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压力时,为什么有些人的力量被削弱,有些人却变得更坚强?如何才能在人生的挫败中自得其乐呢?
“心流”理论的提出者,积极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说,有些人能在挫败和压力下变得更坚强,是因为他们懂得,怎么把无助的状况变得有乐趣,并且在考验之中变得更强大。
米哈里把这个过程分解为三个步骤:
首先是,自信,但又不自我。米哈里引用了一项针对探险家、集中营囚犯等受过极度恶劣环境折磨的人的研究。这项研究发现,那些幸存下来的人,共有的心态就是,自信,但又不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不寻求去控制环境,而是努力去寻找能够跟环境和谐共处的途径。他们不把环境视为敌人,也不坚持把自己的目标凌驾在环境之上,而是把自己视为环境的一部分。
米哈里说:“为了成功可以遵守一套并非出于自己选择的游戏规则,往往是强者必备的特征。”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假设某个寒冷冬天的早晨,你打算开车去上班,却发现车子发动不了。这种情况下,有些人发现自己要迟到了,于是越发暴躁,可能会咒骂自己的车子,拍打仪表板。比较理性的人,会意识到,虽然自己很着急,但是汽车有自己的运行之道,必须尊重汽车的运行之道,如果没有办法发动车,最好的方法就是干脆叫辆出租车。等到下班回来,再来研究车出了什么问题,或者叫人来修理。
其次,把注意力集中在外界,而不是集中在自己身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时,你就很难再去观察周围的环境。懂得如何把压力转换成充满乐趣的挑战的人,很少花时间想到自己。相反,他们会时刻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不断做出反应。米哈里说, 开放的态度可以使一个人更客观,因此也更能注意到变通的可能性。
回到那个你要急着出门,但汽车却发动不了的例子。只有你把注意力放在汽车上,仔细去观察车子传递出的信息,你才有可能意识到原因所在,是不是电瓶没电了,还是发动机故障。然后你就能判断自己该怎么行动了。
最后,寻找新的出路。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阻挠你实现目标的障碍上;另外一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整个状况上,探寻有没有其他更适合你的目标。米哈里说,只要怀着不以自我为出发点的信心,对环境保持开放的态度,充分投入,你总能找到一条新的变通的道路。
“心流”理论的提出者,积极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说,有些人能在挫败和压力下变得更坚强,是因为他们懂得,怎么把无助的状况变得有乐趣,并且在考验之中变得更强大。
米哈里把这个过程分解为三个步骤:
首先是,自信,但又不自我。米哈里引用了一项针对探险家、集中营囚犯等受过极度恶劣环境折磨的人的研究。这项研究发现,那些幸存下来的人,共有的心态就是,自信,但又不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不寻求去控制环境,而是努力去寻找能够跟环境和谐共处的途径。他们不把环境视为敌人,也不坚持把自己的目标凌驾在环境之上,而是把自己视为环境的一部分。
米哈里说:“为了成功可以遵守一套并非出于自己选择的游戏规则,往往是强者必备的特征。”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假设某个寒冷冬天的早晨,你打算开车去上班,却发现车子发动不了。这种情况下,有些人发现自己要迟到了,于是越发暴躁,可能会咒骂自己的车子,拍打仪表板。比较理性的人,会意识到,虽然自己很着急,但是汽车有自己的运行之道,必须尊重汽车的运行之道,如果没有办法发动车,最好的方法就是干脆叫辆出租车。等到下班回来,再来研究车出了什么问题,或者叫人来修理。
其次,把注意力集中在外界,而不是集中在自己身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时,你就很难再去观察周围的环境。懂得如何把压力转换成充满乐趣的挑战的人,很少花时间想到自己。相反,他们会时刻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不断做出反应。米哈里说, 开放的态度可以使一个人更客观,因此也更能注意到变通的可能性。
回到那个你要急着出门,但汽车却发动不了的例子。只有你把注意力放在汽车上,仔细去观察车子传递出的信息,你才有可能意识到原因所在,是不是电瓶没电了,还是发动机故障。然后你就能判断自己该怎么行动了。
最后,寻找新的出路。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阻挠你实现目标的障碍上;另外一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整个状况上,探寻有没有其他更适合你的目标。米哈里说,只要怀着不以自我为出发点的信心,对环境保持开放的态度,充分投入,你总能找到一条新的变通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