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老子吧 关注:363贴子:6,497
  • 14回复贴,共1

《五千言》到底是一本什么书?是道德经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从有无之名来看,
  无,名万物之始,这只不过是给“无”命名而已。万物皆为从无到有诞生的,这无,难道不是万物之始?道生一,1就已经是有了吧?1,2,3,……万,……万物由1而始生,这不正是:有,名万物之母?
  所以“道,可道也,非恒道也”:我说的道,可以说明,但不是已定型而恒定不变之道,即通常所论的那些恒道如天道、人道、岔道等,我说的名,也可以命定,同样不是寻常之名。接着给有无命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不正是作者干的事吗?何奇之有?且作者把无有命名为万物之始母,这是否太不寻常了?
  接着说:两者同出异名,同胃玄。之有玄,众妙之门。不正是给出:有无对立统一、相互依存、同生共灭而同出异名,我把这同出异名体称为玄。所以,玄,就是作者眼中的对立统一体的代称。
  接着:正是因为有了玄,才让我们找到与打开了宇宙奥妙的大门。多么自然合理的行文!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为什么要个人臆想天开呢?
  2进制数,只有0、1两个数字,却生成了电脑中的整个虚拟世界。而0、1不就是无有吗?所以,作者从无有即是同出异名之玄论起,打开众妙之门,给出整个宇宙的起源及其生成发展,再推广到整个人类社会的治理,真可谓是高屋建瓴,一气呵成,自然流畅,空前绝后,手笔何其之雄伟?胸怀何其之宽广?这难道有错吗?
  所以,五千言乃是一本论道之巨著,是从道乃宇宙之源论起,再推论到整个现实世界的变化发展与人类社会治理的科学巨著。根本不是什么道德经!德根本不能与道相提并论!这一点作者开篇就说清楚了:失道矣而后德!德仁义礼故失道!道德经乃是独尊儒术之后的儒家篡改之产物,早已成了儒家经典。所以,五千言只能以帛甲为准。现代版的道德经只能作为儒家篡改的垃圾处理了。
  北大汉简所处的汉初还是叫做上下经。所以,道德经只能是后人特别是儒家的篡改为我所用的产物。而作者胸中的如此之道,相对平常大家所论、所知道之道,是否: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IP属地:北京1楼2018-02-25 20:19回复
    医门徐灵胎先生注疏的道德经,倒是有不谋而合之处:道德经非谈道德之书也!




    IP属地:北京2楼2018-02-26 10:20
    收起回复
      我也是一直跟第一章较劲,不过,后来通篇读过之后,就不这么钻牛角尖了,网上有用太阳说道的理论,可以对第一章带入一下,把这个道字当公式用,不解其意,只明了词性,便可以方向不错,若在说与道上打转悠,估计是个死路。


      IP属地:天津3楼2018-03-12 20:01
      回复
        五千言浓缩,不过百句。
        百句之言,演五花八门。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3-27 09:42
        回复
            《五千言》的作者,可以肯定不是什么图术馆长老聃等人。其作者如此旁征博引、长篇大论,目的是教育后代如何治国,所以教学对象明显是王侯,从而说其为王子王孙的专用帝王教科书,毫不为过。并且教育是以科学与真理为据,广泛举证论证,逻辑清晰,言有君事有宗,开人类历史先河,从宇宙起源论起,层层推进,从无论有,由小论大,论宇宙至理,谋万世大业,其雄才大略,后世几千年不仅华夏,就是全人类,也再无来者。以致有现代美国哲学家历史学家要人类烧掉所有书,唯留《五千言》供人类采撷智慧!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作者,那只能是身具科学家气质且千载难逢的一代开创性明主,比如至少智慧素质要高于著作等身的毛主席那样的哲学家、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才可能理论结合自身具体实践,写出这样的雄文伟著来。
            历史上隶书的产生,被历史传言为是秦代书家程邈所作,并且被西晋卫恒、东汉许慎等人说的有鼻子有眼,结果1980年四川省青川县发掘了一处战国时期的土坑墓葬群,在出土文物中,发现了两件木牍。其中一件木牍,有三行墨书文字,字迹尚清晰可辨,书体是属于初起的隶书。据考证,书写时间为战国时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比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早88年。
            所以,司马迁的史记把老子当做《五千言》的作者,说是其为过关而被关令尹喜强留所作,且给出了三个不同时期的人物:老聃、老莱子、周太史儋,供读者选择,这是纯属把传言当史实的以讹传讹,与隶书的创制传言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难兄难弟比遭遇,一个熊样!根本不符合《五千言》的内容对其作者的身份与素质的起码要求。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老聃凭记忆把《五千言》默写给了尹喜,从而把图书馆藏的经典存书给散布了出去,形成了传世的竹简版《道德经》如楚简、北大汉简与传世的河上公、王弼本等等一系列通行本,相比于图书馆原版存书帛书,自然难免记忆错误从而谬误重重,面目全非,却自成体系:所有竹简本都具有相同的文字基因与结构。而作为周朝的图书馆长,老聃有机会读过《五千言》原帛且记忆深刻、耳熟能详,这当然是合情合理的。
            不过,这不是说司马迁不负责任,而是以司马迁的著作态度,估计他当时也就只能收集到这些资料了,已经是最佳结果了。而这也从另一角度证明了传言的不可靠。因为老聃同时代的孔子的历史资料一清二楚,生卒年准确有记载,怎么比只做过封国官吏的孔子名声更大的国家图书馆长老聃的资料就无处可寻呢?况且其时距离老聃在世不过三百多年,怎么就会没有任何文字记载,只剩下传言了呢?这证明事情可能原本就源于捕风捉影,民间流传,犹如有关隶书创制的许慎以假乱真之言——《说文解字·叙》云:“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一样。而民间传言的可塑性、故事性与夸大其词的可能性,其可靠性就不言而喻了吧?!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8-03-28 05:15
          收起回复
            五千言理解几分后是可以看出儒的伪,但道德经理解几分后未必能看出儒的伪。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9-08-11 18:24
            收起回复
              [五千言乃是一本论道之巨著,是从道乃宇宙之源论起,再推论到整个现实世界的变化发展与人类社会治理的科学巨著。根本不是什么道德经!]------正解


              10楼2020-09-18 21:29
              回复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而器成之。道跟德的关系就像物跟器一样,缺一不可。有人就说了德里面有‘礼’这种‘恶心’的东西,这种东西也要保留吗?所以对于自身,老子提倡所谓‘修之身,其德乃真’的反求诸己功夫。对于民众则主张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的无为思想。总的来说就是‘至虚,极也,守情,表也’。


                IP属地:广东11楼2020-09-18 22:19
                收起回复
                  上智上用,下智下用,都一样,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7-17 15: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