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点拨
谋篇:
在三千字、两千字、一千五百字的故事写作中,四或五个情节架构一个故事是最合适的。多于五个情节,对考生来说难以把握;如果是两或三个情节,就变成小品文了。
建置:
拿到题目之后,要积极展开联想,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五分钟或更长。初步联想后,根据已有的想法理出思路来,并建置人物。
建置人物时,贯穿始终的人物切忌过多。先理出人物的情感线,然后赋予他们一定的功能;反之亦可,取决于个人习惯。
在建置过程中,要去想想,故事能不能结合到社会现实?要落笔写的东西自己了解吗?
铺排:
建置了人物,根据人物的情感线和功能线,我们就可以铺排情节了。有些人编故事喜欢先定情节,再根据情节来寻找需要的人物,这样做的缺点是偏重人物的功能性,忽视了人物性格。
铺排情节可以先定好开篇和结局,再去定中间的情节点。
☆实例展示
首先,我给出题目:《一包口香糖》,让学生去思考。
“一包口香糖,你们能联想到什么?”
有人说口香糖可以用来粘东西,有人说用口香糖给人下毒,当有人说到接吻前用口香糖去除口臭时,大家都觉得这个点子不错,我也点头。
“谁和谁接吻呢?”
这次发言的人更多,我听到有人说“两个幼儿园的小孩儿”,叫停了大家。
“用幼儿园的小孩子比较好。”
前排的学生问我为什么。
“如果你想写一个足智多谋的人,你首先就得是个足智多谋的人。写故事最好不要脱离自己熟知的领域。”
现在,我们有了一对小孩子,有了要接吻的情节,还有一包口香糖。可以试着建置人物了。
然而在建置人物时,我们发现幼儿园里很难发生什么像样的故事。在共同商讨下,我们决定让这对小孩子流落街头。
有学生发问:他们为什么流浪街头?如果是孤儿,不是应该去福利院吗?
这个问题启发了我,于是我问:对,为什么有了福利院还有人流浪街头呢?
同学说:福利院不负责!政府没有责任心!
我说:对,就算去了福利院,也有各种问题,你们还记得《桃姐》里的敬老院吗?
然后,我们用了五分钟时间聊敬老院、福利院的各种问题,比如只有到了节假日才会有人去看他们。
“这就启发了我们,我们的主人公——暂定为女主人公,如果去了福利院会怎么样?她会不会感到孤独?那么和之前流落街头时的感觉是不是有个对比?”
在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中,我们确定了故事的主题:流落街头的小女孩儿很快乐,可是她被送进福利院之后很孤独。
这样,人物的情感线就定下来了。在讨论人物的功能性时,我们发生了一些分歧。
有人觉得,小男孩作为一个重要的人物,应该和小女孩一起进福利院,这样才会发生后面接吻的故事。
有人觉得,小男孩不应该留在福利院,这样我们可以讲一个悲剧故事。
“小男孩在故事中的功能是什么?”
我指出,小男孩在此处的功能应该是“令他的离开使小女孩更孤独。”
大家点头同意,于是,小女孩一个人进入福利院就顺理成章了。
接下来的讨论,我们又加入了一些很重要的定义:如果我们让小女孩有一定的智力障碍,那么她在福利院中受欺负也更合理,同时她流落街头的理由也有了。
另外,为了增加小男孩的功能性,使他可能会对小女孩施救,我们把他变成学龄学生,在学校里不爱学习、打架惹事,即问题少年。他是被家里和学校赶出来的。
在人物的情感、功能都确定的情况下,铺排情节变的异常简单:只需要把口香糖放进去就够了。
根据人物的建置,我们首先确定了开篇和结局:流落街头的小男孩通过某中危险渠道弄到一包口香糖,送给了小女孩;小男孩去营救小女孩。
当开篇定下来时,情节点二也顺理成章的出现了:因为某种原因,比如市领导突发奇想搞活动,小女孩被送进了福利院,同时把那包口香糖也带上了。
当铺排情节点三时,我试着启发他们:“你们上小学、初中、高中的时候有没有去过敬老院拜访?有没有去过特殊学校?”接着我讲了自己中秋节时作为学校代表去探访特殊学校的一件事,我以为那些聋哑儿童会很高兴,结果他们很冷淡。
“这是为什么呢?”
看过《桃姐》的学生马上联想到了片中的桥段。
于是情节点三也确定下来了:小女孩很孤独,她想念小男孩,吃起了他送的口香糖,就在这时,一群学生来看望他们了,小女孩看见他们穿的是校服,以为小男孩也在里面,很开心。她不知道的是,那一天刚好是雷锋日。一天之内有好几群人来看望他们。
这样,小女孩智力障碍的作用就在情节点三中体现出来了,另外,她还需要被欺负。这样,情节点四就成了:雷锋日之后,好长时间没有人来看他们,小女孩感到很难过。她又吃起了口香糖,却被其他小孩子看见了。等她回到寝室时,发现所有人都在吃她的口香糖。
“这时她会怎么做?”
大家异口同声说:打架!
这说明我们前面的铺垫很到位,情感在这时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了。
“打架之后会出什么事儿?”
有人说会被老师批评,有人说会被赶出福利院。我继续问:“哪种更好?”更多人选择“被老师责罚”。
所以,小女孩就被我们送进了小黑屋。
“那么,之前定好的结局是不是可以处理的更详细些了?”
由于气氛已经完全调动了起来,情节点五的敲定比我预想的还要迅速:女孩子痴痴的看着老师,以为老师会补偿她的口香糖,结果老师就那么走了,把她一个人关进了小黑屋。小女孩哭啊哭,哭啊哭,这个时候,小黑屋的天窗上突然出现了小男孩的身影,像天使一样,脏着脸对她笑。
老实说,这样的结局比我一开始预想的还要好,所有同学,包括平时比较调皮的男孩子都参与进来了,故事完成时所有人都激动的鼓掌。
☆成品展示
《一件旧棉袄》
村子里敲锣打鼓迎来了城里来的老师。年轻老师气宇轩昂,称要让孩子们认识到外面的世界,告诉他们上大学多么重要。
课堂上,年轻老师发现这些农村孩子的英语只有认字母的程度,细问才知道,村里没人懂英语,城里来的老师呆个个把月就走了,每次英语都是从头讲起。
党生的爸爸国辉是村长,年轻老师就住他们家,半夜雪降,党生和爸爸给年轻老师送了件棉袄。
课堂上,还是在讲ABC,孩子们根本不听。工厂派人来招工,几个男生直接就走了。党生问老师:就学几个字母,咋考大学?要不我也走吧。年轻老师一脸不屑。
党生跪在屋里,村长拿着柳条打他的屁股,年轻老师走了,临走向村长告了一状。
这时,村头传来敲锣打鼓声,村里又迎来了一位城里老师。
画面切换,年轻老师在车里回头,见走远了,就把一件旧棉袄从车窗里扔了出去。
画面回到村头,新老师下车,对村里人大声宣布:我来,是为了带给孩子们梦想,知识可以改变他们的命运……
与前文同理,这个故事构思的完成步骤为:①规定五个情节点;②对“旧棉袄”展开联想;③联系社会现实;④定好人物的情感线,再根据需要定好人物的功能;⑤定好开篇和结局,顺推三个情节点。
故事构思完成之后,要写一千五百字还是三千字,不过是细节处理的不同而已,这里就不举例子了。
☆结语
编故事不是一个神秘的事情,没有一个系统的方法,只停留在皮毛上。
人类早已掌握了不同篇幅的写作技法,一切都是有章可循的。尤其在考试中,因为题目、时间等诸多限制,故事结构的创新在我看来是不可取的。线性结构优于非线性结构、正叙优于倒叙、明喻优于隐喻,这些都是由于“应试”这个前提所衍生出来的限制。
面对编故事这项考试,有些人会选择事先准备好一个“万能故事”再套进考试题目里,这种方法不适用于考名校。宿构出来的东西往往缺乏生命力,甚至会被经验丰富的老师一眼看穿。事实上,通过上文的解析,我们会发现编出一个故事并不难,既定的模式有了,情节点的铺排其实很容易。
本文没有讲解故事的细节处理,有心者自会找名家名篇来赏读,这里就不一一推荐了。要注意的是,看书对笔法的影响非常大,原来见过一人,因为汪曾祺看多了,现在写什么都是民国味儿,我又不能让她看郭敬明来矫正,略头疼。
谋篇:
在三千字、两千字、一千五百字的故事写作中,四或五个情节架构一个故事是最合适的。多于五个情节,对考生来说难以把握;如果是两或三个情节,就变成小品文了。
建置:
拿到题目之后,要积极展开联想,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五分钟或更长。初步联想后,根据已有的想法理出思路来,并建置人物。
建置人物时,贯穿始终的人物切忌过多。先理出人物的情感线,然后赋予他们一定的功能;反之亦可,取决于个人习惯。
在建置过程中,要去想想,故事能不能结合到社会现实?要落笔写的东西自己了解吗?
铺排:
建置了人物,根据人物的情感线和功能线,我们就可以铺排情节了。有些人编故事喜欢先定情节,再根据情节来寻找需要的人物,这样做的缺点是偏重人物的功能性,忽视了人物性格。
铺排情节可以先定好开篇和结局,再去定中间的情节点。
☆实例展示
首先,我给出题目:《一包口香糖》,让学生去思考。
“一包口香糖,你们能联想到什么?”
有人说口香糖可以用来粘东西,有人说用口香糖给人下毒,当有人说到接吻前用口香糖去除口臭时,大家都觉得这个点子不错,我也点头。
“谁和谁接吻呢?”
这次发言的人更多,我听到有人说“两个幼儿园的小孩儿”,叫停了大家。
“用幼儿园的小孩子比较好。”
前排的学生问我为什么。
“如果你想写一个足智多谋的人,你首先就得是个足智多谋的人。写故事最好不要脱离自己熟知的领域。”
现在,我们有了一对小孩子,有了要接吻的情节,还有一包口香糖。可以试着建置人物了。
然而在建置人物时,我们发现幼儿园里很难发生什么像样的故事。在共同商讨下,我们决定让这对小孩子流落街头。
有学生发问:他们为什么流浪街头?如果是孤儿,不是应该去福利院吗?
这个问题启发了我,于是我问:对,为什么有了福利院还有人流浪街头呢?
同学说:福利院不负责!政府没有责任心!
我说:对,就算去了福利院,也有各种问题,你们还记得《桃姐》里的敬老院吗?
然后,我们用了五分钟时间聊敬老院、福利院的各种问题,比如只有到了节假日才会有人去看他们。
“这就启发了我们,我们的主人公——暂定为女主人公,如果去了福利院会怎么样?她会不会感到孤独?那么和之前流落街头时的感觉是不是有个对比?”
在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中,我们确定了故事的主题:流落街头的小女孩儿很快乐,可是她被送进福利院之后很孤独。
这样,人物的情感线就定下来了。在讨论人物的功能性时,我们发生了一些分歧。
有人觉得,小男孩作为一个重要的人物,应该和小女孩一起进福利院,这样才会发生后面接吻的故事。
有人觉得,小男孩不应该留在福利院,这样我们可以讲一个悲剧故事。
“小男孩在故事中的功能是什么?”
我指出,小男孩在此处的功能应该是“令他的离开使小女孩更孤独。”
大家点头同意,于是,小女孩一个人进入福利院就顺理成章了。
接下来的讨论,我们又加入了一些很重要的定义:如果我们让小女孩有一定的智力障碍,那么她在福利院中受欺负也更合理,同时她流落街头的理由也有了。
另外,为了增加小男孩的功能性,使他可能会对小女孩施救,我们把他变成学龄学生,在学校里不爱学习、打架惹事,即问题少年。他是被家里和学校赶出来的。
在人物的情感、功能都确定的情况下,铺排情节变的异常简单:只需要把口香糖放进去就够了。
根据人物的建置,我们首先确定了开篇和结局:流落街头的小男孩通过某中危险渠道弄到一包口香糖,送给了小女孩;小男孩去营救小女孩。
当开篇定下来时,情节点二也顺理成章的出现了:因为某种原因,比如市领导突发奇想搞活动,小女孩被送进了福利院,同时把那包口香糖也带上了。
当铺排情节点三时,我试着启发他们:“你们上小学、初中、高中的时候有没有去过敬老院拜访?有没有去过特殊学校?”接着我讲了自己中秋节时作为学校代表去探访特殊学校的一件事,我以为那些聋哑儿童会很高兴,结果他们很冷淡。
“这是为什么呢?”
看过《桃姐》的学生马上联想到了片中的桥段。
于是情节点三也确定下来了:小女孩很孤独,她想念小男孩,吃起了他送的口香糖,就在这时,一群学生来看望他们了,小女孩看见他们穿的是校服,以为小男孩也在里面,很开心。她不知道的是,那一天刚好是雷锋日。一天之内有好几群人来看望他们。
这样,小女孩智力障碍的作用就在情节点三中体现出来了,另外,她还需要被欺负。这样,情节点四就成了:雷锋日之后,好长时间没有人来看他们,小女孩感到很难过。她又吃起了口香糖,却被其他小孩子看见了。等她回到寝室时,发现所有人都在吃她的口香糖。
“这时她会怎么做?”
大家异口同声说:打架!
这说明我们前面的铺垫很到位,情感在这时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了。
“打架之后会出什么事儿?”
有人说会被老师批评,有人说会被赶出福利院。我继续问:“哪种更好?”更多人选择“被老师责罚”。
所以,小女孩就被我们送进了小黑屋。
“那么,之前定好的结局是不是可以处理的更详细些了?”
由于气氛已经完全调动了起来,情节点五的敲定比我预想的还要迅速:女孩子痴痴的看着老师,以为老师会补偿她的口香糖,结果老师就那么走了,把她一个人关进了小黑屋。小女孩哭啊哭,哭啊哭,这个时候,小黑屋的天窗上突然出现了小男孩的身影,像天使一样,脏着脸对她笑。
老实说,这样的结局比我一开始预想的还要好,所有同学,包括平时比较调皮的男孩子都参与进来了,故事完成时所有人都激动的鼓掌。
☆成品展示
《一件旧棉袄》
村子里敲锣打鼓迎来了城里来的老师。年轻老师气宇轩昂,称要让孩子们认识到外面的世界,告诉他们上大学多么重要。
课堂上,年轻老师发现这些农村孩子的英语只有认字母的程度,细问才知道,村里没人懂英语,城里来的老师呆个个把月就走了,每次英语都是从头讲起。
党生的爸爸国辉是村长,年轻老师就住他们家,半夜雪降,党生和爸爸给年轻老师送了件棉袄。
课堂上,还是在讲ABC,孩子们根本不听。工厂派人来招工,几个男生直接就走了。党生问老师:就学几个字母,咋考大学?要不我也走吧。年轻老师一脸不屑。
党生跪在屋里,村长拿着柳条打他的屁股,年轻老师走了,临走向村长告了一状。
这时,村头传来敲锣打鼓声,村里又迎来了一位城里老师。
画面切换,年轻老师在车里回头,见走远了,就把一件旧棉袄从车窗里扔了出去。
画面回到村头,新老师下车,对村里人大声宣布:我来,是为了带给孩子们梦想,知识可以改变他们的命运……
与前文同理,这个故事构思的完成步骤为:①规定五个情节点;②对“旧棉袄”展开联想;③联系社会现实;④定好人物的情感线,再根据需要定好人物的功能;⑤定好开篇和结局,顺推三个情节点。
故事构思完成之后,要写一千五百字还是三千字,不过是细节处理的不同而已,这里就不举例子了。
☆结语
编故事不是一个神秘的事情,没有一个系统的方法,只停留在皮毛上。
人类早已掌握了不同篇幅的写作技法,一切都是有章可循的。尤其在考试中,因为题目、时间等诸多限制,故事结构的创新在我看来是不可取的。线性结构优于非线性结构、正叙优于倒叙、明喻优于隐喻,这些都是由于“应试”这个前提所衍生出来的限制。
面对编故事这项考试,有些人会选择事先准备好一个“万能故事”再套进考试题目里,这种方法不适用于考名校。宿构出来的东西往往缺乏生命力,甚至会被经验丰富的老师一眼看穿。事实上,通过上文的解析,我们会发现编出一个故事并不难,既定的模式有了,情节点的铺排其实很容易。
本文没有讲解故事的细节处理,有心者自会找名家名篇来赏读,这里就不一一推荐了。要注意的是,看书对笔法的影响非常大,原来见过一人,因为汪曾祺看多了,现在写什么都是民国味儿,我又不能让她看郭敬明来矫正,略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