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捉妖记+布达佩斯大饭店
耳目一新。
这恐怕会是任何既认真看过《捉妖记》又完整地看过《布达佩斯大饭店》的人会给出的一致评价。笔者亦对两部佳作作如是看法。欣赏之余,这样没有鲜明风格,视觉冲击不明显的影片能给人以这样深的回味,着实值得思考。
为便于评判,不如在论述之前浅叙一下两片的情节。《布》铺叙了饭店领班、门童、糕点铺姑娘、打手、管家、军官、律师等人在一位老夫人死后的复杂博弈:相比之下《捉》的故事就清晰许多:捉妖师子弟怀上妖胎,另一位女捉妖天师欲将产下的小妖卖给妖肉贩子,两人却最后保住小妖。
两篇在角色设定上有相似之处,即每个人物对应一定的社会阶级或人性的方面,以构成鲜明的矛盾,进而使情节丰富,但两片在刻画人物的风格上却大相径庭。《捉》中的人物形象与其社会地位并不总相称,他们的身上多少留有阶级的烙印,但各自有源于性格和经历的异化,显得每个人物都饱满鲜活,有可爱之处;《布》中角色的个性则隐匿于表情和举止之后,人物本应有的鲜明圆满被紧张的情节压抑,因表现需要仅展现最典型的一面这一面却不直接讽刺一个阶级一群人,而是一部分人性,这样整个作品就从观众可能联想到的时代中剥离出来,更多地去歌颂人情而不是展现时代。这两种呈现人物形象的方法竟恰好是两种对时下流行的,尽可能地呈现性格与形事方式反映社会地位的人物的手法,提出挑战的新技法。正如我所说,《捉妖记》中鲜活的人物按照自己的个性活跃着,不至于被情节套路或时代特点所拘束;《布》中典型而片面的人物让人难以被代入到某个空间或时间,相反他们代表的是人性时而共存时而矛盾的各个角落。二者手法之精妙,令人感叹。而这样的技法正是依托于剥离了特定时空并不突出视觉冲击的大手法而施展的。
两篇所讲述的故事时如何推进的,也是观影后值得玩味的。两片中主人公都既经历了身体与心灵的冒险又感受观念的冲突。《布》的人物虽是较为固定并且片面的,但每一个情节都充满着许多人性方面的碰撞,以至于每个场景都充满不确定因素;与之相比《捉》中人物已是多面多变的,其情节的惊险自然有增无减。笔者并不认为情节惊险本身对艺术地表达有何意义,而重要的是惊险的情节是观众兴奋之后去专注感受的东西:影片的主题。文行至此,两片的主题大概已经明确:《布》表现对正在消失的人情味的留恋,《捉妖记》表现对年轻人小情怀小正义感小叛逆小轻狂的默许与欣赏,若求其相同之处,则是隐约地对完美社会秩序中些许美好可爱的imperfection的关怀。
情节表演之后的主题之于剧情片,有如初入口时口味之后优雅的涩感之于美酒,剧情片能恰到好处地流露对某种元素的关怀或抨击,大概是其最高境界吧。
耳目一新。
这恐怕会是任何既认真看过《捉妖记》又完整地看过《布达佩斯大饭店》的人会给出的一致评价。笔者亦对两部佳作作如是看法。欣赏之余,这样没有鲜明风格,视觉冲击不明显的影片能给人以这样深的回味,着实值得思考。
为便于评判,不如在论述之前浅叙一下两片的情节。《布》铺叙了饭店领班、门童、糕点铺姑娘、打手、管家、军官、律师等人在一位老夫人死后的复杂博弈:相比之下《捉》的故事就清晰许多:捉妖师子弟怀上妖胎,另一位女捉妖天师欲将产下的小妖卖给妖肉贩子,两人却最后保住小妖。
两篇在角色设定上有相似之处,即每个人物对应一定的社会阶级或人性的方面,以构成鲜明的矛盾,进而使情节丰富,但两片在刻画人物的风格上却大相径庭。《捉》中的人物形象与其社会地位并不总相称,他们的身上多少留有阶级的烙印,但各自有源于性格和经历的异化,显得每个人物都饱满鲜活,有可爱之处;《布》中角色的个性则隐匿于表情和举止之后,人物本应有的鲜明圆满被紧张的情节压抑,因表现需要仅展现最典型的一面这一面却不直接讽刺一个阶级一群人,而是一部分人性,这样整个作品就从观众可能联想到的时代中剥离出来,更多地去歌颂人情而不是展现时代。这两种呈现人物形象的方法竟恰好是两种对时下流行的,尽可能地呈现性格与形事方式反映社会地位的人物的手法,提出挑战的新技法。正如我所说,《捉妖记》中鲜活的人物按照自己的个性活跃着,不至于被情节套路或时代特点所拘束;《布》中典型而片面的人物让人难以被代入到某个空间或时间,相反他们代表的是人性时而共存时而矛盾的各个角落。二者手法之精妙,令人感叹。而这样的技法正是依托于剥离了特定时空并不突出视觉冲击的大手法而施展的。
两篇所讲述的故事时如何推进的,也是观影后值得玩味的。两片中主人公都既经历了身体与心灵的冒险又感受观念的冲突。《布》的人物虽是较为固定并且片面的,但每一个情节都充满着许多人性方面的碰撞,以至于每个场景都充满不确定因素;与之相比《捉》中人物已是多面多变的,其情节的惊险自然有增无减。笔者并不认为情节惊险本身对艺术地表达有何意义,而重要的是惊险的情节是观众兴奋之后去专注感受的东西:影片的主题。文行至此,两片的主题大概已经明确:《布》表现对正在消失的人情味的留恋,《捉妖记》表现对年轻人小情怀小正义感小叛逆小轻狂的默许与欣赏,若求其相同之处,则是隐约地对完美社会秩序中些许美好可爱的imperfection的关怀。
情节表演之后的主题之于剧情片,有如初入口时口味之后优雅的涩感之于美酒,剧情片能恰到好处地流露对某种元素的关怀或抨击,大概是其最高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