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楼主留言认同,索性再发表一下个人看法,权作交流
柳道知初次赶考,在客栈遇到卖弄风雅的文班子弟,不但张冠李戴混淆李白杜甫,还把“隔篱呼取尽余杯”当作作乐诗句,最后被许浚揭穿老底仓皇出逃。从柳义泰夫人的做派来看,柳氏并不贫寒(毕竟名医),那么教导读一些儒家的书应该不成问题,只是柳义泰从心底里厌恶空谈的儒家学问。睿珍在评论许浚的书法时,就毫不掩饰流露出对文人做派的轻蔑和对医者务实的自豪,这与柳义泰的价值观是相符的,所以柳义泰完全不希望儿子通过科举入宫廷。想想也是,那些不辨菽麦、只食肉糜的文班子弟,也只能把朝廷弄得天天都在追查“大逆罪人”……然而,医道之道,却不离人心,人者仁也,终归还是要落儒学之穀。
在我看来,《医道》这部剧时时闪耀出儒学的光辉,这与下里巴人的《神医喜来乐》区别很大。许浚的父亲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是他让许浚去读书学习,才使得许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许浚在学医时能够熬过千难万险,没有泯然众人的根本原因!许浚的父亲是一个粗人,完全靠一刀一枪的流血走到龙川郡守,但仍然对儒学保持敬重(否则他应该设法让许浚去当兵)。在许浚出事后,许郡守把这一切归诸己过,这对像他这样一个脾气暴躁的武夫而言实在了不起。临别时那句“贵贱论”,真是醍醐灌顶,出自武人的这句话比圣人之训更直白,也更大胆(朝鲜的身份束缚似乎比明国要残忍的多)。而打破血统,以行为区别君子小人这个论调,不只许郡守一人所持,这也是许浚能脱离贱籍的重要原因。试想,如果没有一众真正深明儒家大义的人,许浚恐怕一步也走不下去。影片对儒家文化的表现,是我们很多国产剧都难以企及的。
然后我想起影片中很有趣的一众“小人”,他们扮演了欢快、捣乱的丑角。例如柳义泰门下的学徒,完全是职场的翻版(柳义泰鄙视朝廷,但他自己家就是个“小朝廷”
)。而具一书虽然能够很时髦的说出“号牌是文人士大夫用来压榨我们这些人的手段”,然而他肯定不是一个思想家,更不是革命者,他虽然能“先知先觉”到一些东西,但他只会把这些“理论”用来诓骗敲诈不幸的人,所以小人的格局,注定了他小人的命运。
还是许郡守那句话经典啊:一个人的贵贱,是由他的行为左右,而不在于身份的高低,不要以身份的限制作为借口,而虚度自己的一生。