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舟山村,每家房子的外墙上都写有“内有核雕”四个大字。村党总支书记蒲志华告诉记者,舟山核雕的历史有100多年,当时舟山人殷根福在上海城隍庙开设永兴斋,出售橄榄核雕罗汉头像,风行一时。受殷根福影响,核雕成为舟山人的一门手艺。蒲志华说“全村700多户,八成以上的家庭靠核雕赚钞票,还带动了周边陈华、塘村、蒋墩等地。”舟山核雕主要是在橄榄核上雕刻山水、风景、花鸟、人物、罗汉、菩萨等,然后把雕好的橄榄核制作成单件,串成手链、佛珠,寓意吉祥如意。核雕讲究的是惟妙惟肖,雕刻在橄榄核上的图案,越逼真、身价越高。
在舟山,不论是老人还是小孩,几乎都能摆弄几下核雕。宋水官从事核雕已有四十余年,他的作品被许多收藏爱好者珍藏。顾金方与金云玲夫妇是村里最早做核雕的老手艺,带出了30多名徒弟,并且将苏州核雕首次带出了国门,参加在新加坡的文化交流展示,受到华人的追捧,开启了核雕文化国际交流的崭新篇章。30多岁的李晓青5年前入门核雕,如今她已把核雕作为职业。她说,“一天工作五六个小时,一年收入三四万元,还能做做家务,比外出打工舒服。 ”徐建荣是舟山社区服务站的医生,二十多年前就会做核雕,尽管现在有了固定工作,但老徐空闲时间仍喜欢玩核雕:“一个月做一两件,一年也能赚个几千元。 ”而香山街道宣传委员虞晓东更是深有感触,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有时难免会在拆迁时涉及村民的一些果树等财产,但舟山村村民大多不会计较。“多赔个几百元,还不如我多刻几个核雕就全出来了。 ”村民们说。[1]
核雕产业越做越大民间艺人期盼“当家人”
舟山核雕的兴旺带动了相关产业,全村已形成核雕产业链。除了雕刻,在舟山,专门从事核雕经纪的村民有十多人,他们在上海、北京等地开店,把舟山核雕卖到全国各地。村里还有多人专门从事原材料采购,每年他们远赴广东、广西等橄榄产地,包树购买橄榄。雕刻核雕的刀具有十多件,十分讲究,是其他工具不能替代的,因此,在舟山,还有村民专门从事核雕刀具的生产。
精美的舟山橄榄核雕身价不菲,一个单件可以卖七八十元到一两百元,一串手链卖两三百元到五六百元,一串高档的佛珠可以卖到上万元。核雕已成为舟山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然而核雕生意做大了,“瓶颈”也越来越显而易见。核雕大师宋水官告诉记者,这么多人做核雕,大家各自为政,很多弊端便显现出来,就拿最简单的原材料采购来说吧,“散兵游勇”单兵作战时,往往互相抬价,容易导致恶性竞争,甚至出现哄抬原材料价格的现象,最终损失的还是核雕艺人自己。如果能以协会合作的形式集体采购,就可以省下不少钱。而创作题材中,大家各作各的,缺少交流,技艺往往很难提高,如果在协会的平台上,大家经常交流,集思广益,才能把舟山核雕这个品牌做强做大啊。“协会成立后,不仅可以让舟山的核雕艺人团结起来,以统一的价格集体采购原料;还能进行行业监管,避免恶性竞争;同时,组织艺人评职称,推荐优秀作品评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