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终身行道
论语新编详解•学道1.27
侯工 编著
微信公众号:xz480219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论语·卫灵公15.24》)
杨伯峻: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道:“大概是‘恕’吧!自己所不想要的任何事物,就不要加给别人。”
钱穆:子贡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行它的呢?”先生说:“怕只有一个恕字吧!你自己不愿要的,莫把来施加别人。”
详解:
鲁哀公问孔子说:“善!敢问:何如可谓圣人矣?”
孔子回答说:“所谓圣人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能测万物之情性者也。大道者,所以变化而凝成万物者也。情性也者,所以理然、不然,取、舍者也。故其事大配乎天地,参乎日月,杂于云霓,总要万物,穆穆(恭敬)纯纯(诚恳),其莫之能循?若天之司,莫之能职?百姓淡然,不知其善。若此,则可谓圣人矣。(《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第四十》)”
孔子的意思是:所谓圣人,他的智慧能够通晓大道,他的才能足以从容应付各种时势、事态的变化,而且能够辨别万物的情性。圣人所通晓的大道,是决定万物都是由自然演变而形成的规律;圣人所熟悉的情性,是事物的是非、善恶的标准,以及决定取舍的依据。所以圣人成就的事业与天地相匹配,他的德泽如同日月的光辉普照大地,又不时掺杂于云霞,经雨露洒落人间,总希望万物都能彼此和谐而共生共存。他的崇高令人无限敬仰,有谁不想遵循呢?就像天道主宰万物,一般人岂能胜任?当老百姓觉得圣人平常了,又不知圣人的好处在哪里,这样就可以称为圣人了。
孔子所定义的“圣人”,应具备两点:一是“知通乎大道”,从而可以奠基和引领思想文化;二是“若天之司”,能够发现自然运行规律,顺修天地万物的秩序,运用自然规律给天下黎民百姓带来仁爱和福祉。孔子之道学是华夏文化的最重要源头,崇祀孔子先师先圣正是尊重文明,这更是中国文明一以贯之的重要传统。
有网友说:“读朱熹的注,永远也读不懂孔子。不过这也不能全怪朱熹,上溯到源头,曾参子思孟子直接带错了方向。”
表面上看,朱熹好像是沿着曾参、子思、孟子的路走过来的,其实不然,因为朱熹已经被帝王招安了,他的立场改变了,而曾参、子思、孟子不同,他们没有被帝王招安,如有错误,也是认识能力问题,而不是立场问题。从汉朝董仲舒以降,所有被帝王钦定的大儒都背离了孔子,而且都是站在帝王立场上为帝王服务的。
在孔子学生中,颜渊是掌握孔学最好的,当孔子要他和子路“盍各言尔志(理想)”时,子路答以“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重在朋友义气)”而颜回则以“愿无伐善,无施劳。(愿:理想;无伐善:不将好的品德放在口头上,而是注重内在素质的培养;无施劳:不以劳苦之事加于民,而施爱民之仁政。——重在修身和行仁道。)”(《论语·公冶长》)相答。颜渊的意思是:“我的理想是不夸夸其谈,而注重内修己德,并且外施爱民之仁政,不以劳苦之事加于民众,终身行仁道。”在颜回看来,唯以此志施行于天下,方能实现孔子提倡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的社会理想。由此可见,颜回在政治志向上不仅有淑世济人的入世情怀,而且颇具孔学的仁道主义精神。但是,朱熹曲解“无伐善、无施劳”说:“伐,夸也,善谓有能。施亦张大之意,劳谓有功。”(《论语集注》)——以不夸己能、不扬己功为其意,这就贬低了颜渊,否定了颜渊是孔子学说的传人。
孔子学生曾参,虽然学习勤奋,但生性鲁钝,不能正确领会孔子的学说。曾参26岁时,孔子把他叫到跟前,对他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参啊,我讲的道是贯彻始终的。”曾参回答说:“唯(是的)。”孔子走后,同学们问曾参:“何谓也?(老师说的是什么意思?)”曾参回答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老师的学说‘忠恕’二字即可贯通啊)!”这里,曾参不能正确理解孔子的思想:忠恕只是仁的体现,会随时代变化的,岂可一以贯之?况且,孔子已经告诉他“吾道一以贯之”,明说“道”是一以贯之的,怎么变成了“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真是愚不可及。曾参这一错误,就为腐儒曲解孔学埋下了伏笔,所以说,孔子学生的观点是不能代表孔子的。子思虽然是孔子嫡孙,但由于他师从曾参,孟子又属子思学派,所以,子思和孟子都不能代表孔子——孔子学说,一切要以孔子说的为准。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钱师认为“言”解释成“字”,杨师认为“言”解释成“句”,这都是肤浅之见。其实,这里的“一言”,不在“字句”间,是“言”而“一”。言:从“、”从“一”从“二”从“口”,意为有条不紊按次序说道理。一:从始至终纯一不杂,没有分岔,而没有“一”,何来“终身行之”?行:发hang2,连续贯穿。终身行之:一以贯之的意思。注意,子贡所理解的一以贯之,与孔子所理解的是不同的。子贡也像曾参一样,以为有一种“恕”之类的东西“一以贯之”,但这显然不是孔子的“一以贯之”所指。对于孔子来说,只有在现实中的“道”才是“一以贯之”的——“吾道一以贯之(《论语·公冶长》)。”
——有可以终身一以贯之的言论吗?
孔子因而有下面的回答: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这一句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恕乎?”的倒装。——千古以来,几乎所有人都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当成了所谓孔子的恕,其实都是把这句倒装话的意思给搞反了。“其~乎”的句式,表示诘问、反问,而不是肯定。正因为当时都喜欢谈论“恕”,而且各人给出不同的定义,认为自己的定义才是正确的,然后都企图把自己定义的“恕”“一以贯之”,这种想法,就如同子贡的想法一样,因此孔子用一个反问句给于反驳。
——自己不想要的,就不施加给别人,这难道就是“恕”吗?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当时最流行的对“恕”的定义。孔子反问:难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恕”吗?显然,孔子并不认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恕”的全部,而仅仅是“恕”的部分内容。“恕”还包含着更多的深层次的现实的人文关怀,如仁爱、宽容,有教无类等。孔子通过反驳这个一般人最平常言论的偏颇,表明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是“恕”的全部,同时也表示“恕”不是可以“一以贯之”的言论,恕只是行道的内容之一。联系孔子的一贯思想,只有“道”才是一以贯之的。可笑的是,千古以来,读者竟然被这样一个简单的反问句所疑惑,竟然把孔子的原意搞错了。
这一章,孔子通过以反问形式回答子贡的疑问,指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是“恕”的全部,并且喻示不是终身行恕,而是终身行道。
白话文:
子贡问:“有可以终身一以贯之的言论吗?”孔子说:“自己不想要的,就不施加给别人,这难道就是‘恕’吗?”
论语新编详解•学道1.27
侯工 编著
微信公众号:xz480219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论语·卫灵公15.24》)
杨伯峻: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道:“大概是‘恕’吧!自己所不想要的任何事物,就不要加给别人。”
钱穆:子贡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行它的呢?”先生说:“怕只有一个恕字吧!你自己不愿要的,莫把来施加别人。”
详解:
鲁哀公问孔子说:“善!敢问:何如可谓圣人矣?”
孔子回答说:“所谓圣人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能测万物之情性者也。大道者,所以变化而凝成万物者也。情性也者,所以理然、不然,取、舍者也。故其事大配乎天地,参乎日月,杂于云霓,总要万物,穆穆(恭敬)纯纯(诚恳),其莫之能循?若天之司,莫之能职?百姓淡然,不知其善。若此,则可谓圣人矣。(《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第四十》)”
孔子的意思是:所谓圣人,他的智慧能够通晓大道,他的才能足以从容应付各种时势、事态的变化,而且能够辨别万物的情性。圣人所通晓的大道,是决定万物都是由自然演变而形成的规律;圣人所熟悉的情性,是事物的是非、善恶的标准,以及决定取舍的依据。所以圣人成就的事业与天地相匹配,他的德泽如同日月的光辉普照大地,又不时掺杂于云霞,经雨露洒落人间,总希望万物都能彼此和谐而共生共存。他的崇高令人无限敬仰,有谁不想遵循呢?就像天道主宰万物,一般人岂能胜任?当老百姓觉得圣人平常了,又不知圣人的好处在哪里,这样就可以称为圣人了。
孔子所定义的“圣人”,应具备两点:一是“知通乎大道”,从而可以奠基和引领思想文化;二是“若天之司”,能够发现自然运行规律,顺修天地万物的秩序,运用自然规律给天下黎民百姓带来仁爱和福祉。孔子之道学是华夏文化的最重要源头,崇祀孔子先师先圣正是尊重文明,这更是中国文明一以贯之的重要传统。
有网友说:“读朱熹的注,永远也读不懂孔子。不过这也不能全怪朱熹,上溯到源头,曾参子思孟子直接带错了方向。”
表面上看,朱熹好像是沿着曾参、子思、孟子的路走过来的,其实不然,因为朱熹已经被帝王招安了,他的立场改变了,而曾参、子思、孟子不同,他们没有被帝王招安,如有错误,也是认识能力问题,而不是立场问题。从汉朝董仲舒以降,所有被帝王钦定的大儒都背离了孔子,而且都是站在帝王立场上为帝王服务的。
在孔子学生中,颜渊是掌握孔学最好的,当孔子要他和子路“盍各言尔志(理想)”时,子路答以“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重在朋友义气)”而颜回则以“愿无伐善,无施劳。(愿:理想;无伐善:不将好的品德放在口头上,而是注重内在素质的培养;无施劳:不以劳苦之事加于民,而施爱民之仁政。——重在修身和行仁道。)”(《论语·公冶长》)相答。颜渊的意思是:“我的理想是不夸夸其谈,而注重内修己德,并且外施爱民之仁政,不以劳苦之事加于民众,终身行仁道。”在颜回看来,唯以此志施行于天下,方能实现孔子提倡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的社会理想。由此可见,颜回在政治志向上不仅有淑世济人的入世情怀,而且颇具孔学的仁道主义精神。但是,朱熹曲解“无伐善、无施劳”说:“伐,夸也,善谓有能。施亦张大之意,劳谓有功。”(《论语集注》)——以不夸己能、不扬己功为其意,这就贬低了颜渊,否定了颜渊是孔子学说的传人。
孔子学生曾参,虽然学习勤奋,但生性鲁钝,不能正确领会孔子的学说。曾参26岁时,孔子把他叫到跟前,对他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参啊,我讲的道是贯彻始终的。”曾参回答说:“唯(是的)。”孔子走后,同学们问曾参:“何谓也?(老师说的是什么意思?)”曾参回答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老师的学说‘忠恕’二字即可贯通啊)!”这里,曾参不能正确理解孔子的思想:忠恕只是仁的体现,会随时代变化的,岂可一以贯之?况且,孔子已经告诉他“吾道一以贯之”,明说“道”是一以贯之的,怎么变成了“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真是愚不可及。曾参这一错误,就为腐儒曲解孔学埋下了伏笔,所以说,孔子学生的观点是不能代表孔子的。子思虽然是孔子嫡孙,但由于他师从曾参,孟子又属子思学派,所以,子思和孟子都不能代表孔子——孔子学说,一切要以孔子说的为准。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钱师认为“言”解释成“字”,杨师认为“言”解释成“句”,这都是肤浅之见。其实,这里的“一言”,不在“字句”间,是“言”而“一”。言:从“、”从“一”从“二”从“口”,意为有条不紊按次序说道理。一:从始至终纯一不杂,没有分岔,而没有“一”,何来“终身行之”?行:发hang2,连续贯穿。终身行之:一以贯之的意思。注意,子贡所理解的一以贯之,与孔子所理解的是不同的。子贡也像曾参一样,以为有一种“恕”之类的东西“一以贯之”,但这显然不是孔子的“一以贯之”所指。对于孔子来说,只有在现实中的“道”才是“一以贯之”的——“吾道一以贯之(《论语·公冶长》)。”
——有可以终身一以贯之的言论吗?
孔子因而有下面的回答: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这一句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恕乎?”的倒装。——千古以来,几乎所有人都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当成了所谓孔子的恕,其实都是把这句倒装话的意思给搞反了。“其~乎”的句式,表示诘问、反问,而不是肯定。正因为当时都喜欢谈论“恕”,而且各人给出不同的定义,认为自己的定义才是正确的,然后都企图把自己定义的“恕”“一以贯之”,这种想法,就如同子贡的想法一样,因此孔子用一个反问句给于反驳。
——自己不想要的,就不施加给别人,这难道就是“恕”吗?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当时最流行的对“恕”的定义。孔子反问:难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恕”吗?显然,孔子并不认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恕”的全部,而仅仅是“恕”的部分内容。“恕”还包含着更多的深层次的现实的人文关怀,如仁爱、宽容,有教无类等。孔子通过反驳这个一般人最平常言论的偏颇,表明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是“恕”的全部,同时也表示“恕”不是可以“一以贯之”的言论,恕只是行道的内容之一。联系孔子的一贯思想,只有“道”才是一以贯之的。可笑的是,千古以来,读者竟然被这样一个简单的反问句所疑惑,竟然把孔子的原意搞错了。
这一章,孔子通过以反问形式回答子贡的疑问,指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是“恕”的全部,并且喻示不是终身行恕,而是终身行道。
白话文:
子贡问:“有可以终身一以贯之的言论吗?”孔子说:“自己不想要的,就不施加给别人,这难道就是‘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