决于你今天的思想变化和行为改变。
                  核心在己:
                  你把自己的不好命运归咎于外在环境因素。其实是逃避自己的问题,不敢正视灵魂深处最本质的东西。其实有其内必有其外。
                  真正的不凡:
                  你或许曲解了平凡和高尚的真正内涵。其实真正高尚的人都是平平凡凡、坦诚地对己对人。你一直在外面造一个巨大的泡影——觉得高高在上的人具有无限的权威和光芒、有无限的号召力和知名度。
                  其实如果你真正向内求,不再逃避内心的一些审判,你就已经成了上帝。你只看到了那些得道高僧被人崇拜的外表,而没有体会到修行人内心的平凡,你本来是平凡的,却刻意要不平凡,这本身就是一种虚假,被人家戳穿虚假自己又不愿意承认,所以你害怕我批评就是害怕自己被戳穿。如果我的批评是错误的,你有什么好害怕呢?就算我批的你一文不值,但你觉得你内心根本没有这些龌龊的东西,那与你有什么相干呢?你肯定能坦然面对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17-07-22 18:38
                  回复
                    真正的信心:
                    “信心不是源于别人的夸奖,信心是源于自己脚踏实地的积累”,这句话我强调了好多次,一个人的信心依赖于他崇拜的人的认可和夸奖,那么这个人永远都是幼儿园的孩子,没有成为一个成熟的人,没有成为一个有独立完整人格、自我认可、自我激励的人,一句话:他还活在梦幻的世界里面!所以他注定是要过一种很跌宕的人生,因为外面的环境随时在变,夸奖你的人不在了或者夸你的人开始批评你了,你会变得十分自卑。所以你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为了那种夸奖的虚幻泡沫而活,所以你变得十分爱慕虚荣,这也是你身心负累的根源,何苦呢?
                    脚踏实地:
                    谁一生下来就学富五车的呢?每个人都是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积累经验和知识。释迦牟尼位居王子地位够高了,人家主动逃离王位发心去寻找生命的本质,去和各位老师虚心学习,身为王子都可以平凡,你为什么不能平凡呢?所以《易经-系辞》讲“自助者天助”,自己都为自己护短,不愿意发心和过去的错误一刀两断,这有什么用呢?别人说的再多,最后还是需要你自己去思考、总结和实践,才会沉淀出真正属于你自己的财富。正所谓“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是个很好的发心,但不是喊口号,因为这些最实在的事情,是需要脚踏实地地积累和实践。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我现在给大学生上课,很多人半吊子?边上课边吃东西?经常进进出出,这些学生自己内心不爱学?我也是爱莫能助的。所以我说学好学坏?学得程度收获如何关键还是个人自己动力。
                    人生不是一蹴而就:
                    我相信你在那个时候肯定是热血沸腾的——要为百姓做一些事情、希望奉献自己的力量,这种想法是很好的。但并不是你有这个想法就能做成,你有这个想法最多只是朦胧地意识到这是一种有价值的人生,但这种念头从开始到最后实现有漫长的路程,这个漫长的路程就是不断地实践积累、再实践再积累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空想。人是需要有理想的支撑,但为了实现理想需要做什么样的积累?积累的效率高不高?积累的方法对不对?这些都是你在实现理想的时候需要考虑的。所以你要重新分析一下自己:从有这样的目标开始到现在,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些什么得失?你要自己去总结。
                    慈悲的层面:
                    对于气势汹汹的人,你慈悲,和颜悦色,他越凶;不理,或者愤怒,就是对这样的人的慈悲。本性层面的慈悲,与手段方法层面的慈悲是两码事,不要混淆。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话总是留给知音去听的。
                    言语背后的声音:
                    年轻人冲动很正常的。只是事后不妨多想想为何会那么冲动?人与人之间交流不能只从表面的言语,更多要看到言语背后的真正内心声音。当一个人自我意识太强,自己内心噪音太大,那么别人言语背后的心灵声音是无法听见的。于是也就有了曲解,误解,甚至更多的画面扭曲了。站在自己立场,往往觉得是别人的错。其实没有对错,只有画面的清晰和模糊,真相和泡沫区别而已。
                    刺激和批评:
                    这种对话不是要批评你,而是刺激你去反思一些东西 ,反问方式其实是希望能深入思考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本质在哪。但如果看做是批评或者辩论,那么就没啥值得往下说了。
                    明理的重要性:
                    《驱除淫魔先明理》许多人因为不明白邪yin形成的原理和机制,即使知道这样不好,但仍屡改屡犯,懊悔不已。驱除淫魔,重在行动,首在明理,只有明白身心规律和yin欲形成的原理,才不至于才行动上事倍功半。
                    如何面对竞争:
                    智者看到的做好本分,愚者看到的是与别人争;智者在别人蜂拥而至之前做好准备,别人争抢时候已经走上别的更开阔道路;愚笨之人只盯着眼前东西 所以处处与人争。
                    你去夜店吗?
                    “我很高兴认识你,但我很纳闷你为何一见面就问我这个问题,我第一天上班就这么荣幸被问到这个问题,我很好奇。”结果哄堂大笑,这就是避实就虚,不回答就是回答,又把火球抛给他了。因为我的回答包含无限种可能性,我没说我去还是不去,也没说你去还是不去,但我话中的话告诉你不要欺负新人。但我语气调侃了一点。
                    做事要从两难矛盾中找到化解的点。高手都是很会使用太极拳的功夫的,虚实相生,把有形的问题化为无形,而不是兵来将挡,直接反抗。而在哪一个点出力,出多大的力,那就靠你的内功了。你给什么答案,就决定你以后的结果。你可以回答是、不是、不作答、或者其他答法。不作答,别人当你缩头乌龟;答是或者不是都是直接反抗,本来这个问题没对没错,但你一回答是或不是那别人就给你判对错了。因此,还是要像打太极拳一样把这个问题化掉。含糊的回答就是没有答案吗?其实别人听明白你的意思,只是大家都不挑明,都给彼此留点余地。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17-07-22 18:38
                    回复
                      艺术: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超越生活。它并非人世间悲欢离合的简单再现,它还应包括对悲欢离合的深层追问,对灵魂归宿的深入探寻。所以,艺术的终极是宗教的人文关怀,它能跨越时空与文化界限,有一种永恒的魅力
                      艺术品不过是精神生命的投影,真正最厚重的财富是自己对生命价值的那一份独特体验和深层感悟,
                      什么是真正的事业:
                      《易经?系辞》中讲:“举而措之天下之民,是谓事业”,现在大家动不动称“事业”,其实都是职业---为自己盘算而已 天清地宁 网友甲“恩 自身有资本积累才能将资本进行合理的有能力的公平分配” ----你也许没有读过马克思这段话吧:资本的本质就是不断增殖,资本家就是资本的化身,资本来到世间,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超女解析:
                      在物Yu横流的商业社会里,人们的现实意识世界已经深深地烙上“一夜暴富”的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而超女则是现代人对功名富贵的全部梦想追求的现实表现。所以,超女已不是超女个体的成功和失败,高兴和痛苦的体现,而是承载了千千万万的当代中国人对名利的幻想,也就是说超女本身已成为一种急功近利的象征。凭着几个做作的丑态,为赢得别人的关注而不惜扭曲自我灵魂,妄求别出心裁,制造怪力乱神就可以一夜间实现对财富与虚名的狂热梦想。这就是当代丑态能成为当代人所追捧的深层原因。
                      命薄:
                      小时候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小时候自己数学很好,就觉得自己长大是数学家之类。很喜欢幻想,喜爱在别人面前出风头。
                      心比天高 命如纸薄.典型的德少命薄之人。
                      这样的人涵养少,爱吹嘘 ,爱幻想,爱攀比。不喜欢脚踏实地,一丁点能力成绩就不断炫耀。生怕别人不知道,表面不说 。但内心极其渴望别人关注自己。
                      风属木, 你爱表现,虚荣心很强。爱慕虚荣的人, 缺乏真阴清水 **外飘,虚荣心满足后容易亢奋---马上邪淫发泄。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17-07-22 18:38
                      回复
                        如何帮人:
                        帮人要有爱心、耐心,还要有信心。爱心源于将心比心,信心源于学问、修养的积淀。想帮人动机是好的,但还要实事求是,不能心浮气躁,否则就是帮倒忙,造恶缘,人家嫌你烦。
                        如何理解自利利他?
                        主观利他,客观自他双利。
                        一些人读经收获不大原因在哪呢?在于口在读,心没有读;口在读,心在读,但是心没有参悟,什么叫“参悟”?参者,三也,举一反三,比过来比过去,找来找去,要把自己做过的事情在读经的时候去度量,找出来比一比,看一看,这个需要自己去下功夫。
                        圣人是可以通过修行到达的。
                        交往的误区:
                        期待别人给自己无限的多,而自己给别人无限的少。而心里却期待别人对自己多一份真情,少一份势利。实际上,这就是现代人的人格分裂矛盾。从佛学的角度看,就是没有明白一个道理。你要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希望别人与你交往都是真心实意。那我们要回到起点看,你自己内心的动机是什么
                        真正幸福:
                        幸福从何处寻找?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真正喜欢的,能找到自我的快乐感、能够自我实现的兴趣爱好。当你的理想兴趣,不依赖他人和社会其他成功标准、物质生活标准的时候,其实,你才是真正为自己活。快乐幸福不见得很难,难就难在当个体自我和社会自我发生碰撞的时候,如何找到平衡点?
                        人的收缩力:
                        从心理成长的规律来看,一个人从个体自我走向社会自我的成长过程,不断扩大,不能再次回归个体自我,就很可能会失衡。很多社会成功人士,最后因为官场和商场争斗,最后身心失衡,很多表现为焦虑,甚至违法等。
                        攀比就是勒自己:
                        尽管现实的生活是物质的,但是人归结到最本质的,还是一种活着的心理感受,如果让现实的各种物质生活、物质的享受的标准把我们自己勒紧,我们的幸福感会比较低,自然难免出现很多攀比,越是攀比,快乐度越是比较低。若是一个人没有自己的理想,没有自己的精神世界他活得就比较苍白无力。
                        交往中的放下:
                        和别人交往的时候,如果带着很深的防备、伪装、攀比,不知不觉内心就会带上沉重的枷锁,当你放下这些,感受到的自然是一种轻松快乐。还是那句话简单就是美
                        简单理解消业:
                        所谓消业,不过是恍然大悟后明白自己命运形成的因果关系,明白生命真相是怎么一回事。然后改变自己的错误思想和行为程序,从而改变自己身心病态,达到离苦得乐的过程。把佛陀老子的话作为自己的话去背诵。把前人修证开悟的境界作为自己参悟的境界,这是一厢情愿,倒果为因。真正的消业是借助圣贤的智慧去反省分析自己的问题。
                        脚踏实地:
                        饭要一口口吃,学问一点点积累,路一步步走。从来就没有救世主都是自己度自己,真正明师是指点如何走路,帮助你明白道理。不可能也不会帮你消业。所谓帮你消业的大话都是投你所好,顺应你急功近利思想的。业本身就是自己不开窍不断累积的身心惯性,自己积累自然要自己去承受。
                        玩游戏:
                        游戏都是被编程序的人设计的一个软套套而已 ,玩游戏的人被那些不断的重复的泡泡套住而不自知。沉迷游戏者还觉得好玩,不发呆才怪。有本事把游戏设计者的设计游戏的思路破解了,那才是真正玩游戏。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17-07-22 18:39
                        回复
                          莫得过且过:
                          更真实的是——我们自己找不到自己这辈子真实有价值,值得付出生命的定位。很多时候只能是得过且过。
                          苦难的意义:
                          人生就是在沉浮之中让你去感悟一些最本质的东西。无论开悟迟早,最终找回自己命运的皈依和心灵歇息地,那就是人生最大的幸运,也是历经苦难之后最大的回报。从这个意义看,生活的磨难也是促使我们看透生命无常、返璞归真的最大动力源头。所以,感激生命中给我们的每一次苦难,因为这一次次苦难的体验会激起我们对生命大智慧的追求,让我们回归生命的至真至善与至美。
                          好坏只是念头的放大:
                          其实什么叫对错,什么叫好坏,本没有定论,但你不断固化自己的对错观、好坏观,所以很容易把一些不起眼的事情放大,一放大心里就有焦灼感,就迫不及待向别人倾诉,希望别人同情与认可,不认可的时候就感觉自己不被重视,觉得不可接受。但你表面上没表现出失落感,而是装着不当一回事。所以你只能强压,你告诉自己不能在公众场所和陌生人面前发飙,你只能找最亲近的人来发泄,并且不以为然,所以内急,一内急,脸上的痘痘就开始长了。
                          “我觉得我什么理都知道,就是做不到”
                          这不是真正明理,而是一知半解。
                          如果一个人找不到他的目标怎么办?
                          那是因为自己不敢正视自己,不敢剖析自己,处处给自己护短,必然就得过且过。
                          为什么有些人听不进去意见:
                          对治方法在上面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只是你一直在选择性回避,选择性忽略。
                          好强根本不是强:
                          是逃避自己心灵污秽的虚荣心而已。真正要强是敢于面对自己污秽,勇于改正,说到做到。你却不断给自己找理由护短,打肿充胖子。自私自利到极致,不愿意付出,还玩小心眼喜欢操控他人。
                          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为什么有些事觉得干不了?
                          觉得自己干不来,这是美丽的借口。本质就是不愿意承担,不愿意放下自我那点坐享其成的小资思想。
                          要求不是勉强:
                          人要用佛心佛行来要求自己,但在行为上却不要勉强自己,
                          如何看透男女关系:
                          所以人如果能悟透这些道理,就无所谓因果不因果,结婚不结婚。但我们青春期一萌动,就开始不断地在找另一半的过程中跌宕,爱了之后又觉得不对劲又开始找新的感觉。所以这种结婚的本质是一种分辨的感觉被不断地放大的过程。一旦把本质想通,所谓的男女关系就那么回事,不变即随缘,缘分到了,男女双方觉得志趣相投,可以组成一个家庭,那么结婚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情,但绝不会爱得要生要死,就是那么很平常的一回事,你不执着于结婚或者不结婚,这都是暂时的一段缘分。
                          传统文化的价值:
                          中华民族的历史很长——上下五千年,在经过这漫长岁月的洗礼碰撞之后,还有什么东西能够沉淀下来像支柱一样保持我们中华文明的稳态结构?相当于一栋楼经历了洪水地震,尽管有些房间和墙破碎了,整个楼是没有倒塌的。这栋楼有哪几个主要的支柱,经历时间岁月的冲刷之后,你就能找得出来了。 相比之下,欧洲只有断代史,美国的历史也就两百年,根本无法和我们上下五千年文明古国相提并论。再对比一下四大文明,现在留下来的也就是我们中国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7楼2017-07-22 18:39
                          回复
                            人生的积累:
                            所以来到书院的每个人都经历了人生观价值观的巨大颠簸,而这种颠簸过程是很痛苦的。但你们冷静想一想,这种颠簸过程实际上是把你们原来积累起来的虚妄的桩和地基要推倒,如果不推倒,继续在这样一个虚妄的桩上成长,你每一步的成功都将增加颠覆的危险,这样的人生是非常危险的。有一句话叫:“危如累卵”,就等于把鹅卵石一块一块累起来,这是很危险的!石头都是滑的,下面的平台不打实你就急着往上垒。所以,自己心灵深处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碰撞颠覆的过程中,你选择一直在跌宕中停滞不前,甚至退回到原来急功近利的模式,还是想明白了并开始着手在人生的根本上好好下功夫,这决定了你人生命运的轨迹!也许我的话会让你觉得危言耸听,但是以我自己的经历以及历史的经验,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就会发现,如果继续遵循你原有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体系,你人生中的危难会越来越多!这个不是我的个人创见,你认真读读历史,看看古今中外的国家、名人,都在验证我们刚才所讲的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就是你是以什么为本,以什么为末!我们只有在本上的功夫下的越深,把我们原有的错误反思的越深刻,清理的越干净,我们的进步就越快越明显!
                            有些人唯有在长期的劳动付出中才能找到自己的意义:
                            找道理这路子根本不合适你,老实去劳动改造才是合适你的,再清晰明白道理到了你心里都被你极端心态看歪了,一句话:千理万理,不如行动实在。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8楼2017-07-22 18: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