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长城吧 关注:2贴子:147
  • 0回复贴,共1
再读《轶闻新说》
1
梁深义老师的《河湾轶事》在《莽原》杂志上发表了,名称被改成了《秩闻新说》。对于这个新的标题我是不感冒的,就像把某个人名改成张三,新说又从何说起呢?但小说要发表总是要遵从编辑的意图,编辑最拿手的本事就是删改,幸亏《河湾轶事》并未被删得面目全非,但整体全貌上有些弱化。如同一幅画由浓墨变为浅墨,画中也少了部分内容,个别人物的出场也改得突兀。
少年时买过一套《诺贝尔文学奖全集》,所谓全集,不过都是缩写的名著。前些年又买过一本《二十四史》,又都是缩写的。浓缩的或者是精华,但总觉缺些什么。或者一朵花少了绿叶,不能完美。
2
具体到梁老师的《轶闻新说》,我认为最成功之处是场景描写。近来流行小说改成剧本,《轶闻新说》无疑就是一个剧本,是很适合改拍成电影的。场景描写是小说中最难拿捏的,既要笔力老到,又要世事洞明,让人读小说就像看电影一样,这才过瘾,是高水平!
古人写诗亦如此,讲究诗中有画才是好诗。近年来被年轻人推崇的纳兰性德的《木兰词·人生若只如初见》算不得一首太好的诗词,诗词中没有场景。同样被年轻人推崇到“孤篇压全唐”高度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算不得名篇,长诗中场景过于单调。几乎被所有人公认为骈文古今第一的《滕王阁序》,全篇中许多名句流传,但唯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最强,为什么?因为场景描写!
《红楼梦》中也都是场景细节描写,这也是该书成功之处。谈到笔力雄浑、老到,或者许多人不弱于曹雪芹,所差者,唯全篇宏大的构思和精彩的诗词。
《轶闻新说》的每一个场景,既真实又合理,如同看到每一位人物举手投足,极大地丰满了人物形象。
3
《轶闻新说》无疑是一本官场小说。晚清之后,官场小说流行,最惊人眼的莫过于《官场现形记》。共产党执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一甲子之多,近来也出场了一些官场小说,盖因为官场不仅是一个历史现象,也是一个历史传统。建国初期所谓的“公仆”,一转眼又回到了“官僚”,官场复辟,只因我们从未斩除官场。
官场观念深入到百姓骨髓中。一旦为官,脱下裤子仍然是官,放的屁都是香的。
前些年流行的《二号首长》,写的是省部级大员的官场生态;梁深义老师的《轶闻新说》,写的是厅处级的官场生态。厅处级官场是中国最典型的官场,全国有近三百个地级市,每个地级市有五大班子;科级多如牛毛,而处级尚可细数。故虽一介平民,也能耳闻、目睹厅处级干部许多秩闻、怪事。如原信阳地区行署专员景某、原信阳市委书记刘某,更有作家将刘某写成剧本,名未改,只将其姓刘冠柳戴而己。
文化盛世,官场小说亦不禁止,此乃大国雄风。汉宣帝能让《史记》刊发,《长恨歌》亦能在唐时发表,这都归功于汉唐气象。但官场小说必须有正能量的一面,既要反腐,也要倡廉,故书中既有马坦、符正,更有袁方。提到这三人名字,也耐人味。个人揣测,马坦——马上坦白,符正——扶正,袁方——圆方。
4
《轶闻新说》第三个吸引人之处在玄幻色彩。整个小说中穿插进许多梦境,梦是玄幻的,某种暗示、预言,如《红楼梦中》宝玉之梦。自《百年孤独》流行全世,玄幻主义盛行。唐志怪小说是中国小说的开山鼻祖,也以玄幻为开端。唐以前流行的口头传说,无不有玄幻色彩。本身就是传奇的《山海经》一书,其许多故事亦可当小说来读。
玄幻是生活的不真实感或潜意识中的某种变形,卡夫卡、契诃夫也都是在这样的变形中。古人说无巧不成书,小说就是找出生活中的“巧”来,以极端之事叙平凡人生。比巧更巧的就是玄幻。
中国人信梦,古有《周公解梦》,周公之前,甲骨文中即有梦的占卜。占梦、圆梦是占卜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梦既可解释为生活的反面,也可解释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轶闻新说》比《河湾轶事》中少了许多梦的情节,这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
为了增加玄幻色彩,书中还引入了蜀魏之战、圣王五汤,以及把袁方写成袁绍的后人等等。一方面把时间的弓弦拉长,另一方面让昔日飞箭射向今朝,把曹操的治军与今人的治政作一暗比。
5
所谓《轶闻新说》,即可当作秩闻,也可认为新说。小说的时间纬度,即可认为是在二十年前,也可认为是在当下。单从副线符正这一人物来讲,小说描写的应该是在二十年前,但总觉得是在叙述当下。主人公马坦任职常务副市长这短暂的几年,也好象是近几年才发生的事,这是一种错觉。
小说的成功之处,往往就在这种错觉,就是让你觉得过去发生的事就在眼前。或者是因为眼前也在发生这样的事,这样的巧合让小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反腐是一直都存在的,袁方是一直都存在的,马上坦白的人是一直都存在的,不可扶正的人是一直都存在的。
当然也有不马上坦白的人,这是不同的道德观,如曹友仁就不会马上坦白。人与人不同,彭丫丫与曹小丫不同,甚至对立。书中对立的人物性格,也概括了这个社会的形形色色人群。
梁深义老师在有限的中篇中,能将有限的人物处理得这样好,并高度概括、集中,不能说不是一种内功的修为。
余长城于2018年2月14日重读《秩闻新说》读后感言


1楼2018-02-14 10:5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