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执迷是种境界
陈圣来
前一阵住了一回医院,躺在病房内百无聊赖,浏览微信恐怕是消遣时光的最便捷途径。不经意翻阅中,突然看到老友江祥梓去世的消息从朋友圈里传出,心一阵抽搐。虽然这好像是预料之中,但真正听到这一消息,还是令人扼腕,怔怔的,久久不能平复。
去年差不多也是这样的季节,我收到江祥梓的微信,信中说:“圣来,见字如面。我07年退休后,经常在想我们何时何地再有重聚。不过,现在看来,留给老哥俩的时间不多了。”我觉得这好像不是一般的人生喟叹,内有隐情,忙问个究竟。果然他说他得了绝症,脑部生了肿瘤,现在刚动了手术,手术很顺利,但恐怕还会再长。我赶紧去医院看他。他穿着病员衣服,头上裹着白色的绷带,人很瘦,显得苍老而孱弱,然精神很好,见我来了,似乎还有点亢奋。我们虽很少谋面———他退休几年,我们都还没一起聊过天喝过茶,但彼此声气相求,信息相通。病榻旁聊起广播,聊起东广,聊起当年创办东方台的岁月,聊起那些节目和主持人,他眉飞色舞,滔滔不绝。他的太太守在旁边,只能摇头苦笑。临别了,他希望与我合张影,他就半倚半靠在床上,我紧傍着他。他抱怨医院的病员服太寒碜,有损形象———我的印象中,他一直蛮注重衣着,款式与色彩从不拘谨保守。
不久,他出院了,订了一个严格的作息时间表,还晒照片给我看。我没考究他的执行力———他有这样的决心和意识总是好事。找了一个蓝天白云的日子,中午我约他出来吃饭,地点就在当年北京东路外滩老电台的旧址。现在这栋大楼已经置换成金融机构,当年我们在那里共事了十几年,历史的尘埃被轻轻拂去,那珠玑般的岁月令人遐思和回味。那天,就我们两个人,相对而酌,吃什么菜已经忘记,但缕缕往事像酒一样绵绵不绝地从心底深处满溢出来。
他是一个广播人,严格意义上只能算半个,因为招聘进电台干了一阵子后,就调任 《每周广播电视报》 当编辑,虽然负责广播版面,但毕竟已是个纸媒记者。他是一个东广人,严格意义上也只能算半个,东广开创时编制很紧张,我不能将所有干活的人都揽在编制内,只能通过大量社会兼职人士来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记得刚开始玩微信时我加了他,他回应:“圣来,如同那年的召唤,我今又向你报到了!”当年他是东广节目的热心策划者,而且还是兼职监制,尤其辛苦的是监制那档通宵不眠的谈话节目 《相伴到黎明》,这是当时国内首创的通宵心理疏导节目。他与节目主持人蛰伏在夜间的直播室,整个城市枕着黄浦江的涛声睡了,而他们是城市的守夜人。每每等到晨曦微露,主持人下班回家休息了,他还得去报社上班。由此他与 《相伴到黎明》 的主持人梦晓、叶沙、淳子等都过从甚密。这位叶沙,当初是 《相伴到黎明》 的忠实听众,她的机智犀利,她的伶牙俐齿,使她在听众中脱颖而出,后来以高中的学历被破格录取为东广一员,为此江祥梓经常津津乐道提起东广这桩不拘一格选人才的举措。
然而,他对东广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对这一新兴媒体、对这一改革事物的摇旗呐喊,推波助澜。当时他所在的 《每周广播电视报》 是上海发行量最大的纸媒之一,几近百万份。东广还未开台,已通过一系列动作在社会上闹出很大声响,我希望“每周广播”帮东广再烧一把火,于是我们策划了两个版面的“东方欲晓”。他亲力亲为,从标题到照片,从设计到排版,处处用心,一丝不苟。这是这张报纸的破天荒第一遭,拿出整整两个版和这么多照片来做专题,出版后社会反响强烈,加之它原先的发行量,使东方台未播先热。到1992年10月 28日东方台开播时,实际上已是朝霞满天,等待一轮朝阳喷薄而出。东方台开播后掀起了一股广播热潮,人称“东方旋风”,每天听众来信四千多封,上海滩便携式收音机一时脱销。人民日报以“上海人为东方台打开收音机”为题,光明日报以“东方震荡”为题,各自发表报道。那时江祥梓始终处于兴奋之中,有一晚他到我的寓所唠嗑不停,我妈为他烧了几个菜,我太太为他开了一瓶酒,这是我们第一次对酌。他说了许多话,都是对未来东方台的憧憬和规划。那时我觉得他俨然成了铁杆东广迷,他似乎永远是东方台品牌的自觉维护者,也成为醉心于广播的媒体人,凭着他对广播的经验与悟性经常指点江山,提携后人。他像眼睛里容不得沙子一样,容不得有人指摘东方台,尤其容不得有人非议东方台开创时那段辉煌而又激情的岁月,有时甚至到了惟“东方”“独尊”的境地,他的热衷与执迷常常令我哑然失笑。我觉得他的性格里有着孩童式的纯真和率性,这真是他的可爱之处。他快人快语,口无遮拦,有时语出惊人,并不乏自嘲。他住黄浦江畔,以“江边祥子”作笔名。他的好友主持人晓林、渠成爱好摄影,他会称他们为“好摄之徒”。
那天午餐后,我们在北京东路原电台大厦前流连蹀躞,他脖子上挂着一个相机,不断拍照,我觉得他想留住过去,留住当下。他是一名普通的编辑,或者按他自己的话讲,他是一名普通的退休老人。然而他钟爱他过去的工作,钟爱他以前的岗位,钟爱他的事业,钟爱与之相关的人和事。这份钟爱是那样执着不渝,那样义无反顾,那样难以割舍,那样忘乎所以,依我看来这就成为一种境界,一道风景,而我们都会欣赏这样的风景,因为这里面蕴含着真情、愉悦与极致。
一位铁杆的广播迷走了,一位铁杆的东广迷走了……自从他编辑了“东方欲晓”版面以后,每年东广开台纪念日,每周广播电视报总是会发表一篇他对我的访谈,一直持续到我离开东方台。去年东广纪念日前,他在微信上晒了一篇东广一周年时他对我的访谈 《东广一岁,广播永远朝气蓬勃》,有朋友点赞,他回应:“东广总有一天会迎来他的五十岁,一百岁,光阴不是问题。但能否一直由他俩 (指江祥梓与陈圣来) 谈下去,这是个问题。这要求这两个人一直都在,不能少了其中任何一位。”现在江祥梓走了,我忽然觉得这个世界寂寞了好多。
执迷是种境界
陈圣来
前一阵住了一回医院,躺在病房内百无聊赖,浏览微信恐怕是消遣时光的最便捷途径。不经意翻阅中,突然看到老友江祥梓去世的消息从朋友圈里传出,心一阵抽搐。虽然这好像是预料之中,但真正听到这一消息,还是令人扼腕,怔怔的,久久不能平复。
去年差不多也是这样的季节,我收到江祥梓的微信,信中说:“圣来,见字如面。我07年退休后,经常在想我们何时何地再有重聚。不过,现在看来,留给老哥俩的时间不多了。”我觉得这好像不是一般的人生喟叹,内有隐情,忙问个究竟。果然他说他得了绝症,脑部生了肿瘤,现在刚动了手术,手术很顺利,但恐怕还会再长。我赶紧去医院看他。他穿着病员衣服,头上裹着白色的绷带,人很瘦,显得苍老而孱弱,然精神很好,见我来了,似乎还有点亢奋。我们虽很少谋面———他退休几年,我们都还没一起聊过天喝过茶,但彼此声气相求,信息相通。病榻旁聊起广播,聊起东广,聊起当年创办东方台的岁月,聊起那些节目和主持人,他眉飞色舞,滔滔不绝。他的太太守在旁边,只能摇头苦笑。临别了,他希望与我合张影,他就半倚半靠在床上,我紧傍着他。他抱怨医院的病员服太寒碜,有损形象———我的印象中,他一直蛮注重衣着,款式与色彩从不拘谨保守。
不久,他出院了,订了一个严格的作息时间表,还晒照片给我看。我没考究他的执行力———他有这样的决心和意识总是好事。找了一个蓝天白云的日子,中午我约他出来吃饭,地点就在当年北京东路外滩老电台的旧址。现在这栋大楼已经置换成金融机构,当年我们在那里共事了十几年,历史的尘埃被轻轻拂去,那珠玑般的岁月令人遐思和回味。那天,就我们两个人,相对而酌,吃什么菜已经忘记,但缕缕往事像酒一样绵绵不绝地从心底深处满溢出来。
他是一个广播人,严格意义上只能算半个,因为招聘进电台干了一阵子后,就调任 《每周广播电视报》 当编辑,虽然负责广播版面,但毕竟已是个纸媒记者。他是一个东广人,严格意义上也只能算半个,东广开创时编制很紧张,我不能将所有干活的人都揽在编制内,只能通过大量社会兼职人士来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记得刚开始玩微信时我加了他,他回应:“圣来,如同那年的召唤,我今又向你报到了!”当年他是东广节目的热心策划者,而且还是兼职监制,尤其辛苦的是监制那档通宵不眠的谈话节目 《相伴到黎明》,这是当时国内首创的通宵心理疏导节目。他与节目主持人蛰伏在夜间的直播室,整个城市枕着黄浦江的涛声睡了,而他们是城市的守夜人。每每等到晨曦微露,主持人下班回家休息了,他还得去报社上班。由此他与 《相伴到黎明》 的主持人梦晓、叶沙、淳子等都过从甚密。这位叶沙,当初是 《相伴到黎明》 的忠实听众,她的机智犀利,她的伶牙俐齿,使她在听众中脱颖而出,后来以高中的学历被破格录取为东广一员,为此江祥梓经常津津乐道提起东广这桩不拘一格选人才的举措。
然而,他对东广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对这一新兴媒体、对这一改革事物的摇旗呐喊,推波助澜。当时他所在的 《每周广播电视报》 是上海发行量最大的纸媒之一,几近百万份。东广还未开台,已通过一系列动作在社会上闹出很大声响,我希望“每周广播”帮东广再烧一把火,于是我们策划了两个版面的“东方欲晓”。他亲力亲为,从标题到照片,从设计到排版,处处用心,一丝不苟。这是这张报纸的破天荒第一遭,拿出整整两个版和这么多照片来做专题,出版后社会反响强烈,加之它原先的发行量,使东方台未播先热。到1992年10月 28日东方台开播时,实际上已是朝霞满天,等待一轮朝阳喷薄而出。东方台开播后掀起了一股广播热潮,人称“东方旋风”,每天听众来信四千多封,上海滩便携式收音机一时脱销。人民日报以“上海人为东方台打开收音机”为题,光明日报以“东方震荡”为题,各自发表报道。那时江祥梓始终处于兴奋之中,有一晚他到我的寓所唠嗑不停,我妈为他烧了几个菜,我太太为他开了一瓶酒,这是我们第一次对酌。他说了许多话,都是对未来东方台的憧憬和规划。那时我觉得他俨然成了铁杆东广迷,他似乎永远是东方台品牌的自觉维护者,也成为醉心于广播的媒体人,凭着他对广播的经验与悟性经常指点江山,提携后人。他像眼睛里容不得沙子一样,容不得有人指摘东方台,尤其容不得有人非议东方台开创时那段辉煌而又激情的岁月,有时甚至到了惟“东方”“独尊”的境地,他的热衷与执迷常常令我哑然失笑。我觉得他的性格里有着孩童式的纯真和率性,这真是他的可爱之处。他快人快语,口无遮拦,有时语出惊人,并不乏自嘲。他住黄浦江畔,以“江边祥子”作笔名。他的好友主持人晓林、渠成爱好摄影,他会称他们为“好摄之徒”。
那天午餐后,我们在北京东路原电台大厦前流连蹀躞,他脖子上挂着一个相机,不断拍照,我觉得他想留住过去,留住当下。他是一名普通的编辑,或者按他自己的话讲,他是一名普通的退休老人。然而他钟爱他过去的工作,钟爱他以前的岗位,钟爱他的事业,钟爱与之相关的人和事。这份钟爱是那样执着不渝,那样义无反顾,那样难以割舍,那样忘乎所以,依我看来这就成为一种境界,一道风景,而我们都会欣赏这样的风景,因为这里面蕴含着真情、愉悦与极致。
一位铁杆的广播迷走了,一位铁杆的东广迷走了……自从他编辑了“东方欲晓”版面以后,每年东广开台纪念日,每周广播电视报总是会发表一篇他对我的访谈,一直持续到我离开东方台。去年东广纪念日前,他在微信上晒了一篇东广一周年时他对我的访谈 《东广一岁,广播永远朝气蓬勃》,有朋友点赞,他回应:“东广总有一天会迎来他的五十岁,一百岁,光阴不是问题。但能否一直由他俩 (指江祥梓与陈圣来) 谈下去,这是个问题。这要求这两个人一直都在,不能少了其中任何一位。”现在江祥梓走了,我忽然觉得这个世界寂寞了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